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蘇德戰爭爆發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蘇德戰爭爆發

得知多田駿被調離華北方面軍之後,李國耀沉默了!

對於多田駿這個人,李國耀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多田駿這個人在上千日本侵華將官中名聲一般,指揮能力也不是很強,綜合來看並不能算是一流的指揮官。

這一點從後世被人提及的次數就能看得出來,不管是在《日本陸軍將校辭典》還是《近現代日本人物史料情報辭典》中都能看得出端倪。

甚至在擁有四千多萬冊藏書的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關於多田駿的介紹等書籍只有區區7冊而已,而同時期作為其後輩的石原莞爾的介紹則多達157冊,可見多田駿生前死後其實都不是很受重視。

但是這個人卻是整個日本陸軍中最獨特的存在,他的很多主張都與他侵略者的身份格格不入!

從歷史大視野看,多田駿固然擺脫不了作為軍國主義一分子,維護日本侵略利益的舊軍人的歷史局限和自身束縛,真實的歷史下,多田駿依然還是戰爭罪犯序列中的重要成員,從其服務日本侵華戰略和國家利益本身客觀而言,其並沒有擺脫日本帝國軍人的反動和作為軍國主義一員的本質。

尤其是其在1906年作為關東軍進駐大連后至回國期間,犯下了諸多侵略罪行,這一點他也是無法開脫的。

但多田駿這個人卻反對對華過於殘暴,同時主張日中和解,頗有一種庶民情懷,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而且從判斷大局的判斷上,多田駿對日本政府和陸軍省鼓噪擴大戰事的憂心忡忡,對後期軍部邁向極端的暴走的心急如焚,對戰事頹勢的心灰意冷,均折射了從小養成的悲憫的庶民性格,潛意識中持有的對中國的一絲敬畏和同情。

多田駿的這種想法和認識在眼下的環境中絕對是令人詫異的,也是不被理解的,所以他才會在軍中多受排擠,在政治上也沒有什麼值得信任的盟友,他被取代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很快多田駿離任引起的波瀾就被一個更勁爆的消息給代替了,因為蘇德戰爭爆發了!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軍兵分三路突入蘇聯。

蘇聯在戰前雖然從多個渠道獲得過戰爭可能爆發的情報,但很多情報之間是互相矛盾的,具體入侵時間的情報相差非常大,使蘇聯政府並不知道德國入侵的具體時間,甚至都不知道德國是否會入侵蘇聯。

僅僅在開戰前一天,蘇聯最高統帥部才知道德軍的具體進攻時間,但是為時已晚。

此戰德國方面集結了3個集團軍群,190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每個師14000至16000人左右,合計550萬人。

不過這裏面真正屬於德國軍隊的只有153個步兵師380多萬人,其餘的37個步兵師則是僕從國軍隊,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以及部分佔領區徵召部隊。

儘管蘇聯間諜佐爾格已經從日本提前傳來了德國軍隊會在1941年5月下旬進攻蘇聯的消息,但克里姆林宮方面依然傾向認為這是英、美國家的離間計,旨在挑起蘇德之間的戰爭。

所以一直沒有採取備戰方面的政治措施,蘇聯的軍備計劃依然按照1940年制定的時間表進行,即預計到1942年紅軍才能基本完成整備。

因此這場戰爭對於蘇聯來說是突然的,再加上蘇聯的五個西部邊境軍區大部分部隊處於整編和組建狀態,儘管明面上似乎有共擁有170個師和2個旅,但所有蘇聯的師級部隊都不滿員並且裝備配發未齊。

其中144個師只有8000人,19個師只有600~5000人,7個騎兵師6000人,加上依然在訓練的後備兵,總兵力只有德國人的一半左右。

所以開戰蘇聯就陷入了極為被動的處境,第一天的戰鬥,蘇聯空軍損失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毀。

與此同時大量蘇軍邊境據點被德軍迅速包圍,紅軍邊防守軍陷入孤軍拚死抵抗。

突襲帶給蘇聯紅軍的最大震撼並非是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蘇聯領土的德軍數量之多和配合之緊密。

而德軍的攻勢也引燃了許多蘇聯佔領國的獨立運動,1941年6月22日立陶宛發生了反蘇聯的暴動,並在隔天發佈了獨立的宣言,大約有30,000名立陶宛人加入叛變行列。

隨着德軍向北方的攻勢進展,叛變也蔓延至愛沙尼亞了。

在短短18天之內,德軍突進蘇聯600公里。

北方戰線,兩個星期內蘇聯紅軍敗退400――450公里,放棄整個波羅的海沿海地區,蘇聯紅軍24個師被徹底擊潰,20個師損失60%的人員和裝備,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很快進抵列寧格勒城下。

而波羅的海三國和西烏克蘭的一些地區由於對蘇聯政策的不滿,使得地方民族主義者利用德軍進攻的時機採取暴力行動協助德軍。

中部戰線是德軍突擊的重點地區,德軍通過一個雙鉗攻勢完成了對蘇聯西部軍區的合圍,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蘇聯紅軍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50%以上的人員。

隨後,德中央集團軍群又在斯摩棱斯克地區展開了第二個鉗形攻勢,由於蘇聯紅軍有效地組織了防禦,德軍進展很慢。但是戰役在歷經兩個月後,德軍還是完成了合圍,殲滅了蘇聯紅軍30萬人。

西南方面的戰況同樣令人擔憂,烏克蘭方面雖然是數量戰鬥力最強的一個軍區,但是蘇聯糟糕的軍官文化水平與指揮效率卻拖累了蘇軍的戰備工作。

即使在蘇軍最強大的1945年,2952位蘇聯將軍中依然有142人沒接受過任何軍事教育。甚至包括2位上將,還有33位將軍的軍齡連5年都沒有,而在戰前這一問題則一樣嚴重。

就連蘇聯高層人員也公開表示:我們沒有素養高的參謀人員因而沒有協調有效的司令部,軍官在文化方面也無法適應戰爭需求。

指揮水平低下的軍官們根本無法適應現代戰爭,他們的保留了部分落後的戰術思想。在已經是機械化時代的1941年,蘇軍還在訓令中撤銷了機械化軍的獨立作戰。

甚至於戰爭爆發后,布瓊尼還倉促組織了30個騎兵師,幻想像拿破崙戰爭那樣,通過輕騎兵襲擾來擊敗法西斯。

更加糟糕的是,在面對德國的入侵,蘇聯方面幾乎沒有太多的準備就從各個方向上發起反擊。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的西南方面軍也不得不用訓練、裝備都不足的摩托化軍對抗德軍的鋼鐵洪流。

6月24日,第22摩托化軍軍長孔德魯謝夫少將在第一次反擊中就陣亡,他的部隊在鏖戰36個小時后被德軍擊退。

也就是這一戰中,德軍將領海因里希?古德里安說出了那句霸氣十足的話:「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你們要放下武器,離開道路,免得擋道。」

26日,4個不滿編的摩托化軍,在步兵軍尚不到位時發起攻擊。在軍官也無法有效協調步兵與坦克的情況下,撞碎在了德國第一裝甲集群面前。

而後,第8摩托化軍被合圍撕碎在杜布諾,第19摩托化軍也被擊退到了羅夫諾,第9摩托化軍在堅守兩天後被迫撤退。

短短一個星期,西南方面軍的3個集團軍就在德軍的強攻快襲下蒙受了慘重損失,不得不全面後退。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長驅直入,兵鋒直指基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蘇德戰爭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