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自立為王

第472章 自立為王

「哲兒,你趕快下旨,舉國緝拿趙笠和其底下所有有關聯的人,此子太危險,絕不能放任他在外流竄!」皇后眉頭皺起,從椅子上站起來,轉身直視正在喝茶的太子。

太子一愣,把手上的茶杯放在桌子上,面色渾然不在意的說道:「母后,你反應是不是大了些,一個殘廢王爺,有什麼資格能幹擾到我們,雖說是算計了我們,可如今朕也登上帝位,沒必要這麼緊張吧,依朕看他的手下哪些京都的雜兵都被我們清理乾淨了,不如就別管了。」

皇后瞪大眼,倒不是被太子這個蠢貨的話氣到,畢竟太子沒腦子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壓根沒有皇后想的那麼多,譬如為什麼趙笠無緣無故要來這麼一出,又譬如以後趙笠會不會再出招,他只以為成了皇帝,他便完萬事無憂。

皇后真正呆住的原因是因為太子的態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事實太子的確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多了自負,這種自負是來源於那場逼宮,雖說這場逼宮是趙笠在背後算計的,但至少太子成功了,這讓太子心中一直很自得是自己有魄力,可他完全忽視了登基之後的那亂七八糟的麻煩和未來深遠的影響。

還有一點,他現在是皇帝了,他做到了自己最想做的位置,皇位,九五至尊,他是萬民敬仰的存在,面對皇后對他的指手畫腳,他自然而然產生了很不舒服的感覺。

看着太子的臉,不對,該是皇帝的臉才對,皇后,也不對,現在是太后了,太后看着皇帝的臉,她不是笨蛋,相反的她比誰都了解自己的兒子,所以她當然知道皇帝在想什麼。

母子間詭異的氣氛讓大殿裏跪下的其他下屬和奴才都不安起來,但是他們大多都是在看太后的臉色。

畢竟比起一個出了名愚蠢的皇帝,他們還是覺得太后以後更能撐起他們的勢力。

這個蠢貨,太后在心裏罵了一句,可她還是忍了忍,很明白這時候自己和皇帝針鋒相對並沒有什麼好處,她為今之計是先解決趙笠這個懸在他們頭上的刀子。

所以太后忍了忍,最後好聲好氣把十幾年前的恩怨和太子講明白,讓他明白趙笠不是一時興起把京都這一鍋水攪渾,他以後說不等還會對他們下手,說到最後,太后才慢慢結尾:「趙笠此子心思太可怕,而且我們查出來京都這些勢力已經不俗,誰也不知道他背後還藏着多少實力,他對你父皇,或者說我們這個皇室早就已經積怨已久,你父皇和老四間接也是他害死的,這是報復,說不準日後他還會對我們不利,朝局如今太動蕩,我們必須得早下手把他扼殺在開始。」

皇帝聽的一愣一愣,等太后說完,他還花了半晌時間回神理清其中的利弊,等想明白了,他面色才大變:「居然還有這種事,他還想要害朕,不行不行,來人,把朕的玉璽拿來,立刻讓兵部傳令,舉國通緝趙笠和與他有一切關係的亂黨!」

在皇帝和太后這麼長時間的調查之時,等兵部的通緝令發出,趙笠早和柳先生一行人到了安南首府。

於此同時,趙笠的確如皇后所說開始了下一步動作。

安南首府以北的十二座州府以安南首府邊界三裏外的禦敵城池為接線,自立為王朝,直接叛出大周,以北周為國號自居。

消息以摺子快馬加鞭送到皇帝案桌上時,舉國上下震驚,特別是太后和皇帝,已經完全驚呆了。

這十二座州府擁立新王,自立的理由是大周皇帝謀逆登王,名不正言不順,新帝無德,殺害朝廷重臣,勾結敵國屠殺大周將士,該人人討而伐之,而十二州府擁立的新王,不是別人,正是安慶王趙笠。

趙笠一定會有後續動作。而且不會小,這是太後會想到的,只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大,得到告急的摺子后,現在的皇帝幾乎是大呼荒謬。

趙笠一個瘸子,不說他曾經在京都就是個紈絝王爺的名頭,就單說他四肢都不全,怎麼能被擁立為皇帝,這些人腦子是壞掉了嗎,而與此同時,皇帝之前雖然知道自己被趙笠算計動了手,但那之後雖然麻煩了一點,但也洋洋得意自己總歸是贏了,可是現在看來,這根本就是個坑,一開始趙笠就挖好的坑,把自己身為皇帝的名聲搞臭,為他自己的野心鋪路,讓天下人民心偏向他!

就在皇帝準備昭告天下,趙笠是亂成賊子,為自己的野心找借口污衊他,並且非常惡毒點明趙笠四肢不全,怎有臉自立為帝時,詔書還沒寫完,趙笠就很快再次打了他一巴掌。

北周帝君腿疾早已治好,並且外宣稱趙笠曾經愚笨和紈絝之名全為皇帝的污衊,真正的安慶王才智過人,聞名天下的文士柳先生和沈先生已入其朝堂為臣。

這一耳光不可為打的皇帝和太后不疼,一是趙笠腿好了,而是身體健全的趙笠仔細算來本也是皇室血脈,他為帝並不算突兀,甚至因為之前皇帝的所作所為,他還非常名正言順。

第三是他是安慶王子嗣,當初的安慶王在大周實在是太聞名了,這個名號原本沉寂了十幾年,在這一刻亮在天下人面前時,所有人塵封的記憶就被喚起。

柳先生和沈先生這兩人並不是曾經大周什麼有名的大官,相反的,兩人只是一介布衣。

他們沒有什麼權勢,可他們卻是天下文人中最受推崇的兩位先生,兩位先生才華名氣天下傳送,當初就是以大周朝堂腐朽拒絕入仕,可如今這兩個眼界高且有大才和智慧的人主動走到北周支持趙笠,天下文人瞬間就動搖了,當今大周天子本來就讓他們寒心和不滿,他們或許可以跟換追隨的人。

此刻皇宮內,朝會的大殿裏,皇帝坐在只做了半個月,還沒坐熱乎的龍椅上面色陰鬱。

大殿中的氣氛非常陰沉,朝堂中陌生的面孔很多,畢竟是經歷過大換血的朝堂,以前的熟面孔,要麼已經死了,要麼就被皇帝登基后換掉了,能剩下熟悉的,寥寥無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躍農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躍農門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2章 自立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