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求和之策

第152章 求和之策

聽說皇帝和內閣輔臣楊嗣昌都有了和談之意,青楓也沒了繼續打探的心情,匆匆告別高起潛,回了軍營。

軍營內,青楓暗自納悶,既然要和談,為什麼不提前和談,或者是打個勝仗取得和談的資本,沒有資本如何和滿清談判?攘外必先安內之策也沒有錯的,只是這河北、山西、山東的百姓無辜遭殃。這楊嗣昌是原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楊鶴之子,深得崇禎信任。

楊嗣昌於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十六日在《敬陳安內第一要務疏》中向崇禎帝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剿匪戰略。

楊嗣昌將農民軍重點活躍的陝西、河南、湖廣、鳳陽作為「四正」,這四處的巡撫對農民軍以剿為主,以防為輔;將「四正」周邊的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作為「六隅」,這六處的巡撫對農民軍以防為主,以剿為輔。

「四正六隅」合為「十面網」,如果農民軍在陝西,那麼陝西、四川、湖廣、河南、延綏、山西各巡撫張網六面合圍;以此類推,農民軍出現在「四正」任一地區,都會有六個巡撫張網以圍困之,而五省總督和五省總理則負責剿殺。這是楊嗣昌抓住農民軍流動作戰的特點,而精心設計的圍堵戰略。

就在楊嗣昌緊鑼密鼓地指揮圍剿農民軍的同時,亦開始籌劃對清議和的事宜,以緩解明朝的外部壓力,畢竟兩面作戰,大明現在的國力已經不允。

崇禎十一年(1638年)三月十日,楊嗣昌上疏重申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力主對清妥協,集中全力平息「中原群盜」。

同年五月三日,崇禎帝在中極殿以「剿兵難撤、敵國生心」為主題策試大臣,楊嗣昌在策論中以天象引入話題,接着列舉歷史上天象示警與異族關係的故事,如東漢時日蝕火星,漢光武帝與南匈奴議和,宋太宗時月蝕熒惑,宋軍興師伐遼而戰敗。其實他是藉此影射他對清議和的主張,正如談遷所說:「星曆之學非嗣昌所諳,而推言之甚詳,專為建虜而發,力主封賞。」

儘管多數朝臣反對此議,但崇禎帝卻非常賞識,加上楊嗣昌無偏無黨、勇於任事,崇禎帝對他更加信任,於當年六月提拔楊嗣昌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仍掌兵部事,故人稱「楊閣部」。

其實早在朝臣沒有統一意見之時,楊嗣昌已經在秘密啟動議和行動。

崇禎十一年(1638年)三月,遼東巡撫方一藻派瞽者周元忠出使瀋陽,試探口風,皇太極對其相當禮遇,並表示:「如有確議,則撤兵東歸」。楊嗣昌接到方一藻的報告后,立刻建議崇禎帝允許方一藻及總監太監高起潛便宜從事,辦好議和,得到崇禎帝默許。

周元忠回到寧遠,帶回皇太極致高起潛的書信,信中稱:「仍言講款,若不許,夏秋必有舉動。」楊嗣昌極力勸說崇禎帝把握時機與清和談,但崇禎帝只命方一藻、高起潛「細酌」。

楊嗣昌不依不撓,繼續上疏批評言官不顧兵部處境,只會空言誤國,請求「聖鑒允行」,即明確批准方一藻與高起潛議和。此時楊嗣昌主導議和已經公開化,引起朝臣激烈非議,掀起彈劾楊嗣昌運動,其中攻訐最力的是少詹事黃道周,他們表面上反對楊嗣昌「奪情入閣」,實際上反對他主導的對清和議。

崇禎帝於當年七月五日召集群臣於平台,讓楊嗣昌與黃道周在御前辯論,最後崇禎帝袒護楊嗣昌,貶斥黃道周等彈劾楊嗣昌的官員。儘管楊嗣昌擺脫彈劾,但崇禎帝礙於群臣反對,不敢接受楊嗣昌的建議,不敢對和談明確支持,方一藻、高起潛與滿清的和議遂不了了之。

同時,新被起用的兵部尚書盧象升亦堅決反對與清議和,與楊嗣昌形成尖銳對立。皇太極見此情形,乃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派兵大舉入塞,對明朝展開懲罰性打擊。

清兵南下,一路殺人放火,劫掠無數。每攻取城后,必然不禁刀兵,任由士兵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劫掠過後,城內民房皆焚燒殆盡,除了青壯和女子掠走為奴外,其他老弱病殘被殺無數。

對於與清議和,青楓看來也是一步好棋,至少議和之後,明廷可以擺脫兩面受敵的威脅,集中兵力剿滅內患,待國內平定后,依靠大明龐大的人力、物力,未來戰勝大清,自然不是問題,可惜,青楓明白,皇帝的性格註定了大明的亡國。

當夜,青楓剛剛睡下,忽然聽得城中一騎戰馬疾速平治,目標顯然是縣衙高起潛所在。半個時辰后又是一騎探馬快速來報。

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青楓放出神識,竟然沒有受到絲毫壓制,看來這大明龍脈的壓制已經很弱了,而城中百姓信仰皆為大明子民,做為大明的大學士必然沒有壓制。

衙內,高起潛冷冷的聽着探馬的上報,「盧督師被清軍右路岳托部主力圍困於巨鹿,請求監軍援助。」

「嗯,本監軍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吩咐探馬休息后,高起潛並沒有點兵營救,而是又回到榻上睡去。

「這是什麼個意思」,青楓一臉懵逼,這救兵如救火,你可好,當成什麼都沒發生,而是繼續休息,崇禎寵幸這樣的人,如何能夠不亡。要是自己逼迫高起潛估計也不會出兵,這監軍可是皇帝任命的,沒有皇帝的命令,大概也只有內閣輔臣楊嗣昌可以調動了。

算了,求人不如求己,雖然自己也捨不得拿鎮軍來與清軍主力硬碰,但是事情總有輕重緩急,救人要緊。這第一鎮乃是青楓所有鎮軍中成軍最早,戰力最高的一支,雖然經過和羅汝才一戰、左良玉一戰,大戰經驗有所提升,但真正的野戰經驗還是欠缺的。

作戰指揮由李岩部署,並告知李岩把鎮軍的重武器(射天弩、連環弩考慮)在內進行部署,作戰部署后,軍令下達,所有鎮軍連夜啟程進發巨鹿。

鎮軍出城十里,由西然後轉北進軍巨鹿,豈料在與他們相距二十里的東邊,清軍一部將近兩萬,由貝勒杜度率領由巨鹿轉東然後向西進攻雞澤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國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國榷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2章 求和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