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擴大生產與修路

第377章 擴大生產與修路

聽說有黃金進京,立即就轟動了長安城,連最近深居後宮的李世民都被驚動了。

直接下旨召李承乾去太極宮見駕。

李世民病癒以後搬到後宮的紫薇殿居住。

紫薇殿在太極宮御花園裏,那裏風景優美很適宜李世民養病。

這樣做也是對大臣請他出來主持政務的一種無聲的回應。

考慮到李承乾對玄武門的忌諱,李世民還是在甘露殿召見的李承乾。

「這次薛仁貴帶回來多少黃金?」

這是李承乾行禮后李世民問的第一句話。

李承乾聞言不說話只是看着李世民,想知道李世民急着要錢做什麼?

李世民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紅著臉發怒道:「怎麼?朕問不得嗎?」

李承乾見狀笑笑道:「黃金都是大唐的,父皇當然問得。」

李世民聞言怒哼一聲等著李承乾說話。

等了半天卻見李承乾只是自顧自倒一杯水,悠閑地喝着,根本沒有要說黃金的意思。

「孽子!」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李承乾敢如此輕慢他。

李承乾見狀放杯子,看着李世民無奈道:「父皇要用黃金,總得告訴兒臣您打算怎麼用吧?」

李世民聞言也不直言道:「朕要東征高句麗,原來你說沒有糧草,現在有了黃金,朕就可以直接用黃金採買糧草了。」

李承乾聞言苦笑一聲道:「父皇想多,採買糧草,哪有那麼容易?」

「怎麼?你的黃金不給朕用?」李世民聞言幾乎當場就要翻臉。

李承乾聞言忙搖手道:「兒臣可沒有這個意思!」

李世民聞言冷哼一聲,威脅道:「要是沒有一個合理的說法,你回東宮讀書,朕親自主持朝政。」

「若是父皇真要親自主持朝政,倒是兒臣的福氣。」

「你——」

李世民聞言指著李承乾氣的說不出話來。

李承乾見此也不再氣他,淡淡地道:「父皇急於征遼的心情,兒臣可以理解,可是薛仁貴帶回來三萬兩黃金,確實不能用在征高句麗。」

李世民聞言更怒,怒哼一聲把臉扭向一邊不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見此心裏隱生怒意,心想這麼任性的皇帝,真不知道那些穿越到大唐的人,一個個怎麼把他哄高興的。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李世民現在活蹦亂跳的,隨時可以免了他這個監國太子,到時候再想在碰朝政恐怕就難了。

李承乾忍了忍才接着道:「三萬兩黃金打高句麗自然是夠了,可是天下驟然多出三萬黃金,恐怕會物價騰升,民不聊生……」

「那你的三萬兩黃金,還有以後挖出來的黃金都埋起來不用了?」李世民怒懟道。

「用自然是要用的,不過要用在大唐內部。大唐百姓買賣並不使用金銀,而是使用銅錢和絹、帛,兒臣只要找能工巧匠把這些金銀打製成精美的首飾,自然有富戶把家藏的錢拿出來購買。

然後用這些錢在洛陽建立一處更大的鍊鋼廠,打造兵器和農具低價販賣天下百姓。

百姓有了工具就會開墾更多的荒地,大唐的糧食就會增多了,到了這時候這些黃金才可以讓父皇用來東征高句麗。」

政府不管鑄多少錢,只要生產力沒有發展,國力就不會增加。

黃金也一樣,現在大唐不可能拿黃金去外國購買物資,只能用黃金引出富戶埋在地下的錢。

這是劣驅良幣,當黃金與銅錢同時出現時,人們更願意把黃金藏起來,拿銅錢出來消費。

貨幣根源就是商品,以大唐現在的商品流通數量以及諸多技術限制,李承乾根本不具備以金銀作為準備金髮行貨幣的條件。

所以李承乾選擇的發展方向就是先發展工業,擴大生產力。

李世民聽了李承乾的話,想了半天才不極情願地點點頭,又抬頭問道:「恪兒什麼時候能到廣州徵得糧草?」

李承乾聞言再次苦笑起來。

李世民現在真是一心只想着征滅高句麗,在對外功績上超過隋煬帝。

「高句麗雖弱小,但是蓋蘇文也算是一代能臣。

高句麗現在內部並沒有大災難,他們還有餘力攻打新羅和百濟。而且高句麗與北方靺鞨諸部也有勾結,戰馬物次也不缺。

大唐在幽州和營州一帶的治理並不算好,要徹底征滅高句麗總也要數年之功。

即便滅了高句麗要想治理好幽州、營州和高句麗故地,更是要需幾十上百年,父皇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安史之亂就是幽州駐軍反叛引起的,終唐一代都沒能治理好這片這地方。

李世民聞言終於沉默下來,揮手示意李承乾離開。

-----------------

李承乾跟李世民說了要在洛陽建鍊鋼廠,卻不知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呢。

東宮,崇教殿。

李承乾在這裏接見滿面風霜的薛仁貴。

「一路辛苦了!」李承乾親自扶起薛仁貴道。

薛仁貴依舊低着頭道:「為太子殿下效命不敢言苦。」

李承乾感到兩個人身高差有些尷尬,便後退兩步坐回寶座,然後示意薛仁貴也坐下。

待薛仁貴坐下,李承乾便不迫不及待問道:「薛延陀各部的牧民帶回靈州城,都是怎麼安頓的?」

薛仁貴聞言便拿出兩封信,雙手托著道:「這裏有裴行儉和劉仁軌兩位寫給太子殿下奏疏,裏面詳細說了靈州牧民的安置情況。」

劉葵接過奏疏轉呈給李承乾,李承乾看一眼便放下了。

繼續問薛仁貴道:「你帶着幾萬兩黃金,路上可還好走?」

薛仁貴聞言想一下道:「不算好走,起初沒有驛站,被給十分困難。過了固原又遇上幾場大雨,路是十分的難走。好多地方原本有條小路,只是一遇大雨就找不到路,忱誤不少時日。」

李承乾聞言點點頭,他無論是去年北上,還是今年回長安身邊都有大軍跟隨,逢山開道遇水架橋,還有地方官府為了討好他幾乎全程護送。

根本不用擔心驛站糧草等問題。

薛仁貴帶着幾千人馬,還是朝廷大軍就遇上這麼多困難。以後長安與靈州那邊糧食、牲口還有黃金運輸,少不了一條大路。

薛仁貴走後李承乾看了劉仁軌和裴行儉的信,兩人在信中也提到要修一條長安通靈州的直道。

李承乾便提筆回信,讓他們聯繫北地各部族酋長聯名上疏朝廷,請求修一條朝天可汗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7章 擴大生產與修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