第五百八十三章:第三師團抵達

第五百八十三章:第三師團抵達

在第二軍司令部的命令下,藤田進中將率第3師團全部近2萬人,浩浩蕩蕩開進羅山戰場。

第十師團原本在羅山已經被胡宗南所部打的沒有了半點脾氣,士氣低落已無半點進攻能力,突然見援兵開到,頓時上下興奮,士氣大增。

而相對應的是,中國軍隊這邊卻由於日軍援兵到達而顯得有些不安。

要知道之前第17兵團的對手只是一個被打殘了的步兵師團,滿打滿算也就萬餘人,而現在一下子增加了兩萬多人,前線日軍的總兵力達到了3萬人還要多。

按照敵我戰鬥力1:5的比例來計算的話,羅山前線的這三萬日軍相當於15萬普通國軍的戰鬥力,而且根據情報部門偵查得知,第3師團不但帶了兩萬步兵,還帶了一個聯隊的重炮。

在眼下的地形條件下,一個聯隊的重炮所能爆發出的戰鬥力恐怕不會比一個步兵旅團差多少,須知守軍的那些防禦工事在重炮面前就像是窗戶紙一樣,不堪一擊。

所以,隨着第三師團的抵達,前線的力量均勢瞬間被打破了。

羅山西北山腳下的一座村莊里,胡宗南走出軍團部,溜達着走向山腳。

夜空黑得像一團濃濃的墨,只有幾顆星星疲乏地眨動着。

對下面將要來臨的大戰,他既有股再較量一番的衝動,卻也覺得實在沒把握。

他是一個軍人,軍人就應該在戰場上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且校長還是那樣的器重他,胡宗南不想讓校長失望。

但是對面的日軍實力太強了,兩個師團外加大量的技術兵種,這樣的組合也就是在淞滬會戰的時候能見到,畢竟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一共也就投入了五個旅團的重炮部隊,而整個江南戰場也僅僅只有一個旅團的重炮部隊。

面對面的和這樣武裝到牙齒的敵軍作戰,胡宗南真的是一點把握也沒有。這不是揚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事實。

但是胡宗南卻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後撤,因為百里之外的武漢城,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正盯着他。

更重要的是,胡宗南不想輸給李宗仁。

想到幾天前病癒復出的李宗仁又挑起了第5戰區司令長官之職,上任伊始,他就對苦戰兩月的部隊進行了大調整。胡軍團被李宗仁上將放在戰區左翼。

現在,他再也不是一支能靜觀前線激戰的預備力量了。他的部隊已處在前線隨時準備承接日本人的炮彈,頂着日本人的刺刀。

說實話,如果不是李長官的強烈建議,委員長未必會願意將第17兵團調往一線戰場,那可是他的心肝寶貝。

但前線戰局實在是容不得他多考慮,所以胡宗南所部就這樣被調到了前線。

對於第十師團這支殘兵,胡宗南壓根兒沒有放在眼裏,自認為是國軍中最能打的部隊,他覺得以第17兵團的戰鬥力全殲第十師團完全不在話下。

但是第3師團的到來,無疑在他的雙肩上加上了一扇沉重的磨盤,使的信心十足的他作戰意志有所動搖。

而李宗仁也知道這些中央軍嫡系的為人,所以在第三師團抵達前線之後,曾以戰區長官部的名義明確命令他:「不管日軍在羅山正面投入多少重兵,胡軍團都必須節節抵抗,最次也須固守信陽,不支時再南下鄂北三關,以保證數十萬友軍的退路。」

被戰區長官部這樣命令,這讓胡宗南非常的不爽,這不是明擺着不信任他們嗎,以為他們會臨陣脫逃!

但是胡宗南不知道的是,他這個人早已經被李長官給看透了,在李長官看來他胡某人節節抵抗是沒問題,反正就是所部的那些部隊,能頂多久算多久。

可固守信陽卻未必能做到,因為他胡宗南壓根兒就不是不是那種敢把部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將軍。

不僅僅胡宗南不是,諸如桂永清、黃傑等人都不是,他們沒有和城池陣地共存亡的勇氣。

所以在接到戰區長官部的命令之後,胡宗南一直在猶豫,這一仗到底該怎麼打!

固守羅山信陽的話,部隊的傷亡可能超乎想像,但是如果丟了信陽,拒絕南下而向西退,他何以回去復命?

他並不怕李宗仁,他知道蔣、李之間微妙的關係,更何況李宗仁倒過蔣。在蔣面前,他自恃校長更傾向於他胡某,而不是時刻可能成患的李宗仁。從這點上看,他覺得保住部隊比保住信陽更重要。

不過胡宗南也知道,自己就算是沒有和羅山、信陽共存亡的決心,也不能輕易的就將重鎮丟了,抵抗還是要抵抗的。

隨後,胡宗南隨即叫來參謀長,商討作戰方案。

11月14日上午八點,羅山戰役再次打響,日軍第三師團主力一個聯隊,在一個炮兵聯隊外加一個重炮聯隊以及一個戰車聯隊的掩護下,向羅山守軍發動猛烈的進攻。

與此同時,日軍還連續出動80多架戰機飛臨羅山前線協同作戰,在這種地空立體的進攻模式下,自詡為國軍精銳的第17兵團頓時被打懵了。

血戰一天,國軍損失七千餘人,傷亡慘重,不得已,在入夜之後,胡宗南直接命令部隊撤出羅山陣地,隨後該地被日軍佔領。

羅山再次失守,武漢大驚失色,信陽地區的氣氛也瞬間緊張起來。

國民政府軍委會隨即意識到了危險,一旦日軍攻下信陽,而後迂迴進攻武漢,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為加強平漢路南段的防守,阻止敵從北路迂迴武漢,於是軍委會決定在第5戰區成立以羅卓英為總司令的第5兵團,指揮劉和鼎的第39軍(34師、56師)、孫桐萱的第3集團軍(20、22、81師)、萬耀煌的第15軍團(13師)、張義純的第48軍(173、174師),至信陽地區增援。

至於武漢的衛戍任務,交由武漢警備司令郭懺負責。

與此同時,國民政府還將胡宗南的第17軍團改編為豫南兵團,下轄董釗的第16軍、陶峙岳的第1軍、沈克的第43軍,繼續防守羅山以西至信陽地區,阻止日軍西進。

並且嚴令張自忠的第27軍團在羅山以東及潢川地區對敵進行牽制、游擊,並對潢川進行攻擊。

鑒於張部兵力不足,軍委會為了加強27軍團,將王長海的132師調歸該軍團指揮,並限該師於11月20日到達光山以南的經扶。

而隨着國民政府的兵力調整,大批的部隊調往武漢西北戰場,阻止第二軍主力迂迴南下,整個武漢西北角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大戰一觸即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三章:第三師團抵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