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

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

兩人剛走出武英殿,袁繼便氣急敗壞的對呂大器道:儼若,陛下如此恣意妄為,你怎麼沒有出一言反對呢!

呂大器淡淡一笑,道:文川,不要急,慢慢說。

袁繼跺腳道:我能不急嗎?這樣完全違背朝廷禮制,也不合祖宗規矩。不行,我得趕快去告訴其他大臣們,讓他們集中反對陛下。

呂大器一把拉住袁繼道:袁兄,你怎麼如此糊塗啊!我告訴你,你現在去將這些告訴那些其他大臣,我保證明天你就會呆在天牢裏面。

袁繼臉色微變,道: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任由陛下如此胡鬧?

呂大器嘆了一口氣道:袁兄,朝廷內的形勢,你我都清楚。東林黨、閹黨各有勢力,陛下多受制約。陛下想憑藉此次科舉招攬一些自己可以信任的人,這也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這些進入殿試之人,直接接受陛下的御選。今後就都是天子的門生,他們忠心的或許就只有陛下了。這是陛下謀划的大局,你我二人必須同意。

袁繼嘆了一口氣,說道:殿試倒是沒有問題,但陛下為何還要增加四個進士名額呢!這不是等於完全否認我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嗎?

呂大器笑了笑,將手中的文牒遞給袁繼,道:你先看看這個吧!停了一會,他語氣平淡異常的說道:看到了沒,周顯這個名字可是在殿試名單中位列前茅的?他在崇禎八年,用火銃打死了滿虜貝勒薩哈廉,攜帶蒙古汗阿布奈及其母親囊囊太后返回我大明境內。被陛下任命為昭信校尉,陪太子讀書。可以說,他是陛下一手提拔的。而這次,陛下將他的名次從孫山之後調到孫山之前,然後又將他加入殿試名單。這其中的深意,你還看不出來嗎?

袁繼臉露驚愕,過了好一會才道:那陛下為什麼還要加四個名額,直接加上周顯一個人不就行了嗎?

呂大器無奈的搖了搖頭。你啊你,就是太直。如果只加一人,那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嗎?我對你說,這件事有關陛下名聲,你我必須將它完全爛在肚子裏面。否則,以陛下愛好虛名,而又外寬內忌的性格,絕對會要了你我的老命。

袁繼沉默了良久,最終點了點頭。

武英殿為崇禎皇帝平常召對大臣的地方,一般十分的安靜。但今日卻難得的熱鬧了起來,六十餘人聚於廳內。其中四十八人為殿試的學子,十數是個從各部而來的考官、記筆,還有數個侍候的宮女太監。

隨着一聲長長的喊叫,崇禎皇帝邁著闊步緩緩走了進來。武英殿內吵鬧的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齊齊跪下向崇禎帝拜禮。

崇禎揮手讓眾人起來,坐到龍椅之上,沉聲道:諸位都是朝廷千挑萬選而來的士子,是我大明的未來。今日朕聚集你們,只想問汝等一句。今日內外交訌,何以報仇雪恥?

眾人臉色一怔,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答。崇禎帝臉上閃過一股怒色,再次問道:你們說今日朝廷之困局,到底該如何解決,如何才能再次中興我大明?

周顯在殿內所站立的位置並不靠前,聽到崇禎帝如此發問,心中也略感吃驚。自尊心極強的崇禎帝發出如此之問,可見他是多麼迫切的想要改變大明目前的頹勢。周顯在心中也不禁問起了自己,如何可以中興大明?

此時,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學生有奏。

如何中興大明?這個話題太大,一般人很難在短時間謀定一個清晰的思路。但朝堂之上,不怕磚石之言,最怕無人應說。這一聲喊叫打破了堂內的沉靜,也衝破了眾人沉默給崇禎帝所帶來的尷尬。他臉色一喜,連忙問道:卿是何人,家住何地?

那人躬身一拜,高聲道:學生魏藻德,順天通州人。

魏藻德!周顯聽到他的名字,心中一凜。這可是崇禎帝的最後一任首輔,也是在崇禎十三年他親封的狀元郎。但這位狀元郎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帝向他詢問對策,他卻選擇閉口不言。在李自成入京之後,他靜靜的呆在家中,以為憑藉自己的才能,一定能東山再起,出將入相。

當劉宗敏將他下獄逼捐之時,曾經問過他為何不去殉死?他卻答了一句方求效用,哪敢求死?,一心想要投靠新朝。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劉宗敏輕視他的人品。且不相信他堂堂一個首輔會僅僅只有幾萬兩銀子。最後在獄吏的嚴刑拷打之下,腦裂而死於獄中。此刻,周顯聽他首先發言,心中暗想此人的確有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卻不知他的真實才能到底如何?

崇禎帝回想了一下,他曾閱覽過大部分進士的文章,對此人印象並不深刻。再想到他倉促而言,所述應該並無太多可取之處。但他首先發言,卻解了自己的困窘,對他的印象也有所改觀。帶着淡淡笑意,溫言道:卿有何策,盡且說來。

魏藻德直了直身子,高聲道:學生以為,欲報昔日之仇,必首先令天下之人知恥。士卒知恥而忘其身,百姓知恥而顧其家,將相知恥而盡其責。滿虜肆虐,流賊橫行,只有令天下之人都能知恥而後勇,才能改變朝廷頹勢,再次中興我大明。

崇禎帝點了點頭,說道:此論有禮,但如何又能使天下之人知恥?

魏藻德自信說道:想要天下之人知恥,倒也簡單,施以教化即可。天下士人何止千萬,陛下在朝廷之上,對將相大臣進行說教,讓其盡責。而將那些士子派往軍中,鄉間讓其對士卒百姓施以教導,讓其忠心衛國。如此,自可人人知恥,人人盡心,朝廷中興可待。

他抬頭看了看崇禎帝,發現對方極其感興趣,隨即繼續說道:回想崇禎十一年,滿虜兵臨通州,學生曾主動上城堅守,對百姓傳授天下大義。教其忠心報國,死守城池。在學生和諸位百姓的堅守之下,滿虜始終不能破城,最終率部向東而撤。如此,可見百姓確實是可以施以教化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末代駙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末代駙馬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