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遠洋船隊

第495章 遠洋船隊

「三門灣?你去那裏幹什麼?」

「買點時令海鮮。」

「額…」洪皓都不想揭穿你,在寧海縣城,想吃什麼淡水鮮、海鮮吃不到?需要跑到碼頭去?

王倫呵呵呵,「最多兩天就回來,離得這麼近,心裏痒痒。」

洪皓無奈,「好吧好吧,快去快回,別招惹西夷人。」

王倫怎麼會告訴洪皓真相呢?去三門灣當然是因為那裏有遠洋船隊,它不是普通的船隊,而是去倭島的船隊,去倭島是為了運硫磺,這種制炸藥必需品。黑火藥三成份,木炭最易得,硝和硫磺都是朝廷管製品,少量會作為藥材出售,大量肯定不通,即便是以醫藥院的名義。而王倫不說大量吧,千兒八百枚黑雷總該有吧?1

硝的話,土法也能制,需要找好工匠來做,煎之為土硝、芒硝;這個硫磺嘛,倭島遍地都是,現在天氣涼爽,離春暖還有4-5個月,正是訂貨的好時節,隨便拉來幾船笑呵呵,燃燒彈都有了!

懷着美夢,當然要去一趟三門灣!

三門灣入海口,三山矗立於海中,巍峨壯闊,儼如三道衛士。每當海上風呼嘯,三門灣就如一個大廳,穿堂風迅猛從中吹過,很多過往商船因而遇難。道理和杭州灣差不多,就是浪高風急容易翻船。

唐末期,原經高麗半島的中倭刀海上航道(北路),改由南路江浙沿海直航倭島。因為戰亂,盛極一時的倭島遣唐使於837年戛然而止。至宋統一國家穩定,對外貿易空前發達,中倭兩國民間交流又慢慢恢復,而有宋超流的造船技術,使得往返於宋倭兩地的船隊,幾乎都是宋人的民間航幫。到了三門灣地界,開創這一盛舉的大名鼎鼎周良史(986-1021)誰人不知?船隊先後七十多次到達倭島貿易,改進多項航海儀器技術,不少官營民間造船場都前來求學!

官塘周村,王倫聽周老丈唾沫橫飛得講祖先壯舉:

「浙東海上多數的商船,能乘載百人、兩頭尖而高的三桅數帆船,船長約十丈,型寬兩丈,肚下有舭龍骨,用櫓和槳划行。良史公改造船隻,親自督造使其更加結實耐用,才可以遠航數千里到倭島。」

王倫道:「那麼去一趟倭島需要多久呢?」

「三五條船成隊,七天左右就能到達倭島的值嘉島和博多港!」

「只要七天?」王倫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颳風下雨會耽擱不少時日吧?海上龍捲風、颱風可不是鬧着玩的!」

雖然不知道王倫說的是什麼風,但肯定是大風就對了,周老丈自得道:「掌握好季風時節就好,出海就有風險,誰也免不了,經歷倭島的雷電城浪,再看三門灣里這點小風雨又算的了什麼!」

王倫嘆:「不過想來七天,在一望無垠的海上,也夠枯燥的,不比去高麗,方向不好辨別吧?」

「這個也是良史公摸索了校正了好久的水羅盤,再順應季風,才能安全抵港。」

「水羅盤還能校正?」

周老丈道:「就是那個天然磁鐵,指的不是正南,總有一點角度你知道吧?」

王倫道:「磁偏角?這個怎麼弄的,我能看看嗎?」

「等他們回來,我帶你上去看看。」

「倭島人看到咱們的大船,是什麼表情?」

「那還用說,土巴鼠一樣的人種,沒見過世面!當年良史公推廣平衡舵,還有很多人不理解。大海航行靠舵手,那是凌波至寶!舵葉總是浸泡在海水中,航行時舵葉持續受到水的壓力,易變形和被腐蝕。因此,船舵良史公看重,這是拿着全船人的性命冒險,可他還是堅持己見。船隊順利地進入碼頭,碼頭上密匝匝都是等買貨的倭人,看見咱們這大船,不用櫓槳篙操控船向,左右行進自如,都以為是變戲法唻!」

王倫想像著那時的盛況,贊道:「去了倭島,良史公他們一定被奉為上賓吧?」

「那可不嘛!咱們良史公是大宋州衙指定的三門灣航幫總綱首總舵!倭人專門建了九州「鴻臚館」和敦賀的「松原客館」接待咱們!」

「這一趟下來,賺得可不少喲。」

「還好吧,從吳越王在時,這台州灣就有了航幫,高危險同樣帶來高收益,可自從有了市舶司,這遠洋的買賣不做也罷,近海跑跑算了,還不危險。」

王倫明白市舶司刮骨之狠,航幫人敢怒不敢言,「我看明州的外族商賈不少啊?他們……」

「他們那都是無本買賣,什麼香料、象牙、珍珠,遍地都是,只要人采來運來就是錢,市舶司對異族人點頭哈腰,媚笑恭敬!再看對自己人的……」

「無恥嘴臉!臭不要臉!崇洋媚外!不得好死!」

周老丈摸摸鼻子:「真是好文采,罵人都這麼對仗!」

「嗨!我在明州見了,我說怎麼沒有異族客商抱怨呢,想想那些瓷器工藝品,本身就價值不菲啊!帶回的貨物還要敲一筆!」

「可不是嘛!別處不知道,這臨海市舶務太黑了,我們家雖出了進士,可這都快一百年了,再也沒出過良史公那樣的豪傑,慷慨有器度,眾皆信服,跟市舶務交好,啥事也能通融方便。」周老丈鼻子一酸,「可惜英年早逝哦~」

「啊?出了什麼事?」

「那是在天禧五年(1021)良史公坐的頭船發生意外,船沉后,良史公在水中解救出隨船的三四位倭島僧人,后在解救鄉人時,被散船板撞擊頭部,溺水遇難,那一年他才36歲。航幫隱瞞他的死訊,直到七年後,他遺腹子周弁(biàn)長大,其母家人讓她改嫁,守志不渝。」

王倫道:「就是這個周弁中進士了吧?」

「嗯,那孩子年幼好學,家裏窮困,卻不肯接受鄉鄰救濟,其母典賣衣奩供他讀書,41歲中了寧海縣第一個進士!誰也沒想到,大器晚成的周家自此興盛,七個兒子一個女婿都是進士,縣君那話怎麼說的來着?一門七進士,連女八登科!」

王倫道:「好人有好報,良史公的福報都現在子孫後代上了,真想去他府上拜訪,沾沾進士氣也好啊!」

周老丈神色暗淡道:「嗨!周弁做官后,四處遷任,一直就沒回來,去年其孫周造去泉州赴任,路過回來一次,元祐八年(1093)其母與周弁葬於江寧府紫金嶺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水滸之王族霸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水滸之王族霸業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5章 遠洋船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