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受納之間,巧弊百出

第314章 受納之間,巧弊百出

西門慶笑容褪去:「武大吃的那副葯,我找人驗過了,有幾樣組合起來可不是一般的毒物,誰家小販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你說什麼?」

「我也信不是恁乾的,會把自己栽進來,不過恁還是好好想想,下次恐怕沒這麼容易了。」

不歡而散的談話,讓王倫陷入迷惑,知道這檔子事的人並不多,自己來住宿也是突然,事發這麼快是巧合還是早有預謀?難不成是內鬼?

武松不願和王倫一起走,要直接回龔縣,王倫無奈,帶着張三、鄧飛回了壽張縣,有朱富趕來主事,兩波陽谷縣的公人都打發走了。

王倫再把林沖、阮小二、小五、裴宣招來商量下一步安排,「鄧飛、裴宣你二人,挑三百嘍啰,那種油的,滑的都帶走,有必要的話,你們分批護送,到了山上儘快熟悉地形,一切聽公孫道長吩咐。」

「馬場那裏,林表兄多費費心,六七月要出門一次,至少要四十匹好馬,馬車要十輛,是那種押貨的封閉車,這個也交給你,經費我放在醫藥院,那個小兵韓順夫你帶走。」

「安國村是重點,新漁行是擺設,梁山島的軍卒拉攏,李達你要分清楚,有困難找李雲商量。」

「二郎,五郎,你們出一人去龔縣坐鎮,唐斌這要耽誤個把月,我怕宋萬、張三遭算計。」

小二、小五對視一眼,小二道:「還是我走一遭吧。」

「好,那鄆城縣漁行的事,五郎、七郎你們組織起來,我打算五月底舉行一個梁山泊龍舟大賽,第一得錢300貫,以下類推100貫、50貫,參與獎10貫。你們給我狠狠宣傳出去,最好讓全濟州都知道。」

眾人聽着新鮮,「哥哥,端午都過了,你搞這個作甚?」

王倫緩緩道:「基於兩個考慮,關將軍他所帶的民戶,我猜七月前肯定能到位!這之前,要訓練保甲軍,拿些事分分閑漢們的心,掩人耳目效果好的話,六月、七月都要辦。其二,這次去江南,我需要一支兩棲小隊,有好人材,給我拉來!」

……

李押司遊走各倉庫監督,眼前這個王家書手字寫的不錯嘛!手下也清一色大漢,這裏的常平倉有心交給王倫打理(官府會放吏員監督),可他娘王倫人去哪了?!

「李押司!李押司,沒想到恁還親自跑來,來,幹了這碗酸梅湯!」

李押司不爽得瞅一眼王倫:「王大員外,恁可真是大忙人啊!什麼時候來的?昨天,還是今天?」

王倫嘿嘿一笑,往前遞了遞罐子:「李押司恁受累,我收攏的那些佃戶屎尿屁事多。」

「拉倒吧!你在陽谷縣耍風流的事當我不知道?派了官吏來打聽你王倫是什麼人物!我給你說了多少好話!」

王倫驚:這人刀子嘴,豆腐心可以啊,關鍵時候還能向著自己!

李押司繼續道:「有主的農戶,儘早遣回,別說我沒提醒你!算你運氣好,那大名府的公人是我接待的,我以西路帥司的名義把他們拖住了,咱們縣還有支移的任務,到時候你可上點心!」

王倫千恩萬謝之後,摸出了稅由:「李押司,我其實是剛過來,這裏有些東西不明白,還請指點。」

宋王朝的納稅時限,分為多個大區日趨合理,大體以當地麥收時間作為考慮量,北方地區麥熟時間,從南往北,從沿海至內陸。(參見當今收割機車隊從河南一路收去東北。)

這夏秋稅賦之物,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官府都要的。王倫提溜五十斤鮮魚送給縣衙上下,討個人情還好,抵稅?開什麼玩笑!大熱天兩天就臭了!那換成鹹魚呢?入庫兩天所有東西都熏臭了!故而稅賦之物基本上是廣泛種植、飼養的,耐儲存的,有價值的。

官府也列了貨單,供百姓繳納,有四大類:麥米(主糧類)、布帛(絲,麻類)、礦產(金銀銅鐵)、物產(特產),

其中主糧有七大類:粟(小米)、稻、麥、黍(粘米類)、穄(高粱類)、菽(豆類)、雜子(雜糧)。

布帛有十大類:羅、綾、絹、紗、純、紬、雜折、絲線、綿、布葛。

金鐵有四大類:金、銀、鐵、鑞(là鉛和錫的合金,銀鑞槍就是這個)、銅、鐵錢。

物產六大類:六畜;齒、革、翎、毛(弓箭、甲胄耗材);茶、鹽;竹、木、麻、草、芻、萊(一般建築用材,官吏軍隊補貼所用、防洪材料);果、葯、油、紙、薪、炭、漆、蠟;以及雜物。

什麼能交稅明白了,老百姓接到稅由后準備貨物吧,不想被惡吏盤剝就趕緊都換成錢。

在此,北方和南方略有不同,北方廣泛種植小麥,養蠶,夏稅徵收是蠶絲織品和冬小麥、豆為主,秋稅為糧食和草為主。而北方地區所謂的雜錢類別,大部分也折為糧帛徵收,這是因為北方極少產銅區,因而幾乎沒有銅錢監(北方銅額元豐數據:1萬5411斤,全國佔比0.1%)百姓手裏沒多少現錢。

南方反之,地少人稠密,商品流通發達,銅礦眾多,銅礦監承擔絕對的貨幣鑄造(南方銅額元豐數據:1455萬1087斤,全國佔比99.9%),因而貨幣充沛,國家夏秋稅中的稅錢,基本來於此。

正稅之外還有「雜色」,夏稅雜色包括茶、鹽、蜜、麴、麩、面、椒、黃蠟、黃櫱、甘草、油子、菜子、藍、紙、芋麻、楠木、柴、茅、鐵、地灰、紅花、麻皮、鞋、板和瓦;秋稅「雜色」包括茶、鹽、酥、蜜、青鹽、麴、油、椒、漆、蠟、棗、芋麻、柿子、木板、瓦、麻皮、柴、炭、蒿、茅、茭、草、蒲席、鐵、翎毛、竹、木、蘆(艹+廢)和鞋。夏稅和秋稅的雜色,往往是一州總數,然後攤派往各縣,再往下攤。由於有些東西不是每年都征,或是變化其它、災荒減免等原因,而年年不同,如果農戶沒有官府要的東西,也可折價改納其他稅,這樣就滋生了亂折變,本來100文的牛筋,變成價值200文甚至更高的糧米。

官方應納的數額攤派好了,組織胥吏、鄉紳、里長、戶長等人催稅、核實、書寫、入庫吧。

宋神宗時,張方平上奏,應天府「夏秋米、麥十五萬二千有零石,絹四萬七百有零匹,此乃田畝桑功之自出,是謂正稅。外有沿納諸色名目雜錢十一萬三千有零貫,已是因循弊法。然雖有錢數,實不納錢,並系折納谷帛」。(崇寧年應天口15萬7440,鄆州39萬6063)

陳州「夏秋二稅凡斛斗一十五萬八千有零石,正稅並和預買絀絹三萬有零匹,絲綿四萬九千有零兩,此常賦也。後有鹽錢一萬五千八百有零貫,並夏秋沿納錢,雖緣敝法,承[習]已久。然此諸色錢常例亦多用折納斛斗,不悉輸錢也」(崇寧年陳州口15萬9617)

(一州的稅物羅列,不一定代表本州的夏秋稅常量,往往包含各種出入、和買、攤派,同時各州自有州情在。)

這麼大一筆稅物,對於徵稅的官員來說,真是一場噩夢,同時也是撈錢的好時機,朝廷的規定也擋不住老子撈錢!大斗、大斛來招呼,堆得高高的!一石米貪二升起步!放在倉庫糧食由於呼吸作用會減重,鳥雀鼠蟻會鑽進來偷吃,加耗!不願意支移那就交腳錢啊!倉耗、省耗、官耗、秤耗、正耗、腳耗編個名字有啥難?

好不易把稅交完了,稅物該入倉,起運異地沒事了吧?還有義倉!宋初規定:二稅每石別輸一斗。之後義倉或廢或興,或改為專以上三等戶輸納,到趙佶時,又恢復宋初規定。義倉名義上是用作災年的賑濟和蠲免賦稅之用,相當於公共儲備庫,但事實上往往挪移它用,或者聽任糧食堆積陳腐,而不能食用。

王倫早看這一群宵小胥吏不順眼了,當下答應李押司,左近五百戶的夏稅收納我王倫包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水滸之王族霸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水滸之王族霸業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4章 受納之間,巧弊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