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鬧朝堂

第167章 大鬧朝堂

出乎崔漢衡的意料,德宗答應了阿眉於常朝之日入宣政殿請奏的要求。

耐人尋味的是,德宗還遣鴻臚寺卿告訴崔漢衡,他難道忘了,數年前,就在宣政殿,剛剛繼承大統的新任天子,就在宣政殿接見過一位回紇公主和使臣。以如今唐蕃關係勝於唐回關係的情形,吐蕃小公主進一回宣政殿,本也不是值得猶豫費神的大事。

「朝臣們都對朕此前國書割地之舉頗有微辭,正好,明日朝議,朕就讓他們瞧瞧,對回紇人,朕最多就是許個公主,對吐蕃人,朕雖大方一些,但能再交涉一番的時候,朕也不會就讓彼等牽着鼻子走。莫以為朕就是個昏君!」

崔漢衡得了旨意,心道,看來,聖上親吐蕃遠回紇的方針,仍未大改,幾年內我亦仍有施展的機會。

不過,吐蕃使者毫無懸念地來要賬討地,在面見他們之前,德宗自然又要開一次延英殿,問一回李泌的最終立場。

如果時光倒回,李泌仍會堅持自己的意見,與李懷光和解,用朔方軍收復長安,而不是向吐蕃借兵。

試想,倘若事端及時得到控制,又哪裏會有如今關於安西北庭要不要交割的后話。

然而一己之力如何回天?況且當初那般劍拔弩張的情勢下,要說服眼前這位自詡聖君的天子,只怕比回天還難。

李泌雖然從內心認定,李晟對瓊達乞的誅殺,別有隱情。但事到如今,國家大利上,他不得不順着李晟留下的伏筆,去編織一些或許連史家都記不清楚的借口。

李泌斬釘截鐵道:「陛下,我大唐,寧傾府庫,不得割地。吐蕃雖出兵助伐,但主將瓊達乞亦有暗通韓王謀逆之舉,此行有違國書盟約。況且,朱泚叛軍奪路西逃,是我大唐的親王率領我大唐的安西鐵軍,在武亭川盡殲韓旻所部,才算徹底剿滅叛軍,這一戰中,吐蕃軍因瘟疫並未出力。因而臣以為,交割安西北庭不可為,陛下賞以金帛即可。」

德宗面色凝重地點點頭。李晟前往涇原赴任之前,也曾請求在這間延英殿面聖。在那次同樣只有君臣二人的對話中,李晟淚盈於睫,一口咬定瓊達乞通謀韓王,並聲稱吐蕃鐵騎劫掠了府庫、帶走數車絲帛。

那一刻,天子終於有些感慨。

他階下的臣子,文也好,武也罷,彼此勾心鬥角起來,堪稱不擇手段又驚天動地。但在某些時刻,他們又表現出一種為國利而預謀的機智。

起碼是帝王眼中的「機智」。

德宗並不知李晟設計陷害瓊達乞,也有討好對吐蕃主戰的李泌的謀算。或者就算知道了,這位帝王也不以為意。在他看來,為人臣者,為天子準備好了所有的路徑,以備天子朝三暮四甚至臨時起意的選擇,便是純臣、良臣、大忠臣!

管他手段是否仁義呢。

大國關係,談仁道義,迂腐至極。

於是,翌日,宣政殿上,面對肅然立於庭中的阿眉,德宗施施然地說出了李泌在延英殿的那幾句理由。

阿眉聽完,大聲道:「陛下,吾等吐蕃勇士,自城南攻入長安,過朱雀大街直入禁宮,未曾擾得一坊一民。入禁宮后更是駐於飛龍廄北,無犯宮人。至於劫掠府庫、帶走絲帛之控,乃當日神策軍李元帥催促吾等速速離京,以絲帛相贈。依唐廷所諾,每位攻入長安的軍士可得賞錢五貫,李元帥所贈絲帛,折成錢資,每位吐蕃勇士連一貫都分不到。吾大蕃勇士,雖不如神策軍那樣素來錦衣玉食,但怎會為了一緡都不到的錢資,劫奪陛下的宮廷?況且當日禁苑亦有唐軍嚴加把守。請陛下明察。」

阿眉忍着怒血上涌的感受,勉力將這番話說完。關於瓊達乞的蒙冤,她已明白無力辯駁。但她沒有想到,連那區區幾車絲帛,都會成為潑給自己族人的髒水。

她不等德宗有所回應,倏地轉向武臣那列。

「皇甫大夫,那日是你替李元帥送來勞軍的絲帛,你可為吾等作證。你倒說說,那些絲帛,是你們唐人送給我們的,還是我們從宮中內庫搶的!」

阿眉知道今日的宣政殿朝會,三品以上的外朝文武官員都會在列。

她一到京城,就聽說皇甫珩升了御史大夫,還成為神策軍制將,強壓下內心的複雜心緒的同時,早已打定主意今日朝堂之上,定要貫徹論力徐死前的面授機宜。

果然,進到殿內,她便看到了他,還是那副好像沉穩如鐵又心事重重的模樣。

同時,她還看到了韋皋。與皇甫珩不同,韋金吾倒是沒有躲閃她的目光,而是報以一如當初的輕蔑而冷厭注視,就彷彿在看一個軍中部下捉來的敵方細作,又彷彿在看一個勾欄酒肆中賣力吆喝的胡姬。

聽到阿眉的突然發難,皇甫珩身形未動,頭也未抬,心中卻着實一驚。

今日德宗殿議吐蕃討要安西北庭一事,他也是到了殿前、看到吐蕃使團才知道。

連稱病不上朝,都來不及了。

「皇甫大夫,當日情形,究竟如何?」德宗威嚴的聲音從御座上傳來。

「陛下,當日情形,皆如李元帥所奏。」

皇甫珩強作鎮定,一字一頓地說。

阿眉心中冷笑一聲,卻未再反詰對質的意思。

站在她身側的吐蕃使者區頰贊,此時又開口道:「陛下,不予安西北庭亦可,請予鹽州城。」

「鹽州?」德宗一怔。

這一要求,無須天子反應過來,李泌已出列反對:「陛下,萬萬不可。鹽州五原,有烏池、瓦池、白池、細項池,皆是產鹽大池,鹽鐵乃國之財賦根本,鹽州怎可予外邦。」

他又轉向阿眉道:「丹布珠殿下,我大唐亦並非無信之邦,貴國雖有大將舉止悖逆,但殿下所率蕃軍確實於收復長安有所襄助,我國已願出萬金,合賞錢十萬貫,運往隴山邊境交與你們,請殿下攜諸使西行接收為妥。」

李泌的氣度,如高山聳峙,不怒自威,阿眉甚至覺得,這位第一次直面的老人,竟比座上天子更能震懾人心。

不過,她今日上殿,本也並非對討得安西北庭或鹽州城志在必得。

眼前這些君臣,都是何等人物,怎會真的拿她當作一回事?什麼救護皇孫、領兵平叛,這些哪裏就能教他們真正心存感激、成為她這個雜胡小公主的談判資本?

她想着論力徐在武亭川臨死前的那番話。渾瑊,李晟,馬燧,韋皋,皇甫珩……唐之能與吐蕃抗衡者,彼等武人矣。

京城不能白來一趟,除了帶走那一萬金,她阿眉還得留下些軼聞,散播於朝。

想到這裏,她向身邊的區頰贊遞了個眼神。

區頰贊心領神會,面向御座奏道:「陛下,據聞,至德元年,唐使李承寀出使回紇借兵,回紇可汗看中了李承寀,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肅宗皇帝同意了,還封李承寀為敦煌王,封回紇女為毗伽公主,當真不失為一段佳話。今日,既然城地之約無法踐守,贊普便要向陛下討個姻緣,以證唐蕃親好。」

「哦?不知贊普膝下哪位王子,要與我朝公主結親?」德宗有些詫異地問道。

「陛下,敝使提到敦煌王,自是因為要和親的,乃我國公主,就是丹布珠殿下!」區頰贊帶着意味深長的笑容道。

阿眉毫無赧色地接上了區頰贊的話:「陛下,今歲自蕭關東行,直到長安分別,我與皇甫將軍早已互生情愫。此番前來,請陛下封皇甫大夫郡王之號,娶我為妻!贊普願擱置安西北庭之議。」

她此言一出,如雷鳴於庭,整個宣政殿,莫說皇甫珩,便是從天子到眾臣,也一時都如懵了般。

殿中針落可聞。

最早醒悟過來的,仍然是李泌。

「殿下,皇甫大夫已有妻室。本官知他夫婦二人琴瑟和鳴、情意甚篤,公主殿下方才互生情愫之語,也請自重慎言。」

這位老臣,素來於朝議中慢條斯理,難得露出這極為嚴厲的口吻。

阿眉因了入骨的怨恨,卻並無怵意,向李泌微微躬身道:「這位可是李公,想來應對玄宗朝之事也頗為熟悉。當年玄宗皇帝對助其清除太平公主勢力的家奴王毛仲,極為賞識,在王毛仲已有正妻的情形下,又另賜一妻。既然前朝已有先例,本朝為何不能因之?」

當今之世,高品階的官可一妻多妾,而如王毛仲那樣的奴身斷不可妻妾成群,遑論二妻共室。

阿眉說到這段舊事,實則便是說天子帶頭破了律例,簡直就將大唐禮教的衣裳都給扒了下來一般。

「放肆!」李泌怒火中燒,「皇甫大夫是朝臣,公主殿下是吐蕃王族,殿下怎可在聖主和百官面前,以奴人辱我大唐朝臣,又不惜自辱如官奴之婦。陛下,吐蕃公主神志有恙,請即刻命人送回鴻臚會館,並派太醫前往診治。」

德宗彷彿回過神來,指著韋皋道:「韋金吾,你的人呢?」

宣政殿是常朝殿堂,依律設有儀仗,大殿內外本就有數十名金吾衛士。韋皋見此情形,忙下令殿上的金吾衛士卒來押人出去。

但很快,韋皋便看到了阿眉投向自己的帶着興奮的譏誚目光,聽到她垂死掙扎、困獸猶鬥的話:「陛下,陛下,皇甫大夫的妻室宋氏,與韋金吾有私,此事皇甫大夫亦知情。請陛下令皇甫大夫與宋氏和離,李公所說的二妻之困,豈非迎刃而解!」

她此話一出,舉座再次嘩然。

「押下去!」韋金吾厲聲道。

而李泌,也終於明白,這個吐蕃公主,今日上殿,或許根本已不在乎是否能討到安西北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暮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暮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7章 大鬧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