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考試放水的原因

第442章 考試放水的原因

學生們都在為自己的小計謀得逞而格外開心,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是方書安與一眾教師商議好的「放水」。

在考試之前,他們將期末考試宣傳的很厲害。

但是,真正執行的時候,卻是打折扣。裏邊也有些不得不做的隱情。

實際上,這個學期的折騰,學生們的進步已經超過包括方書安在內的認可。

那些跟不上,或者說是不適應整個學院價值觀的,已經基本離去。

從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能到現在的程度,確實是出乎整個學院的預料。

四個監考,本來就是嚴重少於標準,更何況監考們現在,各自陷入自己的演技當中。

有的在看着一個點,不知道在想着什麼,可能是晚飯,也可能是在假期,去往哪裏度過。

有的在門口看着遠方,可能是聞到了初雪的氣息?

還有的更過分了,正坐在椅子上在摳手指……

作為一個監考老師,這樣真的合適么?

與此同時,最後一排窗戶。

兩個人鬼鬼祟祟的在探頭探腦,看着裏邊師生們努力的表演着。

「你說,這樣真的行?平日裏要求那麼嚴格,怎得現在最後你們都在放水?」老者問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咱們的條件那麼好,還是有人選擇離開。您要知道,現在不管是朝廷還是陛下,都在催促着要人,要是咱們流失率再繼續下去,那是真的不夠用。」

兩人也是無奈,從開學的四百人,到現在的三百多,哪怕第一批要兩年畢業,還有三個學期,真的要求太過嚴格,那人手實在是不夠。

一老一少不是別人,正是劉綎和方書安。

最後的考試關頭,方書安提議,有劉綎牽頭,確認了此番考試的方針。

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完全掌握每一門學科,針對他們不同的傾向,分別去往不同的崗位,也能起到很好作用。

別的不說,接下來他們準備啟動的蒙學和中學一類的學校,這些人再不濟,去充當是教師也是足夠。

再加上人才缺口實在是太大,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如此決策。

方書安探探頭,再看看場中,既有欣慰、又有無奈。

就像是當初他們開過的一些特別難的課程一樣,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說的特別嚴重,學不好的人會怎麼樣,可是等到最後考試的時候,題目簡單還不說,老師自己也在放水。

後來,才知道,太過於專業的課程,在很多人畢業之後都用不上。

那些能用的上的,大部分是在本專業繼續鑽研的學霸們,而學霸們自然能聽懂課程在說什麼。

現實如此,老師們沒有辦法,只能這般。

方書安這樣做的原因,也是因為借鑒此前老師們的做法。

所以,後世很多人在關於大學出口寬的問題上,總是進行口誅筆伐,尤其是和德國作比較。

但是么,幾乎人們都忽略了背後的國情。

有人說德國的高校都是嚴格考核,不達標者根本就無法畢業。

那是因為,在德國,有着完善的技校體系。

所以,如果是為了追求工作技藝,更多人都是直接進入技校,最後自然也就會將學習以後的工作結合起來。

而在種花家,因為每個人都有更多的家國情懷,所以都喜歡往綜合性大學里扎堆。

那麼問題就來了,種花家基數巨大的畢業生,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也不可能每個人都會繼續深造下去。

社會上很多崗位也需要他們去填充,架設學的是基礎專業,工作以後很有可能是進入一些研發、生產、檢驗環節,從基層做起漸漸成為集成主管乃至中層管理。

而在他們的職業生涯當中,與最前沿的科學將會是漸行漸遠,如此一來,那些尖端的課程,可能就真的沒有太多必要。

但是既然是這個專業,又總不能不學。

所以,方書安在辦起學院之後,尤其是在一個學期之後,十分能體會當初老師們對有些課程放水的態度。

因為,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大學與其是繼續來學習各科目更深層的知識,不如說是來培養各方面的技能。

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比如說從頭到尾組織一個小項目,或者是運作一個活動。

而這些在以前的學習當中是不曾有過的,但是在以後的工作中卻會用到。

所以說,兩種模式孰優孰略,方書安自己也不敢確定,但是種花家的模式他更加熟悉,所以就搬過來。

「方小子,這第一屆,按照你的意思,咱們就這般操作,至於以後的,還是不能如此兒戲啊。」

劉綎意味深長的說着。

「劉老,您放心,咱們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凡是有可能,也不想如此,現在,學院的名氣已經打出去,咱們招收的學生會有更多有實力之人,到時,就不用這般操作。」

他表面上這樣說,但是也說不準是否會如此,走一步看一步吧,學院是大明的未來,不敢耽擱。

結束了考試,是安排學生們去向的時候。

不出預料,大多數人並未選擇回家或者是享受假期,他們基本上都選擇去實習。

學習一個學期,正是派上用上的時候,現在回家,並不是最理想的選擇。

正是技癢難耐,好生看看自己是哪盤菜,才是最重要的。

安排這些事情,就不需要方書安出面了,不管是徐光啟還是劉綎,早就被人們踏破門,學院的學生們真實水平如何,還不好說,但是傳授的課程可是金子招牌。

哪怕學到一點點,對於各自的助力也是巨大。

「工部早就遞交了文書,而且內閣也核准,說給我們五十個實習的名額,怎麼到現在,就能給三十個?」

「你們工部好歹就少了一少半,我們刑部怎麼回事,說好的五十個,怎麼就剩二十個?」

「好了,好歹都有二十個以上,我們督察院只有十個人,我們說什麼了?」

自從實習的通知發出之後,朝廷各部門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

但是這最後分下來,和當初報批的差距不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橫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橫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2章 考試放水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