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歸來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歸來

冬季來臨的時候,大宋停止了對契丹殘餘部隊的圍剿,契丹皇帝都已經投降,至於那些契丹殘餘貴族的小集團,現在只有苟延殘喘的份。

這個時候對於大宋軍隊來說,不但後勤補給上存在不少問題,很多軍士也不適應嚴寒天氣,戰損會大量增多,顯然不划算。

康閑公的求生欲再次來了個強烈大爆發,他以曾經契丹皇帝的名義想殘存的契丹各部發出了一份信,希望他們都能夠向大宋歸降。

這個倡議一經發出,立刻在引起了一番風起雲湧。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驚弓之鳥和野心家都冒了出來。

有些部族自認為還有一定的實力,足以和大宋周旋,所以始終抱着僥倖心理,甚至認為有機會還有復國的希望,所以他們的選擇就是不予理睬。

但也有些人已經扛不住了,大宋的圍剿雖然已經結束,但因此造成的後果是,契丹原來的牛羊和財富已經被搜颳走了不少,別說往後的日子了,這個冬天已經非常難熬。

所以硬抗的結果便是最終被大宋消耗個乾乾淨淨。

可即便如此,絕大多數人還是在觀望,畢竟此時歸順了大宋,會不會被大宋直接給吃了,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着。

到了快臘月的時候,終於有契丹的一支勢力難以忍受,向大宋伸出了橄欖枝。

他們表示願意歸順大宋,趙佶十分高興,本來他都覺得康閑公的這番努力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現在看來,他們需要足夠的時間去考慮。

趙佶一高興,乾脆給耶律延禧賞了六名玩剩的宮妃,他太了解耶律延禧了,畢竟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喜歡什麼心知肚明。

這個賞賜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卻看得李乾順直翻白眼,可惜他西夏地方太小,大宋當時一番風捲殘雲,根本沒有剩下多少力量。

有一支部族硬著頭皮不投降,最後居然被大宋逼迫着不斷北進,最後進入了沙漠再也沒有出來,現在估計已經都變成了木乃伊。

得到賞賜的康閑公耶律延禧也樂壞了,他發現自己雖然來得晚了很多,但卻比康樂公李乾順要混得好了許多。

至於願意歸順大宋的這支契丹殘餘勢力,大宋也沒有虧待他們,條件也很簡單,解除所有軍隊,然後全部或耕或牧,總之就是只要你願意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大宋便會放過你,同時還可以有政策上的照顧。

不如你要和大宋人一樣耕種,大宋可以賣給你們一些種子,甚至還可以派出農學專家進行一定的技術指導。

解除兵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能夠讓他們過正常百姓的日子,他們還是有些意外,雖然從此便沒有了特權,但能夠衣食無憂,也算是最好的結局。

大宋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契丹殘餘勢力遲遲不歸順,顯然也是個心腹大患。

就算來年派大軍去圍剿,契丹畢竟地盤太大,圍剿的成本會非常高,而且收效卻不怎麼樣。

與其打服,還不如用優厚的政策去吸引他們,就和當初對待西夏黨項人一樣,最終讓他們被大宋人同化。

不過,情況有所不同的是,契丹的地盤實在太大,過了這個冬天,大宋北遷的百姓暫時只能抵達幽雲十六州,一方面這是大宋固有的領土,無論如何必須先經營起來,另一方面大宋對幽雲十六州的掌控度最高,百姓去了能有一個安定的生活和創業環境。

等到幽雲十六州逐漸被經營起來,那些契丹的殘餘勢力估計已經剩不下多少了,那個時候再把百姓繼續往北遷,也完全來得及。

當然,和對待西夏的做法類似,到時候也要開採煤礦鐵山,還要設立蒙館書院,讓契丹人也要學習先進的大宋文化,最終讓他們徹底忘了自己。

文化侵略這一招非常厲害,足以讓他們徹底忘本,從此沒有了抵觸心裏。

不過這都是後面要做的事情,現在最主要的是,先把前來歸順的各方勢力安頓好。

果然,一旦有人帶頭,當初觀望的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

也就十幾天的時間,很快便有不少契丹的殘餘勢力前來歸順,紛紛表示願意做大宋的順民。

一開始,趙佶還會親自接待一下這些契丹的部族首領,但見了幾次之後,也覺得厭倦了,便將這些事情交給了張商英去打理。

到了臘月二十之後,契丹全境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種師道大軍班師回朝。

張叔夜、宗澤等人都隨着種師道等人一起回來了。

至於河西一帶的邊地防守,仍然由種師中負責,而契丹全境,則全部交給了狄雲飛統籌調度。

這個安排其實也是有原因的,種師道雖然沒有了多少思想包袱,但畢竟統帥三軍滅西夏定契丹,這份功勞功蓋千秋,如果繼續統兵西北,難免遭到各種非議。

之前種師道有顧慮,鍾粟給他做工作,不讓他回來,是因為契丹還在,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回。

現在不同了,大宋看的見的敵人已經基本被消滅了,他如果繼續在邊地手握重兵,就算朝中的守舊勢力已經沒有多少了,也是個問題。

如此一來,只有回來才能安定天下人的心,安定大宋朝廷。

當然,到了這個地步,種師道也想清楚了,這次回來他便準備徹底病了。

年輕一代的將領已經成長起來,他雖然還能征戰,但終究需要交出去的,邊地的守衛還是要落到狄雲飛,甚至是胡無敵這些人的手裏。

另外,隨着種師道回來的還有練十三、黃紹元這些心懷忐忑的人,敵營十八年,這次能夠回到大宋,是他們一生的夢想。

只是,他們不知道大宋朝廷會對他們怎麼樣,雖然之前有尉遲恭銘的承諾,也有不少回來的人的勸說,但前途如何,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有些人始終沒有回來,因為開展情報工作的需要,他們已經在契丹有了妻兒,如果拋妻棄子,不符合大宋好男兒的做派,但如果回來,自己的妻兒必定會遭到別人的白眼,還不如永久留在契丹。

此時,所有歸來的人都懷着各自的心思,等待着大宋高層的靴子落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教書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教書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