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皇太極的無奈

第301章 皇太極的無奈

青楓和仁宣女王達成了口頭協議,既然是口頭,當然也只有君子才能遵守,可惜青楓和女王好像都不是君子。

二人達成暫時的同盟,女王為青楓鎮守朝鮮,青楓等到渡劫的時候為女王提供小鼎渡劫。但是二人的內心卻是各懷鬼胎,青楓安撫暫時利用女王守護朝鮮,自己回去要想好對策,而女王則是在等十一年後,自己安排的弟子來接自己的時候,一併將青楓帶走,這樣就能安心修鍊,不用擔心青楓這個變數,至於找出取鼎之法,自然不是問題。

崇禎十四年八月三日,仁宣女王發出詔書,宣佈朝鮮進入仁宣時代,同時公佈了五年後將與仁宣親王大婚,並宣佈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同時與周邊各國進行平等貿易,此詔書由使者傳送各國。

七月二十五日,朝鮮和大明聯合水師,以及大清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了平安道東道寧邊大都護府,豪格此時正一手摟着一個朝鮮美女不斷猥褻,一邊大口喝着白酒,聽到朝鮮和大明聯合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后,一口酒噴到了身邊美女的臉上,他憤憤的砸碎手中的酒碗,一邊吩咐出兵漢城,一邊派信使加急報告盛京。

七月二十七日,大清盛京收到戰報,可惜此時皇太極身體很差,而且正是和大明松錦戰役的關鍵時刻。皇太極收到豪格擅自出兵的消息后,破口大罵,「這個畜生竟然敢私自出兵,當前可是松錦戰役的關鍵時刻,完全不顧大局,傳旨降豪格為貝勒,同時要求他立刻退守義州,等待松錦戰役結束再做打算。」

大清國勢正盛,哪能吞下這個悶虧,大清水師全軍覆沒,主將懷順王耿仲明被俘,生死不明,藩國朝鮮全境宣佈投降。對於皇太極的決定,一眾大臣紛紛反對。

內大臣昂邦章京圖爾格首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我大清水師羸弱,但是步軍和騎兵卻是銳不可擋,豪格如今統率鑲黃旗一萬精兵,再加上朝鮮附庸軍兩萬,殺到漢城應該不是問題,朝鮮和大明那些蠻子可都是軟蛋。」隨着他這句罵人話語說出,惹得朝堂之上,眾多官員哄堂大笑。

固山額真英俄爾岱哈哈大笑:「不錯,圖爾格大人說的對,我大清八旗滿萬不可敵,一定要用這些慫包的鮮血來捍衛我大清的榮譽,讓大清的光輝普照朝鮮。」

皇太極捂著胸口,有些氣惱,一群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傢伙,可惜自己偏偏不能乾綱獨斷,他極力壓制着自己的怒火:「諸位愛卿,不要忘了,岳托那九千人是怎麼死的,橫波府這些鎮軍實在不能按照明軍軍力來考慮。」

貝勒阿巴泰卻是極為不屑,他緊握雙拳怒吼道:「皇上,岳托之事,臣正想給他報仇,願領兵一萬輔助豪格貝勒。臣就不信那個傳言,岳托絕不可能被一群明軍擊敗,即使是橫波府鎮軍也不可能,這其中肯定有其他原因。」

隨着阿巴泰的請戰,一時間八旗將領紛紛出班附議與請戰。

看着這群蠢貨,皇太極很是無奈,不同意吧,肯定挫傷眾將的銳氣,他只好眼光望向他最信賴的漢臣內院大學士范文程。范文程做為鐵桿漢奸,他的確為了皇太極做了不少事,不過皇太極對他也是極為推崇。

范文程清了清嗓子,躬身答道:「當前正是與大明松錦戰役的決戰時刻,我大清主力絕對不可以分兵朝鮮,不過不出兵的確有損大清國體,臣倒是建議派一萬漢軍旗救援,將朝鮮人質鳳林大君推為朝鮮國君,這樣就可以效仿上海方面,以鳳林大君為傀儡控制朝鮮,同時出師有名。」

皇太極點頭讚許,松錦戰役才是自己最關心的,至於朝鮮隨他去吧,等到自己穩定了關外,朝鮮不過是案上之肉,到時候想怎麼切就怎麼切。

崇禎十三年三月,皇太極吸取過去強攻寧遠、錦州受挫的教訓,制定了長圍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戰計劃,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義州處於廣寧與錦州之間的大凌河畔,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此築城屯田,實際上是建立了攻錦的前哨陣地,同時一旦攻錦,此地又是一個絕佳的後勤補給基地。

同年六月,皇太極指揮清軍兵臨錦州,開始了圍城的持久戰。皇太極將圍城清軍分為兩班以幾個月為一期輪番更換。同時清軍將錦州城外的莊稼收割完畢,並掃蕩清除明軍在錦州外圍的據點,徹底切斷駐錦明軍與外部的聯繫。

翌年三月,皇太極進一步採取措施,在錦州城外築起座營壘,環城相列,在營壘外深挖壕溝,樹起柵木,而各營間又有深壕相連,將錦州圍得「水泄不通」。

明軍守城主將為昔日袁崇煥帳下大將、征遼先鋒大將軍祖大壽,其所率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蒙古人,城既被圍,遂起叛心,秘密與濟爾哈朗聯繫。此事為祖大壽偵知,欲計擒叛軍首領,無奈行事不密,反被叛軍窺破,搶先與明軍交戰,濟爾哈朗聞訊后,趁勢攻城,內外夾攻,祖大壽難以支持,只能退入內城堅守。

崇禎十四年三月,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軍攻佔錦州外城。至此清軍完成了對錦州城的包圍,「填壕毀塹,聲援斷絕」。

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廷報稱:「錦城米僅供月余,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在這種情況之下,崇禎帝命洪承疇領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姜鑲八大總兵,步騎十三萬,速令各鎮總兵刻期出關,速會兵於寧遠,解錦州之圍。

崇禎十四年四月下旬,洪承疇部至松山與杏山之間。四月二十五日,雙方在乳峰山戰事膠着,清軍失利,幾至潰敗。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以窺探錦州勢態。並向朝廷表示:「死者方埋,傷者未起。半月之內,即再督決戰,解錦州之急。」

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洪承疇進軍,崇禎帝採納陳新甲之言,詔令洪承疇即刻進兵,又分任馬紹愉、張若麒為兵部職方主事、職方郎中督促決戰。

七月初,皇太極帶病急援,晝夜兼行500餘里,七月十九日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分軍駐王寶山、壯鎮台、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就地挖壕,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斷絕松山要路」。

雙方會戰將要來臨,這時讓皇太極分兵朝鮮,顯示了大清這些將軍的短視和無能,對此皇太極十分無奈,加上他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也開始暗自尋找自己歸天之後的輔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國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國榷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1章 皇太極的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