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周瑜燒糧

第465章 周瑜燒糧

孫權在巢縣遭遇了慘敗,大將陳武戰死的消息傳到了金寨前線之後,孫策痛苦的對周瑜說:「公瑾,咱們這次是黃泥巴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周瑜點了點頭,孫權北渡增援楚軍,主動攻打肥東。本以為可以和孫策夾擊合肥,卻沒有想要被止啼軍打擊得體無完膚。還落入了孤軍深入的凄慘境地,這讓解煩軍上下對周胤恨之入骨。

孫權為了推卸責任,一直都在大肆的宣傳楚軍在金寨一帶的不作為。這回可是讓東吳找到絕佳的借口,從今以後,東吳方面將不再對楚軍伸出援助之手。

孫策也覺得臉上無光,孫權看在兄弟情義的份上渡江北上,這件事情天下人都知道。然而孫權在肥東和巢縣血戰的時候,楚軍卻在金寨按兵不動,坐看解煩軍上下孤軍奮戰。這已經犯了大忌,至少會讓楚軍陷入不仁不義的地步。

現在的情況就更嚴重了——孫權已經退回了建業,肯定不會再次出兵。周瑜的計劃算是狠狠的坑了一回東吳。用孫權牽制張遼的止啼軍主力,楚軍撿麒麟軍那個軟柿子捏上一捏。這樣的謀划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可是解煩軍的一觸即潰,這黑鍋就得由楚軍來背了。

其實周瑜的小心思很明顯——要是孫權出了什麼問題,孫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整合東吳,楚國的實力至少可以與曹魏分庭抗禮。在淮南戰場上,甚至可以和興漢軍一較高下。

現在的問題周瑜想要的東西太多了。以兄弟手足的情義拿捏孫權,迫使解煩軍主力渡過長江參戰。作為援軍,主動進攻肥東,孫權已經盡到了兄弟同心的責任。至於孫策和周瑜再也沒有辦法拿兄弟感情說事兒。

陳武戰死在了巢縣南門,孫權全身而退回了建業。楚軍倒是毫髮無損,這就讓周瑜的謀划全部落空。至少程普等人會同情孫權。當然了,孫策肯定不會對孫權見死不救。這救援不力的罪名,就只能讓周瑜承擔了。

更何況周瑜是楚軍大將之首,其他的將領在嫉妒心的驅使下,也會把髒水潑向他。這就意味着周瑜在楚軍中的地位和威望,都會遭到嚴重的削弱。

這樣的困境就是孫策也沒有辦法。再者說解煩軍南撤之後,金寨前線的楚軍就要腹背受敵了。屋漏偏逢連夜雨,楚軍的凝聚力已經下降到了冰點。

張遼帶着止啼軍從巢縣出發,可以威脅到舒城的後路石亭。麒麟軍也不是省油的燈,金寨守得固若金湯,讓周瑜沒有了小脾氣。

周瑜說:「主公,據後方消息,張遼正在準備戰場,具體的進攻方向不明。按照我的猜測,很有可能是石亭。一旦石亭失守,楚軍想要南撤,就只能走夾石和潛山了。這還得有一個前提——皖城不能丟。要是皖城丟了,金寨這裏的人,就沒有機會回長沙了。」

孫策說:「公瑾,你的擔心很有道理,只是典滿和陳達兩個小子守了這麼久,劉立等人在六安城中等了好幾個月,怎麼可能讓楚軍順利的撒退?」

聽了孫策的話之後,周瑜也覺得撤退的事情很麻煩。麒麟軍主力以逸待勞,肯定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即便是有着孫尚香的關係,孫策和周瑜可以全身而退。但是楚軍佈置在金寨一線的數萬人馬,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周瑜琢磨了很久,始終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一個人四處走走。到一處小山坡上,有幾個巡營時淋了雨的楚軍士兵,正在用稻草生火烤衣服。

福至心靈的周瑜放眼望去,發現遠處的稻田裏堆滿了稻草。由於稻草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稻田附近的樹庄全部被稻草包圍了。

金寨多山,山高林密可是江南植被的特點。周瑜終於想到了辦法,楚軍南撤最大的困難在於劉立會帶兵追擊。只要用什麼辦法束縛住麒麟軍,楚軍主力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周瑜提出了用放火的辦法來遲滯劉立的追兵。孫策有些猶豫了——水火無情,這是天地至理。楚軍在淮南的時間也不短了,當然知道大火意味着什麼。如今正是糧食收割的季節,金寨一線的稻田中還有九成以上的糧食沒有收割。這把火一旦燒起來,方圓百里的民心就徹底的丟了。

放火燒糧可以遲滯麒麟軍的追擊,同時也讓楚軍完全失去金寨及其周邊地區的民心。大火燒掉的地區,就會把楚軍當成死仇來對待。即便是將來楚軍有能力北上合肥,也不可能得到民意支持。除非將金寨一帶的百姓斬盡殺絕,只要有漏網之魚,楚軍的惡行就一定會昭告天下。

孫策不想同意放火燒糧,興漢軍已經在壽春和廬江一帶建起了淮南糧倉,最不缺的就是糧食。自古南方多豪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方的諸侯沒有辦法依靠糧食賑災的方式收攏南方一帶的民心,只能靠武力征服的辦法來搶佔地盤。

南方百姓不會因為糧食而轉投他人,這也是南方百姓可以抗爭到底的真正原因。孫策可以在南方站穩腳跟,最關鍵的是南方的每一個郡縣都有能力自給自足。就拿江夏來說,常備的兵力只有孫策的三分之一,卻可以在戰爭中堅持,靠的就是軍糧充足。

歷史上的戰爭,北方大地通常都是倒在糧草輜重上面,南方失敗的唯一理由就是兵力不足。就拿孫權的解煩軍來說,五萬大軍渡江北上,巢縣可以輕鬆備糧。

這也是南方很少會出現糧盡撤兵的情況。有糧就有忠心,南方百姓除非戰死,否則就會堅持到最後一刻。北方的情況就恰好相反,就拿冀州來說,一旦形成了合圍之勢,糧盡投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良禽擇木而棲,這樣的事情在中原以北非常正常,城頭變換大王旗。

至於南方就不一樣了,易主的可能性非常小,每一次易主都會血流成河。南方人的韌性非常強悍,甚至可以說是打造了「不妥協,不退讓」的核心思想。

興漢國可以在幽州取得成功,靠的就是充足的糧食。然而到了淮南戰場之後,才發現無往不利的糧食攻略根本就行不通。

南方是千年世家生存的土壤,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也是長江以南的世家有能力,有資格堅持自家理念的核心源泉。

孫策深和南北的差異,才會對周瑜放火燒糧的決定有些難以理解。金寨周圍數十萬人,一旦燒了這把火,楚軍就會成為過街老鼠,後果會非常的嚴重。淮南百姓對於興漢軍的存在,根本就沒有多少歸附之心。

只是不同意放火之策,孫策又沒有把握從金寨全身而退。

周胤走了進來,神情沉重的說:「大王,大都督,刺候來報——劉立帶着麒麟軍主力進了金寨。」

孫策不敢再猶豫了,立即同意了周瑜放火燒糧的計策。

由於楚軍南撤心切,放火燒糧變成了放火燒山,直接導致了楚軍的一蹶不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465章 周瑜燒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