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賣袈裟錫杖的疥癩僧

第1章 賣袈裟錫杖的疥癩僧

世上大小教派,或說超脫世外,或言升入天堂,一副不在乎俗物的模樣,然骨子裏卻恨不能俗物皆為己有,否則建什麼寺廟,收什麼布施,求什麼家宅平安、陞官發財。越是大的宗派,越明白俗物好處,越是貪多。貪財貨、貪名聲,最後貪上王權。教派若要大興,必須攀上王權,或與王權合一,或凌駕王權之上,一朝為國教,氣運能享百年千年。而那些失去王權庇佑,斗敗了的教派,則被人遺忘,消散在歷史中。

唐貞觀年間,天降蓮雨,洛陽城百姓爭相目睹。佛骨舍利乘蓮降下人間,佛光普照,是為佛祖保佑,大唐隆興之兆。府尹將此大祥瑞速報長安,又將舍利子收藏,擇吉日上獻天子。怎料出發前夜,黃風席捲洛陽,舍利子不翼而飛。府尹驚恐,怕天子降罪,將佛寶失竊之責推給看守之人。

為洗清冤屈,一對母子從洛陽出發,來到長安。

「話說美猴王在花果山豎起大旗,上書四個大字——齊天大聖。要行反天之事。天庭豈容得了,派下李天王、三太子,領天兵天將,遮天蔽日,呼啦啦把花果山圍得水泄不通……」

「王玄策!你娘叫你回去了!」

「知道!」一個少年答應。

故事正到精彩處,少年極不願離開,可母親的話不能不聽,告別小夥伴,穿過街巷,奔入家客棧中。

進到房內,母親正將些散錢包入絹帕。

「娘,有事?」王玄策問,「人家聽故事正聽到精彩之處。」

「聽什麼故事?」

「美猴王大戰天兵天將。」

母親皺眉且笑,「這故事你都聽了不下五遍,還有興趣?」

「好聽啊!百聽不厭!」

「好聽在哪兒?一隻造反的猴子,說書人用它影射那些反賊盜匪呢。反賊終難成事的。」

「猴王確實是反賊,可故事好聽就行。美猴王神勇廣大,落草為寇可惜了,若能為天庭所用,成仙封神指日可待。他要是造福百姓,更能享萬世香火,受百姓永世稱頌。」王玄策為猴王設想道。

母親笑他天真,「猴子要是能聽你的,就不是猴子了。你該聽點兒別的,外面到處都在講魏徵斬龍王。」

「聽過了,魏徵在夢裏殺了涇河龍王。」王玄策明顯不喜歡,「哪有猴王戰天鬥地精彩。」

「你呀,就喜歡打打殺殺。猴王那麼厲害,還不是被壓山底下了。」母親在他額頭上一點,「快,把我昨天做好的新衣換上。」

換新衣服,定是有重要的事去辦。

「娘,我們要去哪兒?」

母親凝重道:「化生寺。那裏在辦水陸法會,要行七七四十九天,我們到那兒去。」

王玄策不願意了,「求神拜佛救得了爹嗎?」

母親面色略顯難看,「自然救不了。可我們母子非去不可,今天是法會頭一天,長安城的達官顯貴都會出席,說不定皇帝也會親臨。」

「我們去求見皇帝?」王玄策立即興奮,彷彿看到解決難題之法。

母親苦笑,「傻孩子,皇帝是天子,哪是我們見得到的。你跟我是要去找你爹的同窗好友,他現在官居御史中丞,如今只有他才能為你爹申冤。可我們不知他住在哪兒,只能上法會撞人。」

「還等什麼呢,娘!我們快走!遲了,中丞走了就找不到啦!」王玄策邊說邊拉母親出門。

他們一家本居洛陽,父親是個讀書人,雖沒考取多大的功名,只在洛陽城裏擔任低階小官,全家生計是沒問題的。母親陳氏出自門當戶對的書香門第,相夫教子,本本分分。然而天降大難,眼見就要家破人亡了。

這還得從洛陽城佛寶現世說起。就在前月,蓮花雨繽紛落了洛陽滿地,佛光照下雲端,一枚舍利緩緩降下,異光環繞,佛音繞樑。如此祥瑞,自然要上報朝廷,將舍利進獻。王玄策的父親成為保管舍利的庫房主簿。就在進貢團即將啟程的頭天晚上,城內颳起怪風,舍利子不見了。不知哪裏來的神偷大盜,門窗金鎖一把沒壞,就把舍利盜走啦!這下怎麼向朝廷交待?父親成了嫌犯,府尹認定他與大盜勾結,盜走佛寶,將其投入大牢。

陳氏為還夫君清白,八方奔走,不知碰了多少次壁,想起夫君還有個好友,在長安做御史中丞,便來試試運氣,這也是他們母子最後的希望。

陳氏救夫心切,但也不急一時,還是讓兒子換上新衣,路上又打開絹帕,從散錢中拿了些給兒子買餅吃。王玄策接餅大口啃,吃飽了有精神,不能讓人覺得自己有落魄之相,哪怕遭了大難,也要使人看到自己精氣神仍在。

化生寺辦水陸大會,說起也有段故事。大唐皇帝李世民前些日生了場大病,藥石無醫,宮裏人都以為救不回來,皇帝要駕崩了。可過了數日,皇帝自己轉醒,說到地府走了遭,見到沉淪諸鬼和六道輪迴,差點不能得還。送他還陽的判官囑咐,回去后定要辦場水陸法會,超度地獄之魂。因而皇帝尋覓高僧坐壇,佛法在大唐顯出興旺之相。

如此盛會自然吸引天下善男信女,長安城已是百萬之城,現在更被各地趕來拜佛的信徒擠滿。苦了城中老居民,一時來了這麼多外鄉人,使他們怨聲載道;喜了城裏大小商販,他們有機會大撈一筆,長安城內人山人海,吆喝聲起伏。

「賣袈裟錫杖!賣袈裟錫杖啰!」人流中,有人叫賣。儘管人聲鼎沸,他的聲音卻如雷鳴,沒有聽不見的。

王玄策望向叫賣人,是個疥癩老和尚,穿的是灰色補丁舊僧袍,光着雙腳,帶着個年輕徒弟。別看師徒二人窮和尚模樣,手裏的東西卻艷艷生光,錫杖如海中沉月,袈裟好似黑夜星河。

周圍人立即議論起來。

「看那錫杖袈裟,應該價值不菲。」

「別傻了,瞧和尚的窮酸樣,能是有寶貝的人嗎?八成是騙子。」

也有人戲問,「和尚,你的袈裟錫杖怎麼賣?」

疥癩和尚笑答:「袈裟五千兩,錫杖兩千兩。」

圍觀的人頓時叫起來,「和尚瘋了,居然要七千兩!出家人要這麼多錢做甚?賣不成!賣不成!」

和尚也不惱,只是笑呵呵,任他們非議。

王玄策甚感好奇,說書人故事裏的行事怪異者,不是瘋子,就是隱世高人。王玄策看師徒兩人神智清醒,定不是前者,很感興趣地走了過去。

疥癩和尚正要走,見王玄策過來,停步面向他合十,「阿彌陀佛,小施主與佛有緣啊!」

「我可不想當和尚。」王玄策馬上回道。

「小施主誤會了,有佛緣未必要做和尚。」老和尚笑答,「多行善事,誠心敬佛,日後自有福報。小施主是有大氣運在身的人,不必為眼前事憂愁。」

「你看出我有麻煩?」王玄策驚訝,「長老,我眼下確實有件大難事。」

「不必煩,不必煩。」老和尚合十向西,「屬於唐土的,終會回到唐土。」

「長老知道我丟了重要東西?」王玄策更驚,果真是個高人,他的難題或許能解,「其實不是我丟了東西,是我爹。找不回來,爹有性命之憂。長老如果知道下落,請指點一二。」

「貧僧已經回答小施主,阿彌陀佛!」老和尚呵呵笑道,捧著袈裟轉身,「賣袈裟錫杖!賣袈裟錫杖!」繼續吆喝遠去。

母親趕了上來,「策兒,怎麼回事?跟長老說什麼呢?」

王玄策望向人群中回答,「娘,剛才賣袈裟的和尚說不定是如姜太公那樣的高人,看似賣袈裟,實為尋賢主。可惜他不肯幫我們。」王玄策失望,對母親說,「娘,我們走吧,快趕不上法會了。」

就在王玄策與母親快步前往化生寺之時,他卻不知,剛才的疥癩和尚回首遙望着他。老和尚目光深長,猶如看盡世間蒼生。

長老突然合十感慨,「善哉,善哉!是劫數,避不過。」

旁邊年輕和尚不解了,「弟子不明,有何劫數?難道先前的少年有大劫?」

老和尚長嘆,「不是少年有大劫,是西天有大劫。」掐指一算,更加眉頭深鎖,「時日不多,各路大能蠢蠢欲動,我佛的前途,就如那西行之路,殺機四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王的西遊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王的西遊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賣袈裟錫杖的疥癩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