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謀划察北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謀划察北

李國耀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既然制定了作戰計劃,也將麾下的將士們的思想也統一了起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要為之努力了。

他很清楚,想要奪取整個東北,將關東軍徹底的滅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是東北太大了,不僅僅包括後世的東三省,還包括河北東北部一大塊兒,眼下這裏叫熱河,此外還有後世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盤。

所有區域加起來有一百六七十萬平方公里,比整個華北加起來還還要大兩三倍。

不僅僅是地盤大,更重要的是關東軍眼下的實力也非常的強悍,之前開會的時候李國耀說了關東軍上下有八十萬人,那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實際上眼下關東軍的實際兵力可能還沒有那麼多,但是戰鬥力卻絕對超乎想像。

要知道日軍在發動太平洋、東南亞戰爭的同時,為了嚴密防備蘇聯,以關東軍的13個步兵師團的重兵,對蘇聯保持高度的戒備狀態。

所以關東軍眼下的兵力,比進攻東南亞的南方軍10個師團還要多。

在東南亞戰爭開始時,日軍大本營指示關東軍,在對蘇關係上務必「確保靜謐」,以便集中力量向太平洋地區的英、美、荷蘭軍隊進攻。

當西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相繼被日軍佔領,戰局對日本暫時有利的時刻,日軍大本營即已考慮到下一步的戰略方向,並決定:為了確立長期不敗之態勢,應及時調整戰略部署,增編新部隊及指揮機關,加強對北方蘇聯的戰備,以確保戰略上的主動。

為達成這一目標,在東南亞戰事告一段落時,一部分原屬關東軍的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工兵等部隊,返回了東北。

其間關東軍奉命新組建了步兵師團、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工兵及方面軍、軍一級的高級指揮機構,並加緊對部隊進行有針對性的戰備訓練,從增強對蘇戰備,企圖配合德軍,從遠東發動對蘇聯的進攻。

根據情報部門收集到的情況,42年之後關東軍成立的新部隊就有第1方面軍司令部、第2方面軍司令部、第2軍司令部、機甲軍(坦克)司令部及戰車第1、第2師團、戰車教導旅團。

此外日軍還組建了水上司令部,並將延吉以東之琿春駐屯隊改編未第71師團,師團長為遠山登中將擔任。

相比而言,關東軍新建的部隊更多的還是技術兵種,比如說新建了牡丹江重炮兵聯隊、野戰重炮兵第23聯隊、獨立重迫擊炮第1聯隊、高射炮第25、26聯隊、獨立重炮兵第11、12、13大隊、迫擊炮第11、12、13、14大隊、戰車第15、16、24聯隊、戰鬥飛行第78戰隊、戰鬥飛行訓練第203、204戰隊、強擊飛行第66戰隊、獨立飛行第55、第90偵察中隊等等。

關東軍經增編后所屬部隊已大為增加,每個馱馬師團人數達28200名;車輛師團人數為24440人。

而且日軍方面還將幾員悍將調任關東軍,比如說第1方面軍、第2方面軍司令官的山下奉文、阿南惟幾,這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第18期的畢業生。阿南調來前任駐武漢的第11軍司令官,山下奉文調來前任駐馬來亞的第25軍司令官。

尤其是山下奉文,在進攻馬來亞、新加坡的作戰中,山下指揮其第5師團、第18師團、近衛師團、第56師團,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打敗了英軍,迫使珀西瓦爾中將投降。從此,山下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因而有海軍的山本(五十六)、陸軍的山下(奉文)之說。

廣闊的區域面積,強大的陣容以及豪華的指揮團隊,這些都是擋在李國耀所部打回老家的攔路虎。

所以貿然向東北挺進是極為不明智的選擇,故李國耀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在在大軍挺進東北之前必須要拿下察北大草原。

察北草原指的就是察哈爾北部的草原地區,那裏包括整個錫林郭勒草原以及赤峰、通遼的一部分。

眼下整個察哈爾雖然是在日軍的佔領之下,但是日軍的真正主力部隊卻都聚集在察南,也就是張家口一線,壩上地區以及錫林浩特等地眼下還在德王的手裏。

德王這傢伙也真是命大,上次暫九軍奇襲歸綏的時候,德王恰好與李守信返回蘇尼特右旗祭祖去了,竟然僥倖逃得一命。

雖然他們留在歸綏的部隊和產業都沒了,但很快就在錫林浩特成立了新的蒙疆自治政府。

雖說暫九軍的騎兵集團之前就對這裏進行了騷擾性進攻,但由於沒有接到佔領的命令,因此魯大山等人都是打一下就跑,並沒有長期佔領的打算。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李國耀要挺進東北,首先就要打通前往東北的安全通道,察北草原首當其衝。

1月15日,李國耀檢閱了新組建的騎兵集團,除了正在察北地區作戰的兩個騎兵團沒有參加外,剩餘的7個騎兵團以及大批的技術兵種全都參加了此次檢閱。

作為實施打回老家第一步戰略的野戰部隊,李國耀對於騎兵集團非常的重視。

這支總兵力高達三萬餘人的騎兵部隊將是他手裏最鋒利的一支利劍,在不久的將來將會直接插入日偽軍的胸膛。

騎兵集團擴編完成後,隨後在李國耀的命令下就開往察北。

按照李國耀的命令,騎兵集團兵分兩路,一路由馬德勝指揮,經由商都化德進入壩上地區。

另一路則是由韓呼日嘎和顧鳴塘指揮,由集寧出發,一路北上,經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阿巴嘎旗,直接攻打錫林浩特。

這一仗李國耀的目標非常的明確,那就是要拿下察北大草原,作為進攻東北的跳板。

不過李國耀這邊忙着調動部隊,小鬼子也沒有閑着。

隨着暫九軍防區各部隊調動頻繁,惹得日軍華北方面軍也很緊張,對於岡村寧次來說,李國耀所部就像是懸在華北方面軍咽喉部位的一把利劍。

畢竟興和、天鎮一線距離張家口和北平實在是太近了,尤其是對張家口的威脅更是難以想像,相互之間一百多公里的距離,騎兵不過幾個小時就到了,太可怕了。

不過讓岡村寧次稍稍心安的是,李國耀所部雖然調動頻繁,但是在靠近雙方防區的地區卻是在不斷地收縮兵力,看樣子並沒有進攻華北方面軍的打算。

看到李國耀所部並沒有向華北方面軍進攻的打算,岡村寧次一方面積極向國內請求更多的部隊,同時召集麾下的高級將領,商討新的作戰計劃。

很快,北平方面就研究出了如何對付李國耀所部的方法了。

按照華北方面軍計劃,他們一方面要在佔領區實施更為嚴苛的掃蕩計劃,範圍包括河北、山東山西以及河南一部,利用大兵團對這些地區的中國軍隊進行大規模的圍攻,重點在於魯南和冀南。

與此同時,還要對防區內的抗日根據地採取「蠶食」封鎖的政策,即通過挖溝、築牆、開河、修路、建碉堡、製造無人區等野蠻手段,企圖切斷根據地與敵占區、根據地與根據地、根據地與平原之間的聯繫。

岡村對於「蠶食」作戰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是一個中國通,對於中國的人文地理都很熟悉,他認為古時候中國的統治者用城牆圍繞起來,作為民眾對敵人入侵的防護措施是有着積極意義的。

雖說建造長城勞民傷財,但是對於眼下的華北方面軍而言卻是在所不惜。

先不說長城對外敵入侵究竟能起到多大防禦作用,但它是保護中國本土及民眾的象徵。

值此與中國抵抗武裝爭奪民眾之際,把在大日本皇軍保護下的民眾用這樣的隔離線圍繞起來,劃出界限加以防護,不但可保居民安定,對於促使民眾向日軍靠攏,也很有效果的。

在准治安地區和未治安地區的交界處,修築適當的隔離壕溝或小堡壘,也是阻止中國軍隊入侵的有效方法,所以岡村寧次要在日佔區廣泛地採用這種方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謀划察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