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枉為大儒?

第304章 枉為大儒?

跟錢謙益一起衝進來的,還有前光祿卿阮大鋮,這個先依東林黨后依魏忠賢的無恥之徒,居然敢來砸自己的場子!若非害怕孩子們動手沒分寸,小孫大人絕對不會攔著李定國他們,真打死人孩子們會有麻煩的。

衝進來的一幫,沒想到姓孫的真敢動手,畢竟他們抬着孔聖人的畫像呢!國子監四大才子高爾儼、陳名夏、方大猷和傅景星臉色大變,一起轉身要逃,卻被另一幫人堵在門口,他們是誰?

銘公子還真不認識,事實上他認識的人着實有限,當先而入的小老頭,倒是一身正氣:「胡鬧!都給我住手!小孫大人好大的威風,莫非把金人身上積累的怨氣,全都發泄到這幫儒生身上了不成?」

哎呦!此人好大的氣場啊,孫銘微微一哂冷笑道:「就憑他們幾個?你太高看這幾位垃圾,也太小瞧本公子,本人有仇必報不過三秒!至於說那些金人,他們沒有資格讓老子有怨氣,恰恰相反有怨氣的應該是他們,賠了夫人又折兵沒聽說過么?」

簡直是無禮至極!年輕人居然沒有問自己姓甚名誰,小老頭身後一個年輕人冷哼一聲:「無禮!這位乃是當世大儒,聖上都推崇備至的儒學宗師,前順天府尹劉宗周先生。」

哦!慎獨劉宗周啊!萬萬沒想到,這個小老頭會來到溪山基地,他不是回家鄉講學去了么?孫銘向劉老先生深深一揖:「晚生見過先生!劉先生既是儒學大師,為甚來我這種旁門左道所在?先生追求太上湯武之仁義,其次桓文之節制,下此非所論矣,本公子只知道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什麼情況?劉宗周還沒說話呢,小孫大人已經侃侃而談,似乎是反駁劉先生的觀點。問題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啊,孫某人怎麼可能知道劉宗周的政治觀點呢?

不只是其他人有點懵,連劉宗周自己都暈了,小孫大人卻是不依不饒:「先生言說火器終無益於成敗之數,說什麼放還本國以永絕異端之根,本人卻相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先生相信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我卻以為當以先進武器籌建精兵,而不是說什麼操守第一仁義為本!」

啊?劉宗周準備了滿肚子的話,全都被孫銘堵在肚子裏了,這一刻老劉被嚇到了。眼前少年彷彿他肚裏蛔蟲,自己想說什麼全都知道,問題是這些話真的沒有說出口啊!

偏偏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劉宗周的心坎里,那些似乎就是他的觀點,問題是孫某人是如何知道的?其實小孫大人再度記憶混淆了,他忘記這些話,是幾年後劉宗周跟崇禎皇帝說的。

不過這些也都是劉宗周真實想法,老劉瞬間淡定下來:「年輕人不要如此跋扈的好!竊以為擺脫我朝危機,當建道撰、貞法守、崇國體、清伏奸、懲官邪、飭吏治,今天下非無才之患,而無本心之患。當今朝廷當明聖學以端治本、躬聖學以建治要、崇聖學以需治化,而不是一味地以殺止殺!」

剛剛還喧鬧的教室徹底安靜下來,少年團的孩子們習慣服從,只要銘公子一個眼神就足夠了。而那幫來鬧事的儒生,彷彿聆聽梵音一般,一個個以崇敬的眼神看着劉宗周,當世大儒講課不是什麼人都能遇上的。

還是不行啊!歷史上的劉宗周,的確德行無虧,可惜老先生只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運籌帷幄的政治家,因此他主張並不合時宜。在當今明朝江山已是風雨飄搖,急需下重葯的時候,他卻妄想以德服人,扯淡!

純屬扯淡!孫銘冷笑一聲道:「在下尊重先生品德,只是當今大明王朝急於求治,您卻說什麼先治心,治心如何阻止亂民和金人的屠刀?伸脖子讓人隨便砍么?有人打你的左臉你就把右臉接着給他打,這個不是儒家學說,而是西方宗教的理念,您枉為大儒啊!」

枉為大儒?什麼人敢這麼說劉宗周?這位是整個大明王朝儒生心目中的大儒!乃是萬眾師表的典範啊!居然被一個少年年說什麼枉為大儒?簡直不知死字怎麼寫!

一幫儒生再度鼓噪起來,剛剛被銘公子一頓胖揍的錢謙益,早就忘記了自己身上的傷。他巴不得孫銘的話再犀利一點,一旦姓孫的跟劉宗周站在對立面,就等於是站在儒生的對立面,這輩子不要想着有出頭之日!

在大明王朝,你得罪皇帝不一定會死,比方說前朝海瑞,比方說抬着棺材硬鋼皇上的御史言官。但是你得罪了全體儒生,你的政治生命等於死亡了,哪一個文官不是儒生啊?

文官之中也許有人不喜歡劉宗周的儒學觀點,也許有人還排斥老劉的慎獨學說,但是當劉宗周以大儒的身份出現,他代表的不是個人也不是蕺山學派!而是代表整個儒生團體,代表大明王朝所有的讀書人,你敢對劉大儒不敬就是不敬先師聖人,就是跟全部儒生作對!

小孫大人卻不知死,繼續鏗鏘有力質問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是我朝亂象頻仍,陛下亟需才望之士輔佐,您卻說什麼操守第一。我想請問先生,慎獨就能安邦定國么?慎獨就能讓闖賊獻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陛下退敵弭寇之術,您老人家卻說什麼仁義為本,仁義就能讓世界消弭刀兵么?」

一句句質問慷慨激昂,這傢伙把教室當成辯論現場了,錢謙益。阮大鋮等人對孫銘的話,一向是全盤否定。哪怕小孫大人說吃米飯餓不死人,他們也要堅決反對,幾個人看向劉宗周,他們等著劉大儒強勢反擊呢。

倒是跟着劉大儒進來的一幫不一樣,他們居然把小孫大人的話聽進去了,感覺似乎有點道理啊。慎獨畢竟是個人修養,是德行建設的根本,怎麼可能讓闖賊獻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

退敵弭寇之術絕對不是仁義為本,仁義應當是教化,而教化在刀兵面前蒼白無力,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么!孫公子也是第一次跟飽學之士鬥法,自然是火力全開全力以赴,不等劉宗周反駁就機關槍一般強勢出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生存危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生存危機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4章 枉為大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