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至孝子義

第25章 至孝子義

太史慈的家在一個孤零零的小山崗上,遠離村莊,是一座獨立的茅草屋。

自幼喪父的太史慈,與母親孔氏相依為命。

這孔氏是孔融的庶脈族人,因為家境貧寒,所以自幼便賣到了孔家。有着同宗之誼在,孔家對孔氏還算優待,孔融也對孔氏禮敬有加。

太史慈的父親是東萊郡的郡尉,憑藉着那一對鑌鐵月牙戟,縱橫膠東無敵手,偶遇孔氏,便驚為天人,入得深山,親自獵取鴻雁,娶得孔氏歸。

次年,生子太史慈。

為了養家餬口,太史慈的父親常年進山剿匪。

這夜路走多了,終究會遇到鬼的。

在太史慈六歲那年,太史慈的父親被膠州匪餘孽行刺,重傷不治。

人走茶涼,一向器重太史慈的父親的東萊太守大人,居然翻臉無情。

不僅收回了母子倆賴以棲身的房子,還把他們趕出了東萊郡城,任其自生自滅。

孔融得知太史慈一家的變故之後,打算把孔氏和幼子接回孔家。

孔氏怕太史慈多想,便婉辭了孔融的善意。

母子倆回到黃縣老家,在老宅的基礎上蓋起了一間茅草屋,作為遮風擋雨的場所。

母子倆艱難度日,為了維持生計,孔氏便讓太史慈讀書習武,打獵為生。

太史慈天賦異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特別是射箭方面更是遠近聞名。

只可惜災年的到來,獵物絕跡,近三天的時間裏,才打到一隻瘦不拉嘰的野兔子,剝皮洗凈之後,就只剩下骨頭了。

劉正來到草屋外面的時候,正聽見太史慈母子的對話。

太史慈說:「娘,是慈兒無能,打不到更多的獵物,才讓娘挨了餓,慈兒不孝,這半碗野兔子湯,娘快喝下吧,慈兒身強體壯,還扛得住。」

孔氏說:「傻孩子,娘知道你已經儘力了,白毛大災,人畜都難以倖免,哪裏還會有獵物等着你去打呀。娘老了,少吃一口倒也沒有什麼,你正在長身體,這半碗湯,你必須喝了,否則就是不孝。」

太史慈固執的說:「娘,您身體弱,還是您喝,我真的不餓。」

孔氏一着急,揚手便給了太史慈一個耳光,大怒:「混帳東西,你想要氣死娘嗎?」

太史慈雙膝跪地,磕頭請罪說:「娘,您別生氣,孩兒知錯了,我喝!」

太史慈含淚喝下了半碗肉湯,並且下定決心,若是打不到足夠的獵物,便不再回家。

孔氏心疼孩子,卻又不得不打了太史慈,若是她不那樣做,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肯喝下那半碗肉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打在兒身,卻疼在娘的心尖兒上呀。

劉正見太史慈母子的談話漸漸的告了一個段落,卻沒有想到那管亥的小弟子居然騎着馬,來到了茅草屋前,伸手把竹制草門拍得瑟瑟發抖。

太史慈在屋裏應了一聲:「誰啊!」

管亥的小弟子回答說:「管師座下弟子,黃三。」

太史慈問:「所為何事?」

黃三說:「管師邀太史公子共謀大事!」

太史慈說:「慈本是忠良之後,不會與賊人為伍,你請回吧!」

黃三大怒說:「太史子義,管師看重你英雄了得,這才把你當一盤菜,你可別敬酒不吃吃罰酒。我可是知道,你們家已經沒有吃食了,這大冷天的,獵物也不好打吧!你自己餓壞了倒也沒有什麼,要是把你娘餓壞了,那你就是不孝!」

太史慈心中糾結了,無言以對。

孔氏卻對黃三說:「黃三小子,你回去告訴那管成武,我們太史家累世忠義,是不會與賊人同流合污的,他就死了這條心吧!」

黃三自從成了管亥的弟子之後,行走在黃縣城中,所見過的人,都對他禮敬有加,如今到了這破落戶,居然折了面子,當即對罵起來:「孔氏,你們就是那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黃三話沒說完,就嘎然而止。

原來是太史慈見黃三對母親出言不遜,張弓搭箭,射斷了黃三的發髫。

黃三驚懼,不敢再多說半個字。

太史慈推開草門,從裏面走了出來,舍黃三直奔劉正。

太史慈冷笑着問:「怎麼,軟的不成,便打算來硬的嗎?」

劉正說:「你誤會了,我們和黃三可不是一路人,你還是先處理好他的事情吧!」

太史慈扭過頭,望着黃三,沉默了數息之後,突然喝斥:「還不快滾?」

黃三見劉正主動撇清關係,知道借力打力的陰謀破產了,不敢繼續撩撥太史慈,爬上馬背,倉惶逃離。

太史慈見黃三逃走,也不追趕,回過頭來對劉正說:「東萊太史慈太史子義,敢問兩位高姓大名?」

劉正拱手回答說:「涿縣劉正劉佑興!」

郭嘉抱拳施禮說:「陽翟郭嘉郭奉孝!」

太史慈說:「寒舍簡陋,就不讓二位進去了,且在院中坐下。」

劉正說:「斯是陋室,惟君德馨,甘之如飴!」

孔氏在屋裏發話了:「慈兒,貴客到來,豈有拒之門外的道理,還不快請他們進來?」

太史慈說:「母命難違,兩位,裏面請!」

劉正和郭嘉只得起身,雙雙走進茅草屋中,向孔氏請安問好。

太史慈三日未曾進食,剛才喝下半碗肉湯,不僅沒有緩解飢餓,反而牽動了腸胃,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

劉正見太史慈飢餓之態十分明顯,便示意郭嘉取出乾糧,供太史慈食用。

太史慈雖然飢餓,但是並沒有立即進食,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孔氏。

劉正眼尖,便拉着郭嘉對孔氏說:「我二人與子義年齡相仿,當以兄弟相稱,孩兒涿縣劉正,拜見母親大人!」

劉正叩拜完畢,又示意郭嘉磕頭認母。

郭嘉會意,立即大禮參拜:「陽翟郭嘉,拜見母親大人!」

孔氏見大禮已成,拒絕不得,便說:「行,老身這便認下你們,佑興,奉孝,子義,到娘的跟前來。」

三人來到孔氏身前,並排跪下,敘年歲。

劉正時年二十歲,為兄,是大哥。

太史慈時年十七歲,次之,是二哥。

郭嘉年僅十三歲,最小,是三弟。

劉正從來都沒有想過,這次東萊郡之行,居然會弄出一個草屋三結義來。

雖然沒有華麗的誓詞,同生共死的盟約,但是有母親大人為證,便勝過了一切。

劉正草屋拜母,只是讓孔氏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食物賑濟,避免太史慈母子挨餓。

如今事孔氏為母,略盡孝道便是理所應當。

四人團聚桌邊,飽食之後。

劉正便問:「二弟,黃縣太平道勢大,你又得罪了管亥的弟子黃三,只怕是禍事將近哪?」

太史慈說:「黃三鼠輩,縱是千萬人,我也不怕。」

郭嘉說:「二哥,你是可以自保,咱娘怎麼辦?」

孔氏也說:「那管成武用心險惡,一門心思的想要子義為將。如今求將不成,肯定會動什麼歪腦筋。若是以老身性命作為要挾,只怕子義難逃厄運。老身觀黃縣近日的許多變化,便知道太平道沒有法度,全靠同門義氣統領教眾,同富貴容易,共患難卻是鏡中花,水中月。老身料定:太平道必敗。管成武要是聰明,還可以苟全性命。若是他不識時務,頭腦發熱之下,必定會死於非命。子義若是入了太平道,也逃不脫反賊的罪名,壞了太史家世代忠義的名聲。」

劉正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對孔氏說:「母親大人,正家在涿縣,微有薄產,衣食無憂。請母親大人移駕樓桑村,讓孩兒們膝下盡孝,不知道母親大人意下如何?」

孔氏嘆了一口氣,對堂下三人說:「佑興的提議,老身准了。如今這黃縣,已經成了是非之地。能夠及時抽身離開,便是老天爺對我太史家的眷顧了。子義,你去準備一下,把牛車套上,咱們跟佑興北上幽州。」

太史慈得到了母親的授意,轉身出去,到牛圈裏牽牛套車了。

孔氏將太史一家先人牌位收進了一個木箱子中,令劉正搬到了牛車之上。

郭嘉把孔氏扶上牛車,親自駕車。

劉正和太史慈騎馬護持左右。

臨走的時候,太史慈想一把火燒了草屋,孔氏制止了他。

一家人就這樣離開了,獨留草屋在黃縣的風雨中飄搖,瑟瑟發抖。

孔氏知書達禮,見識不凡。她聽說郭嘉的事迹之後,疼愛有加,待奉孝比親生兒子還要好。

郭嘉才情不凡,家的感覺,母親的溫暖,讓他沉浸在幸福之中。

母愛是偉大的,郭嘉的臉上不再是成熟男人擁有的機變,而是少年人那天真爛漫的笑容。

可是好景不長,郭嘉才享受了三天的「有媽的孩子是塊寶」的生活,就被劉正拽下了牛車,繼續以前的特訓。

以前只有劉正一個人的時候,郭嘉還能變着法子偷一下懶。

比如說,讓劉正多喝一點水,在水中放上幾粒磨成粉的巴豆。

如今多了太史慈和孔氏,就算郭嘉再怎麼混蛋,也不敢對孔氏無禮。

更令郭嘉恐懼的是,那太史慈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居然拉上他,要教他射箭。

從此之後,郭嘉就多了一個訓練項目,射箭。

為了避免郭嘉敷衍了事,三人一致決定:一路上的食物,都得靠郭嘉來狩獵。要是他一無所獲,一家人便陪着他挨餓。

第一天打獵的郭嘉,成功的實現了零收益。

劉正和太史慈陪伴着他餓了一天,就連那孔氏,也只喝了幾口加了蜜汁的水。

當天夜裏,郭嘉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痛定思痛之後,終於掌握了射箭的基本要領。

從那以後,郭嘉的射箭水平直線上升,雖然不是箭無虛發,但是十箭射出去,射中兩三個目標還是沒有問題的。

郭嘉的進步,大家都看在眼中。

劉正給孔氏請安完畢之後,就回到了屋中。

興漢小精靈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興奮的說:「宿主,你真是太偉大了,不聲不響的,就認了個乾娘,還得了兩個厲害的義弟。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黃縣草屋三結義的故事,肯定會流傳海內,那桃園三結義,只能拾人牙慧,再也算不得驚世壯舉了。」

劉正說:「小姐姐,我只不過是想讓乾娘好好吃頓飯,這後面的事情,只是一個意外,有獎勵嗎?」

興漢小精靈冷笑着說:「你搶了劉備的開場白,還想要獎勵?」

劉正立馬就慫了,忙說:「小姐姐,我錯了!」

興漢小精靈說:「獎勵便是,劉備由宿敵升級為死仇,你們之間,不死不休!」

劉正心想,為了天下大義,先來個司馬懿,再來一個劉備又何妨?

一路曉行夜宿,樂安港便在眼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興漢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興漢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章 至孝子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