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深入交流

第302章 深入交流

廖化跟在劉正的身後,亦步亦趨,似乎欲言又止。

劉正問:「元儉,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想說就說吧!

沒準兒還能給我,提供一些參考的意見呢?

畢竟所謂的共同理想,就是求同存異的升級版。

我需要你的意見,以及更多興漢國百姓的意見。

廖化回答說:「王爺,先來了一個神秘莫測的東方月先生,又來了一個古老傳承的軒轅無雙小姐。」

梅園興漢宮,從此只怕就要不太平了。

隱族的力量有多強大,我也無法說清楚,炎黃子孫的理念,已經貫穿了整個華夏歷史的上下五千年。

軒轅家族作為這一理念的創始人,傳世永恆而不朽。

東方家族生於紅塵,又超凡脫俗。

與軒轅家族並駕齊驅,想來也是求仙得仙,求仁得仁。

這可是給了華夏民眾,最獨一無二的超脫思想。

軒轅家族腳踏實地,用血肉之軀鑄萬里長城。

東方家族放眼未來,滄海桑田可以養育天下。

興漢國與這兩個龐然大物比起來,簡直就是可憐的弱雞。

以我的武力,居然在月先生手上走不了三招。

在尖端戰力方面,咱們與隱族差距太大了。

幾千年的積累,華夏經過了反覆的鍛打之後,更是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傳說。

炎黃立族,大禹定鼎,周封天下,秦掃六合。

漢有大義,與世長存。

這些東西,可都是伴隨着隱族九姓流傳下來的。

炎黃出軒轅,大禹定東方;周退南宮出,六合靖,西門生。

劉正聽了廖化的話之後,才知道了更多的東西。

這裏面肯定會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隱秘。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又有誰能夠知道——廖化的家族,其實也是大有來頭的。

至少比隱族九姓的來頭更大。

然而廖門獨戰天下,只留下一曲悲歌了。

劉正福至心靈,輕輕的問:「廖化,你們的家族,是不是姓盤呀?」

廖化回答說:「王爺英明!」

盤古開天,才有了天地的定義。

正如老子所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盤古一力成就了天地,不僅留下了一個傳說,還留下了精神傳承者。

女媧造人,這個生長於天地之間的人,就是盤古思想的傳承者。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後來不周山倒塌,天地四分五裂。

先有天災,令人陷入絕望之中。

再有人禍,邀猛獸為鄰。

三皇創道,五帝鑄魂。

這人就複雜了起來。

然而盤古思想的傳承者——臨危受命,頂天立地。

三十年前漢室無道,又到了盤古遺姓出世的時候了。

本以為張角是仙人弟子,可以站在高處看華夏。

卻沒有想要他鼠目寸光,幾次三番想要讓張家成為天下共主。

天下張很是強大,只是他們分列於三教九流,十根手指張開,根本就沒有辦法握成拳頭。

這是張姓的生存智慧,也是他們的致命弱點。

張氏雖強,卻不可能合而為一,從而擁有掌控天下的力量。

盤古精神,無法依附張氏而生。

王爺橫空出世,既有悲天憫人之心,又有開疆拓土之志。

盤古族人,決定轉投王爺,也是為了守護天地之間的人類秩序。

劉正聽了廖化的話之後,忍不住的陷入了沉思。

做天下先鋒,續盤古精神。

廖門的頂天立地,成就了人的輝煌。

劉正說:「眼界決定一切。」

要是興漢國沒有力量勾動天下大勢,就沒有資格得到廖家的認可。

想當初面對黃巾軍,興漢軍只是一支地方力量。

諸侯討董,才有機會伸張大義於天下。

開元立國,三大政策深入人心。

這些都是興漢軍的成長經歷。

世家的形成源於共同的理念,志同道合則為一家。

只有實力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才有資格接觸更高層面上的東西。

就像一個普通的百姓,所行不過方圓十里,所住不過一屋一廬,能夠接觸的高官,也只不過是里長。

若是獲得了察舉,就會走出鄉村,邁向郡縣,甚至成為一州賢達,從而獲得好名聲。

揚名一州而引天子注目,就可以伸張大義於廟堂,達則兼善天下。

這是一個人的成長,擁有了不朽的理念之後,就會形成一種傳承,有後人願意傳承這種理念,就可以團結在一起,從而聚為世家。

不朽的輝煌,永恆的真理。

一切紮根於百姓的思想,都有資格被發揚光大。

這是劉正對世家的理解。

擁有一份久經考驗而不朽的理念,就是世家。

三皇五帝定華夏之名,周封天下制聖人之禮。

秦掃六合定天下秩序,漢揚雄威樹大道之基。

陳湯立足西域,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吶喊。

霍去病封狼居胥,讓華夏的脊梁骨挺直。

冠軍侯成為了天下武將的精神領袖。

這些都是華夏的明星時代和明星人物。

廖化說:「王爺的興漢壯舉,擁有一千五百萬百姓的支持。」

已經有資格永恆傳承了——大漢當自強。

這是一種全新的理念。

脫胎於周制的分封,又強化了歷代的侯爵制度。

以前是代天牧民,如今是為天地立秩序,讓秩序成為永恆。

以百姓作為根本,心甘情願的成為領路人。

施教化於人前,灑希望於華夏。

強者走出去,看更多的風雲變幻。

弱者留下來,育新一代的棟樑。

劉正說:「我願意為守護華夏而生,令天下世家各赴五湖四海。」

留華夏於民,植根基於整個時代。

正在這個時候,甘若男走了過來。

廖化識相的閉上了侃侃而談的那張嘴。

甘若男說:「王爺,月先生有請!」

劉正忙走向了馬車。

想要聽一聽東方月的解釋。

東方月問:「王爺,隱族現世,已經成了定局,不知道興漢國的對策是什麼呢?」

這可關係到天下大勢的走向,若是方寸之地,倒也可以一言而決。

然而華夏的大好河山,那可是五湖四海的超級藍圖。

其實隱族問世,對於目前的興漢國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軒轅家族的精神,那是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為天地立心。

南宮家族的理想,正是繼承上古先賢的為生民立命。

東方家族的壯志,可是永垂不朽的為往聖繼絕學。

西門家族橫刀立馬,自是響徹天下的為萬世開太平。

文治武功,正是東西兩世家的生存根本。

東方家族傾向於文治,傳承的是以德服人。

這才有了人文盛地的不朽。

軒轅無雙插話說:「月月,你好虛偽。」

想要以德服人,那就是在養虎為患。

恥於教化聖人文章,卻把百家精髄拱手奉上,直接讓茹毛飲血的非華夏百姓,從此超越了大漢民族。

烏桓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弱於仁義教化,專供百家技藝。

直接讓內附的烏桓人,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帶給了幽州百姓沉重的災難。

再看興漢國立國之後,講漢語,進漢食,行漢禮。

至於百工根本,那可是要嚴守秘密的。

大家可想而知,如今興漢國中,膚色各異卻語言相同。

這才是真正的教化。

十幾年的時間,漢語成了唯一的通用語言。

那尚未成型的烏桓語,再也沒有機會成長壯大了。

劉正說:「同一個華夏,同一種語言。」

這就是興漢國努力奮鬥的目標。

既然東方家族專註於教化,不如到狼居胥山勒百修書,將聖人文章布施於大草原上。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漢語應該成為更多人的驕傲。

支持興漢國的教育事業,從鮮卑人抓起。

一定要真正的普及聖人絕學,而不是那些苟延殘喘的百家理念。

東方月說:「王爺放心!」

東方家族計劃在草原上興建七十二座教化之城。

把仁義禮孝的思想發揚光大。

讓鮮卑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認同華夏一家人的理念。

劉正說:「興漢國會支持東方家族的教育事業。」

這是大草原之民的福音。

軒轅家族移駐北海,華夏本土拓地千里,這可是百姓的呼聲。

讓草原之民知書達禮,讓漢室百姓明白——人民當自強。

堅持同化教育永不動搖,才是興漢國傳承久遠的基石。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得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2章 深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