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歷史的節點:夏熙宗與趙芳媛(五)

第99章 歷史的節點:夏熙宗與趙芳媛(五)

不過,洛京的恐慌持續了沒幾天便結束了,因為不出熙宗所料,奉勤王詔令先行出發的葉州大都督王度與太州大都督陳桓斌聯手擊敗了叛軍中的一路,楊科和郭棠,全殲其所部,斬殺郭棠,生擒楊科。

一天之後,又一捷報傳入洛京,奉詔自北境千里勤王的驃騎大將軍呂奉擊破了當州叛軍,生擒了尉遲豹和廣陽公主。至此,四路叛軍已有兩路覆滅。

而另外兩路,荊王李承毅所率領的荊州叛軍與薛從林、當陽公主所率領的度州叛軍,在得知了其他兩路兵馬都被擊破的情況下,決定會合,並轉向進攻夏朝腹地重鎮——陽州,圍攻十天,不克。

後於陽州城外,被五路勤王兵馬包圍,無奈之下,李承毅與薛從林只得命令全軍放下武器投降。於是,這場持續兩月有餘的叛亂就這樣結束了。

作為叛亂的首腦,李承毅和兩位公主及駙馬被押解進京,而侯陽懿之子侯安民早在叛軍投降的時候,便拔劍自殺了。

雖然,事後查明其父侯陽懿並不知道此事,但養不教、父之過,兒子做出這種事,你這個當父親的就毫無罪責么?

正是因為這件事,侯陽懿被牽連,削職流放於安州,並最終死在了那裏,時年六十七歲。這個曾經輔佐兩代君王的一代名臣,最後竟落得個奪職流放,凄慘死去的下場,實在不得不讓人感嘆世事無常啊!

叛亂的核心人物被一網打盡,薛從林、尉遲豹和楊科,以及從犯二十多人,皆以謀反罪被處死。

荊王李承毅、廣陽公主與當陽公主,因為是熙宗兄長和姐姐,因而被免除死刑,卻也獲罪終身監禁。

歷經此亂,原本已日漸式微的朝堂老臣們感嘆大勢已去,紛紛選擇明哲保身,主動告老還鄉,於是,又一批新人進入了朝堂,夏朝的官場正在改朝換代。

夏熙宗終於也徹底完成了他的中央集權,他再也不用過着被人牽制的日子了,可就在他準備再接再厲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卻擊倒了他。

想到這裏,秦湘看了看外面的天空,明月已掛上了半空,時間也不早了,但手指卻停不下來,一頁接着一頁的往後翻。

元歷1203年,時年三十三歲的夏熙宗被太醫診斷出得了風眩,這種病十分頑固,很難根除,所以太醫建議他進行保守治療,並且今後不能再過度操心勞力,否則風眩便會引起中風,會危及生命。

聽了太醫的話,夏熙宗感覺毛骨悚然,不過他並不是怕死,而是覺得太巧了,因為他的父皇也是因為得了風眩,年老之後身體每況愈下,最後便是死於中風。

夏熙宗一直以為是意外,沒想到自己居然也得了這樣的病,而且就癥狀看起來與自己的父皇差不了多少。

在一般人看來,由於夏熙宗一直操勞國事,會得這種病也屬正常,不過秦湘卻知道,他會得這種病卻並不只是勞累造成的,因為他們李氏一脈有這樣的遺傳病,一般要到四十歲之後才會顯露,現在只是因為夏熙宗的勞累提前將它觸發了而已,而這件事即便是皇室也是只有皇帝一人才知道的秘密,秦湘也是偶然得知的。

雖然被太醫規勸了數次,可這麼多年的習慣也不是說廢就能廢的,所以往後的五年,夏熙宗仍然按照以前的作息方式,因為叛亂所造成的損失也很快彌補了回來,民間也恢復到了叛亂前和平的摸樣。

只是在元歷1208年冬天,夏熙宗終於病倒了,而在病榻上,他下了一道不僅在當時,也是被後世無數次非議的詔書,大致內容便是由皇後趙芳媛代替他處理國事。正是因為他的這個命令,趙芳媛正式從幕後走到了台前,為她今後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礎。

在歷代掌權的女政治家當中,趙芳媛絕對是一個鶴立雞群的存在,她的出身富而不貴,其父在她入宮前不過是一州刺史,若說她的美貌,卻也算不上頂尖,但她有一種靈氣,與那些公主貴女都不一樣。

她的獨特在於天生便擁有作為政治家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一個十七歲的小女孩便已經能明晰世事,頭腦清晰更勝男子。

而秦湘能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聰明,她的聰明世所罕見,也正是因為她過於聰明了,這才有了後來的悲劇性結局。

原本在後廷時,她便有替熙宗批閱部分奏摺的習慣,現在正式垂簾聽政,處理國事對她來說也不是多困難。

況且,朝堂上不少重臣都是她在熙宗面前舉薦,才讓他們有出頭之日的,他們也念著趙芳媛的知遇之恩呢,所以對趙芳媛執掌朝政並沒有多大不滿。

而自叛亂平息之後,那些整天叫嚷着後宮不得干政的老臣們,他們的聲音在此時的朝堂上已經聽不見了。不是他們不想喊,而是知道喊了也沒用。

而正式掌握大權的趙芳媛,顯露出了她在政治上的天賦,迅速穩定了因熙宗病倒而人心不穩的局面,展現出了超凡的智慧和堅定的心志。

數十天後,熙宗從病中恢復過來,發現朝局安穩,天下太平,便決定繼續讓趙芳媛執掌朝政,在他的身體完全恢復之前。

就這樣,趙芳媛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一年之後,當熙宗再次出掌朝政時,發現此時的朝堂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了,大量的老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年輕、陌生的面孔。

霍雲又翻了個身,或許是出於感情上無條件的信任,熙宗到了此時仍沒有注意到趙芳媛在群臣中的威望已經能跟他並駕齊驅了。這一點,即便是在熙宗駕崩時他都不清楚。

在往後的日子裏,他們繼續帝后同心,合力處理政務。可是,就像夏平宗一般,過了沒幾年,熙宗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時不時風眩複發,因而影響到了政務的處理。所以不久,奏章的批閱都交給了趙芳媛,熙宗只是在上朝時才現身,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因為病發而躺在了病榻上。

這是趙芳媛第二次總領朝政,距離上一次過去了三年,而恐怕連她自己也想不到,她這一領便是二十年。

因為五年之後,廣平三十年,元歷1218年十月十五,夏熙宗李承志因中風駕崩於昭陽殿,時年四十七歲。對這位皇帝,歷代學者均褒貶不一。

他自十七歲登基,當了三十年皇帝,期間頗有作為,且從善如流、多謀善斷、意志堅定,開創廣平之治,所作所為不失為一代明君。

然而,他寵信趙芳媛,大封趙氏外戚,甚至讓趙芳媛代政,給了趙芳媛培養自己勢力的時機,也為趙黨之亂埋下了導火索。

只是從帝王手札上來看,熙宗讓趙芳媛代政另有原因,那就是熙宗覺得自己跟趙芳媛的三個皇子沒有哪一個是讓熙宗真正放心把朝政交託到他手上的。當然,他會有這樣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

熙宗與趙芳媛共育有三子兩女,長子李繼桐,封淳王,次子李繼杼,封瀝王,三子李繼桅,封清王。當時,淳王李繼桐已經二十五歲了,開府建衙多年,卻成天和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不務正業,熙宗活着的時候多次訓誡他,可他就是不改。

而按祖制,皇後生下的第一位嫡子,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帝王手札上記載,熙宗並無意太早立太子,他想的是擇優而立。

只是,當時以侯陽懿為首的輔政大臣們卻不同意如此,他們的理由是夏平宗在位時就是因為對繼承人猶豫不決,才導致了在晚年爆發了兩次皇子叛亂。

同時,他們認為只有及早立儲,才能震懾那些對皇位有野心之人,並且避免皇子兄弟之間因為奪嫡而拼得你死我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皇朝風雲之弘雲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皇朝風雲之弘雲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99章 歷史的節點:夏熙宗與趙芳媛(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