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李景裕的建議

第423章 李景裕的建議

「裁減軍中老弱傷殘者,賜予耕牛、種子、田地,放其回鄉務農,減少軍中糧草之耗!」

樞密院掌軍國機務,身為樞密院的長官,魏仁浦給出的是軍事方面的建議。

憑心而論,這建議很好,可真要執行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天下大亂以來,藩鎮之間征戰不斷,大家都在招兵買馬、拚命的擴充實力,就說後周內部吧,張永德有殿前軍,李重進有侍衛親軍,李景裕有定北軍,其餘的將領們也各有各的人馬!

兵馬乃為將之本,也是榮華富貴的保障,想要裁減這些將領的兵馬,那難度比阻止黃河泛濫還要大!

最後一張是李景裕的,柴榮本來對他也不抱有什麼期望,只是人家好歹也是新晉的樞密副使,這種決策層會議少了他又說不過去。

將紙條打開后微微看了一眼,柴榮的臉上沒露出任何錶情,卻迅速把這張紙條攥在手心裏了。

「很好,諸位愛卿的意見,朕已盡知,不過此事過於重大,容朕思考一晚,明日早晨,大殿議政!」

「諾,臣等告辭!」

等到群臣告辭離去,柴榮才緩緩打開攥在手心裏的紙條,紙條上只有兩個大字——滅佛!金庸中文www.jyebook.com

有些事,一句話或者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了,根本不用千言萬語!

說來讓人難以至信,五代十國亂到了這步田地,可是佛教事業卻比以往更加昌盛了,僅在後周國內就寺院林立,香火旺盛,僧尼達到了百萬之眾!

這些都是什麼人?難道都是在亂世之中看破了紅塵,遂遁入空門不成?

當然不可能,這些僧尼大致由以下這些人組成:逃避國家賦役的農戶、軍隊里的逃兵、無業遊民、逃亡奴婢、罪犯……

五代十國時期,連年征戰,土地荒蕪,水利失修,經濟蕭條,以至於「人煙斷絕,荊榛蔽野」。這導致的一個突出後果便是,社會動蕩,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爭的荼毒,過着非人的日子。在這種情況下,百姓的精神急需救贖,佛教受難修行的觀念在此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致使佛門迅速壯大!

這些人之所以願意投身佛教寺院,主要還是因為寺院有免役調租稅的特權。僧尼不但「寸絹不輸官府,升米不進公倉」,而且「家休大小之調,門停強弱之丁,出入隨心,往返自在」。只要是廟產,那就可以不上交任何賦稅,只要是僧尼就不需要服任何的勞役。

於是五代的統治者們就慘了,他們要眼睜睜地看着本該屬於他們的賦稅被和尚們拿走,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更可恨的是,居然有一些豪強地主,看到有利可圖,於是與寺廟合作,將自己家族的產業挂名到寺廟名下,這樣一來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逃避國家稅賦了。

佛門對社稷危害之大,五代的統治者們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遲遲不動手,十有八九是怕背負罵名。

不管怎麼說,佛門都有着一層華麗的外衣,誰若想把這層外衣硬扒下來,勢必會引來無數怨恨,甚至是千古罵名,邪見人、佛孽者……這些稱號可都是永載史冊的呀!

連五代的前輩們都沒有做的事,柴榮他敢做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糊塗大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糊塗大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3章 李景裕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