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武漢方面的關注

第四百零三章:武漢方面的關注

其實擔心第61軍處境的何止是一個李長官,遠在武漢的蔣委員長以及白總長等人都被蒙城方向的戰鬥吸引住了目光,大家都在擔心第61軍會不會被一大群餓狼一般的日寇給圍上來,最後啃的連渣渣都不剩。

也不怪武漢的那些大佬們擔心,主要還是第61軍眼下面對的敵人不一般,如果只是第13師團、第101師團這樣的乙種師團或者是二線守備師團的話,蔣委員長等人也不會太擔心。

但是現在蒙城前線的日軍除了第三師團外,還有第六師團和第九師團,這些都是日軍最最精銳的甲等師團,這可就真心不好弄了。

關於日軍的甲種師團,蔣委員長等人提起來心都在顫抖,這些日軍精銳給國軍高層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甚至於已經形成了難以忘記的心理陰影了。

甲種師團數量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17個,主要指的是日本全面侵華之前,其國內的十七個常備師團,包括了「近衛師團」以及第一至第二十師團,但是卻不包括「十三師團」「十五師團」「十七師團」以及「十八師團」,原因是1925年的時候這四個師團一度被裁軍,之後雖然都重建了,但是不管是戰鬥力還是其他方面都與其餘17個師團差了一大截,因此只能被稱為乙種師團。

別看小鬼子的甲種師團數量不多,但都是日本軍界的老資格,作戰經驗豐富裝備強。

其中很多部隊,更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的「熟臉」,比如說板垣征四郎指揮的第五師團以及谷壽夫中將指揮的第六師團,哪一個在中國不是能止小兒啼哭的存在。

雖然在某些影視劇里,日軍的戰鬥素質,常見各種不堪。經常一兩位抗日英雄,就能團滅一群日本兵。

因此很多人都被這些抗日神劇給誤導了,不少人以為真實的戰場就是那樣,流氓痞子們可以一邊談戀愛一邊逞英雄,高舉抗日大旗集結一夥滿腔仇恨的隱世英雄就能手榴彈炸飛機,還能手撕鬼子!

但真實的抗日戰場卻非如此,尤其是他們的甲種師團,更是一度打的中國軍隊懷疑人生!

不同於抗日戰爭後期大量存在的三單位制的守備師團,日軍的甲種師團都是採用四四制編製的常備師團,每個師團的兵力都在2兩到2.8萬人之間,算上後備軍的話差不多3萬人不到。

甲種師團之中有經歷了日俄戰爭和一戰的洗禮的老將老兵,成軍之後幾乎經歷了中國戰場之上所有的大戰事,其戰鬥力在日軍在首席之位,是日軍的作戰精銳。

這些日軍師團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其單兵作戰能力都非常的兇悍。

作為戰場上的士兵射擊和個都是最基礎的能力,也是衡量一個士兵作戰能力強弱的基本標準。

別看日本國小資源少,士兵的彈藥儲備,與英法美德等西方強國沒法相比,但其在訓練方面卻願意下血本,這一點顯然不是中國軍隊所能比的。

即使是國民黨中央軍這樣的精銳,訓練限額也只有每人十五發子彈,再多就沒有了,國力有限,沒辦法的事情。

但日軍是每人一百五十發,長年累月下來,日軍每一個士兵的射擊水平都非常強悍,軍中雖然沒有成建制的狙擊部隊,但是很多士兵的射擊水平一點都不比專業的狙擊手差,唯一欠缺的便是一支專業的狙擊步槍,僅此而已。

淞滬會戰之前,英國曾派出軍事觀察員到戰場上觀摩雙方的部隊,最後就日軍的作戰水平給出相對公正的評價,日本士兵的射擊水準屬於A級,比當時的大英帝國的一線士兵要強一些。

這只是那個觀察員為了顧及英國軍方的顏面說的,事實上日軍在射擊水平方面絕不僅僅只是比英國人強一些這麼簡單,而是強很多很多,兩者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而在作戰意志方面,甲種師團也堪稱是日軍中最強的存在,比如台兒庄戰役的尾聲階段,日本第10師團的瀨谷支隊與第5師團的坂本支隊,面對中國軍隊的重兵打擊,卻仍然能相互配合,最終突出重圍撤退到棗莊地區。

而且即使在戰場態勢被動的情況下,這兩支日軍,依然還能在雙山潭山等地發起反撲,遲滯中國軍隊的攻勢。面對已經傷亡慘重,倉皇撤退的日軍,中國軍隊依然打得艱難。

其次是日軍的甲種師團的裝備也不是一般國軍所能抗衡的,或許比起西方國家來,日本陸軍的裝備也許不夠看,但是和抗戰戰場上的中國軍隊相比,依然還是壓倒優勢。

以淞滬會戰中的日軍裝備為例,當時一個甲種師團,擁有四個步兵聯隊,一個兵工聯隊,一個重炮聯隊,一個輜重兵聯隊。全師團輕重機槍650挺,火炮108門,戰車24輛,坦克20輛,運輸車輛近1000輛。分配到每個步兵連,都至少擁有六挺機槍和六個擲彈筒。

再比如有着「皇軍之花」稱號的板垣師團,全師團28000名士兵,步槍兵只有不到萬人,其他都是「機槍手」「擲彈手」「坦克手」等技術兵種。日軍這樣的火力水平,即使面對抗戰早期裝備最精良的中國軍隊,也是壓倒性優勢。

與之相比,國軍所謂的德械師簡直不值得一提,因為國軍的德械師充其量就是輕裝師,缺少重機槍,步兵炮等重型武器,裝甲車輛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

而即便是戰馬,步槍,小型火炮數量也遠遠不及日軍,基本武器步槍除了少部分為德國原裝進口,多數為國內仿造,和日軍根本沒法打,直到抗日末期的美械師才勉強有了相搏的實力。

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甲種師團,中國軍隊若是想要與之抗衡,保守估計需要15萬士兵一齊上陣,而且是在日軍空軍、海軍沒有支援的情況之下。

再拿淞滬會戰為例,當時日軍在上海前線不過十幾萬人而已,但當年國軍在上海就集結了80萬人來對抗日本的這8個師團。

李國耀所部雖然實力不弱,在這短短几個月內創造了多個軍事上的奇迹,折損在他們這支不對手裏的日軍精銳也不少。

但即便是如此,蔣委員長等人也不認為在不計較地形以及天氣狀況的情況下,第61軍有和日軍甲種師團相抗衡的實力。

況且即便是第61軍有抗衡日軍甲種師團的能力也沒亂用,因為現在蒙城前線的日軍甲種師團就有三個,另外還有一個半殘的第13師團。

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日軍的航空兵不斷地派出大量的戰機增援蒙城前線的戰事,相比而言第61軍不但兵力上處於絕對的劣勢,武器裝備上也差了不少,更沒有飛機和戰車部隊的支援,一旦被日軍咬上,全軍覆沒似乎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當然了,作為一國之領袖,一個雜牌軍的生死老蔣並未放在心上,但是現在第61軍所處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由不得他不重視。

蒙城縣在不單單關係到了第五戰區數十萬大軍的後路問題,更重要的是,這裏還關係到蔣委員長另一個作戰計劃的成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章:武漢方面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