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五號作戰計劃(上)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五號作戰計劃(上)

很快,日軍第56師團就做出決定,繼續向北進攻。

具體的部署為,以平井卯輔的搜索聯隊和松井喜六大佐的第148聯隊,經中緬邊境的南坎、曼文、八莫、敦拜安、曼楠、拜貢,攻佔密**。

而坂口靜夫的第56步兵旅團,在西面兩個聯隊的策應下,沿公路攻佔中國雲南的畹町、遮放、舊底、潞西、龍陵,到達臘勐街一帶,控制怒江以西地區。

坂口靜夫率其部隊,經與國軍連連激戰後,於5月3日攻佔了畹町,5日佔領了龍陵,8日到達了怒江西岸不遠的臘勐街。

此時,怒江上的惠通橋,已被國民黨軍破壞,李志鵬指揮的國民黨軍第36師,則在怒江東岸,與日軍第146聯隊一部對峙。

另一路日軍松井喜六大佐的第148聯隊在佔領了密**之後,則由該地東進,越過緬中邊境,於5月10日佔領了龍陵西北約60公里的騰衝。

之後,第56師團司令部即進駐於潞西,其部隊也在怒江以西地區停止。

至此,日軍的兵鋒終於侵入了中國的大西南,後方也不再是安全之地了,這對中國軍民的震動還是非常大的。

而日軍進入雲南后,經公路兩側地區,繳獲大量物資。

在東京朝日新聞登載56師團攻進雲南的戰果中有,在畹町,繳獲汽油1570桶,粘油1000桶,米500袋;在遮放,繳獲汽油310桶;粘油1100桶;在芒市,繳獲汽車輪帶900個,榴彈炮彈900箱,反坦克炮彈600箱;在龍陵,繳獲汽油1550桶,米700袋,水泥10000袋。其他尚有銅、鋼鐵、鎢、鋅等物資。

而此時,隸屬於飯田祥二郎的第15軍所屬的4個師團,從3月中旬開始,向緬甸北部進攻。其西路的第33師團,於5月4日佔領了緬甸西海岸的若開,30日攻佔了緬甸西北部塔曼提。

中路的第18、第55師團,於6月9日佔領了密**東北的拖角,16日佔領了密**以西的拉瓦地區,19日佔領了密**以北的孫布拉蚌。

至此,緬甸已被其全部佔領。

而緬甸被日軍佔領,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來是中國囤積在緬甸境內來不及運走的大批物資全部落到了日本人手裏,二來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條對外通道被日軍截斷了。

事實上直至1945年,入侵中國雲南的日軍才被雲南境內的遠征軍以及與1942年春由緬甸退入印度的新編第22、第38師等部隊聯合殲滅。

之後,打通並同時建成了由印度阿薩姆邦雷多至中國雲南的公路及輸油管,大批抗戰物資即經該路運進中國。

而在此之前,長達兩年半的時間裏,中國的對外通道幾乎被徹底的封鎖了,而這兩年半也是整個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最為艱難的時期。

就在日軍攻佔騰衝不久,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向大本營提交了南方作戰第一階段圓滿結束的報告。

至此,日軍在太平洋、東南亞繼續向英、美、菏蘭軍隊及中國的遠征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取得了相當的戰績,一部到達了日本人稱之為外南洋的赤道以南的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一部進入印度洋,攻擊印度和錫蘭,使英國在這一地區的艦隊退避到非洲的東岸。

而日本的陸、海軍,還攻佔了北太平洋上美國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

對日本來說,這是其立國以來向外侵略的最高峰。

以至於日本作家上原敬二,竟稱此為「曠古之大戰役」而讚嘆不已。

對於日軍方面來說,日軍對太平洋、東南亞地區的作戰,經縝密的計劃、充分的準備、嚴格的保密、得力的指揮、有機的協同確實收到了預定的作戰效果。

他們成功地襲擊了美國在夏威夷珍珠港之太平洋艦隊,使其失去支援菲律賓、馬來亞等地的作戰能力。

同時還擊沉了英國遠東艦隊的「威爾斯親王」號主力艦和「哈密斯」號、「競技神號」航空母艦,使英軍在印度洋上失去憑依。

經小半年的作戰,日軍在各戰場之情況為:

在馬來西亞,日軍全殲了英國守軍,佔領了馬來亞、新加坡,並迫使在該地區的英軍司令珀西瓦爾中將,率尚剩的英、印軍約10萬人,向25軍的山下奉文簽定了投降書。

之後日軍空襲了錫蘭首都科倫坡,並輕易擊沉了在印度洋北部海面上的英軍「哈密斯「號航空母艦。

在印度尼西亞,今村均的第16軍,於3月5日攻佔了雅加達,幾天後輕取萬隆。隨之,荷蘭守軍司令戴帕爾登中將當日到雅加達向今村均投降。

在緬甸,飯田祥二郎的15軍,經與中國遠征軍、英軍作戰後,由緬北侵入中國雲南省西部,直到打到怒江的西岸地區時,才被阻止。

在菲律賓,美軍司令溫立特中將,在抵抗無效之後,在馬尼拉灣口的哥黎希律島上,向日本第14軍司令官本間雅晴投降。

根據以上情況,日軍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總參謀長塚田攻,向其大本營提出了「南方軍作戰任務已經完成」的報告。

當然了,並不是說日軍對太平洋戰場的進攻就此結束了,寺內壽一的這個報告,只是說明陸軍完成了開戰時制定的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

至於繼續在太平洋上擴大佔領區,遮斷美國海軍通向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亞海路的作戰以及攻佔印度洋上的錫蘭,還未完全開始。

南方軍的作戰暫時告一段落之後,日軍再次將視線轉回了中國戰場,畢竟對於日軍高層而言,到目前為止還是中國戰場為主,甚至於南下與美英等國扳手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能儘快的滅亡中國。

但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不可避免的放鬆了對中國戰場的進攻,以至於被中國軍隊打了好幾個大規模反擊戰。

尤其是第三次長沙會戰,被薛岳指揮的第九戰區硬生生殲滅了五萬多精銳部隊,這是大本營萬萬不能接受的。

加上此時日軍已完成了在太平洋、東南亞地區的作戰任務,大本營認為,由於世界形勢和歐洲戰局的影響,日本海軍、陸軍在太平洋上西部、南部的力量,以及日軍所攻佔的這些國家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行動。

此時,南亞、太平洋地區的進攻作戰結束,如何確定下一步的作戰方向,日軍的高級決策指揮機關和戰地的高級司令部進行了充分研究,並逐漸形成方案——乘新勝之餘威,集中一定的兵力,向中國大後方發動大規模進攻,殲滅中國的野戰軍,摧毀中國的抗戰基地,結束在華戰爭。

極力主張向中國大後方進攻的,大都是有在華經歷,而又是侵略野心膨脹的日本軍界的上層一些人物。

如曾任過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現任參謀總長的杉山元元帥,曾任過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現任參謀次長的田邊中將,曾任駐蒙軍參謀長、現任作戰部長的田中新一中將等人。

此外還有在中國戰場指揮作戰的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元帥、派遣軍副參謀長野田謙吾中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駐漢口的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

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後宮淳中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也積極持這種主張,但日軍侵入東南亞之後,他對此暫時持消極態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五號作戰計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