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戰前準備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戰前準備

華北方面軍整飭軍紀,積蓄力量的時候,整個侵華日軍也都在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

先是日軍大本營為攻佔東南亞進行實戰練兵,為進攻東南亞,日軍以第18、第38、第48師團、近衛師團、獨立混成第19旅團,在中國廣東、廣西沿海進行登陸作戰訓練。

其訓練內容除了登船、出海、護航、防空、換乘、上陸、戰鬥、擴大與鞏固登陸場,向內陸進攻外,日軍大本營還決定,對中國東南沿海進行登陸封鎖的作戰任務,以檢驗各師團登陸訓練之效果,並提出有關改進措施。

這是日軍自明治維新以來,在中國又一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也是對中國沿海對外通道的有一次封鎖。

「七·七事變」后,日軍為斷絕中國進口物資,在華的長谷川清中將之「中國方面艦隊」,派出由他兼任司令長官的第3艦隊對華東沿海,豐田副武的第4艦隊對華北沿海,鹽澤幸一的第5艦隊對華南沿海進行監視與封鎖。

但這種監視與封鎖仍屬有限,中國仍通過未被敵佔領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沿海的一些中小港口,從第三國進口一定數量的所需物資。

日軍經情報機關偵察,得知僅1940年12月,英國即通過上海輸入了約10萬噸物資,挪威與荷蘭共輸入約10萬噸,日本輸入約60萬噸,德國與美國也有相當數量的輸入,這些運進上海地區的物資,有相當的數量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中國內地。

日軍估計,在1941年的1月份,從中國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沿海進入內地的物資,價值約達法幣兩億五千萬元。

為達到既封鎖中國沿海港口,又可通過登陸,鍛煉將來至東南亞作戰的部隊。

日軍駐廣東的華南方面軍,決定按照其大本營關於封鎖中國東南沿海的命令,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

這時東南沿海的情況是,日軍華南方面軍雖然封鎖了香港及越南的海防、鴻基港口,但仍有相當數量的物資由中、小型船隻甚至木船運載從香港以東及以西沿岸之中小港口上陸運入內地。

對此,華南方面軍曾經以空軍進行偵察和攻擊轟炸,但效果不大。

當下華南方面軍第18師團35旅團長川口清健少將率4個步兵大隊在大亞灣登陸,攻佔了惠陽縣的淡水鎮;藤井洋治中將的第38師團之步兵團長末藤知文少將指揮3個步兵大隊對深圳、大鵬灣一帶進行策應。

這次封鎖作戰,中國方面有不少物資被日軍搶走,但以後進出口並未因此而中斷。

根據日軍大本營的命令,華南方面軍決定以15個步兵大隊在廣東、廣西沿海登陸。

即近衛師團的9個步兵大隊,在廣海、陽江、電白登陸,每點3個大隊,48師團的6個步兵大隊,在海康、北海登陸。

完成登陸后,再轉用兵力至以東的汕尾、甲子港、汕頭一帶登陸進行封鎖。

7月23日拂曉,近衛師團、第48師團在海軍第2遣華艦隊的配合下,在上述5處進行登陸后,搶走該地區尚存的大部分物資。

隨後日軍在大亞灣登陸攻佔淡水並封鎖大鵬灣后,發現在大亞灣以東的紅海灣、碣石灣和汕頭以南的潮陽、汕頭以北的潮安附近,仍是中國粵東沿海進出口之重要地區,且有不少第三國船隻駛入海豐縣以南的汕尾港。

而駐於汕頭、潮安的獨立混成第19旅團,從1939年6月至該地佈防以來,也未能阻止中國在汕頭一帶的進出口。

當下華南方面軍在結束了廣海、陽江、電白、海康、北海的登陸作戰後,即轉移兵力,進攻封鎖香港以東的中國沿海地區。

8月3日,日軍獨立混成第19旅團一部在海軍第2遣華艦隊的配合下,由潮安登陸后,搶走了不少進出口物資。

緊接着日軍近衛步兵團長小林隆少將率步兵3個大隊,由汕尾地區上陸,經戰鬥后佔領了該地並搶走物資。以後日軍即在汕尾、潮陽進駐。

在短短半年內,日軍以其4個師團,在中國東南沿海4省,進行登陸封鎖作戰,並以此提高其將在東南亞登陸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日本海空軍、陸空軍於7月28日至9月12日聯合組織對中國大後方進行了第五次大規模的轟炸,這是日軍在華進行空中作戰規模最大的一次。

為了能達到重創中國後防工業基地的目標,日軍集結了所有能集結的航空部隊,最後參加陸空軍的航空兵達到了空前的7個飛行戰隊。

單單海空軍就有第11航空艦隊所屬的第21航空戰隊、第22航空戰隊、第23航空戰隊參戰,共出動輕、重轟炸機274架。

這次大轟炸,陸空軍由進至運城的第3飛行集團長木下敏中將統一指揮,在戰術上採取分進合擊的作戰方法。

此次轟炸目的是在向東南亞發動侵略以前,對中國後方的軍事基地、工廠、交通、城市、進行系統的破壞,以削弱抗戰能力和造成厭戰心理。

再加上受《蘇日中立條約》的影響,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已經逐漸減少,美國的援華物資在數量上仍然不多,並且因由緬甸仰光經雲南的道路影響,運輸量受到限制,藉此機會削弱中國有限的軍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日軍打算利用這次大轟炸進行實戰練兵。鍛煉航空部隊的機動能力,熟悉戰鬥動作,提高戰術水平,增加作戰經驗。以利於今後在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對英、美、荷蘭等國的空軍作戰。

這次大轟炸,以其海空軍的力量為主,最多時其重轟炸機數達180架。

一方面海軍是檢驗新裝備的「一式」重轟炸機的戰鬥、戰術性能,同時還賦予從台灣起飛越過巴林塘海峽對菲律賓美軍機場及碧瑤軍營進行突然襲擊的戰術背景,為今後對美軍作戰進行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轟炸依然使用宮崎高等農林學校教授堀越二郎設計、由三菱重工業生產的「零式」戰鬥機進行長途護航。

7月27日,日軍海軍轟炸部隊根據其「中國方面艦隊」司令長官島田繁太郎中將的命令,開始從漢口、孝感、荊門出動。轟炸重慶、成都等地。敵海空軍所使用之戰鬥機、轟炸機之性能,均較其陸空軍的飛機性能為優。

8月2日,木下敏的第3飛行集團秋山豐次之第1飛行團,由高月光大尉的獨立飛行第10中隊16架「九七式」式戰鬥機護航下,獨立飛行第83中隊的12架輕轟炸機轟炸了陝西的渭南和咸陽;8月3日、4日轟炸了延安,5日轟炸了武功,6日轟炸了鳳翔,7日轟炸了寶雞,8日轟炸四川的巫山,9日轟炸了陝西的韓城、宜川。

其間,大平英夫大尉的獨立偵察第16中隊6架偵察機,從運城起飛,先後對四川進行了目視和照相偵察。

與此同時,第1飛行團所屬之第60戰隊重轟炸機30架,幾次出動均由其戰隊長小川小二郎大佐領隊,該戰隊的機群,於8月3日從運城起飛,轟炸了四川的閬中,4日轟炸了延安,5日轟炸了甘肅的天水和陝西的武功,6日轟炸了寶雞。

大轟炸進行的同時,各地的日軍也在秘密備戰,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華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戰前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