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崇禎廷議(二)

第336章 崇禎廷議(二)

大殿內頓時啞然,突然一個聲音響起:「微臣以為誰去都不合適,只有陛下親臨才能鎮住這些宵小之輩,皇上只需要在大同佈置兵馬,派大量高手隨行,可保萬無一失。」詹事府詹事黃景昉竟然提議皇帝親往,一時間建極殿內鴉雀無聲。

崇禎皇帝看着黃景昉微微點頭,大聲說道:「好,黃愛卿所言極是,大清皇太極敢去,我做為大明的皇帝為何不敢去,朕意已決,十月一日親臨會盟。」

周延儒這才發現皇上的心意竟然是想效仿祖上,趕緊附議道:「黃大人說的是,陛下英明神武,親臨才能顯我大明國威,臣也同意陛下親往。」隨着一班大臣的附議,崇禎皇帝滿意的點點頭,這才是他想要的結果。

他揮揮手,示意大家安靜,第二個問題是大明的改革以及全力發展經濟。如今只有南直隸稅賦沒有拖欠,全數上繳,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其他的省份每年都要拖欠和減免,這到底是何原因?

這個問題是崇禎極為擔心的問題,每次提出新的建議,都會遭到一大群臣子的反對,果然這要大肆的進行改革,如同一塊石子扔在水面,激起了許多浪花,如今的朝廷官員就沒有改革派,所有大臣的結果出奇的一致,祖制不能改。至於發展經濟,倒是可以適當的效仿,開放口岸,對方通商之類,但大明一貫重農抑商,這是祖制,想要改變真的很難。

崇禎面對群臣的反對,他深知也無能為力,只得嘆氣道:「罷了,這個議題以後再議,下一個議題是軍事方面,如今如何應對朝廷內外的矛盾。」

太子少傅、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魏照乘出班答道:「如今雖然新敗於松山,但我大明有億萬百姓,只要號召百姓愛國,瞬間可徵兵百萬,擊垮滿清只是時間問題,同樣流寇也是必然會被剿滅,皇上無需擔心。」

光祿寺卿趙惟岳怒斥道:「魏大人簡直是滿頭胡言,這韃子不打能夠滅掉,這流寇不打能夠消失,魏大人妄為戶部尚書,徵兵打仗無錢無糧如何為之?」

禮部右侍郎蔣德璟眉頭緊皺,建議道:「皇上,臣認為當與大清媾和,然後放棄河南,集中優勢兵力防禦山西和北直隸、京師、山東,至於闖軍向南正好可以南京鎮軍對敵,這樣讓他們雙方互相消耗,我大明軍隊只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

崇禎皇帝聽着感覺很有道理,只是內心難以接受,放棄河南,那可是大明藩王分封的重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四戰之地。正要開口說話,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謝升直接開罵:「蔣大人所言無異於賣國之舉,皇上若是放棄了河南,就等於放棄了中原腹地,到時如何與南方諸省聯繫,我大明皇帝還是真正的皇帝嗎,這就是陷皇上於不忠不孝,……」。

崇禎看了看謝升厭惡的抬手打斷,「蔣侍郎所言也不是毫無道理,你就不用再說了。」心中雖然贊同,但是皇家的尊嚴還是要的,他隨即下旨道:「令三邊總督孫傳庭加快進剿闖賊。」

一想到第四個問題,崇禎就是仰天長嘆,這就是近來日益嚴重的瘟疫。聽說最近北京城外都有了疫情,但是大明的郎中、皇宮的御醫全都是束手無策。

這鼠疫始於山西。崇禎七年興縣百姓因避疫而逃之一空,將鼠疫傳播到相鄰的地區。從興縣過黃河,就是陝西的延安府和榆林府,崇禎九年開始,榆林府和延安府屬縣相繼發生大疫,崇禎十年「大瘟,脂城中死者枕藉。崇禎十三年(1640年),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八九」。

崇禎十四年(1641年),疫情進一步發展。在大名府,「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死亡人口的比率相當高。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七月,疫疾從北直隸傳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

崇禎十五年,天津開始爆發大鼠疫,有朝染夕死者,日每不下數百人。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崇禎嚴厲的掃視群臣,冷冷說道:「朕昨日批閱奏章才知曉,北京城內,有一人忽然在身體肢節間突生一個『小瘰』,接着『飲食不進,目眩作熱』,還會嘔吐出『如西瓜敗肉』的東西。一人感染,全家都會傳染,甚至有的『闔門皆歿』,全家死絕。親戚更是不敢上門慰問弔唁,因為只要一進病家門口,必會感染,等到他回去時,又把瘟疫帶回了自己家中,瘟疫死亡如此之巨,爾等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對於瘟疫,這些大臣的確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大家只得閉口不言,等待崇禎皇帝發飆。此時兵部右侍郎吳甡答道:「回稟陛下,臣有一親人,精通醫術,尤其是擅長瘟病,只要陛下恩准,臣這就去請他。」

「哦,吳大人還有這樣親戚,什麼名字,現在何處,快快請來,朕定有重賞。」

「吳氏族內兄長吳有性,如今為上海科學島、上海醫院首席醫學專家,聽說皇貴妃的毒症就是他所治癒。」

「吳有性,這個名字朕倒是耳熟,不錯皇貴妃的病就是他治癒的,可惜他身在上海,會不會不願前來啊!」對於南京的事情,崇禎還是有些頭疼,畢竟已經吃過兩次虧了,如果再有第三次,就怕真的無法化解。

「皇上,兄長乃是大明子民,只要臣修書一封,必來。」

「好、好,吳侍郎果然大明的忠臣。」崇禎臉上終於有了一絲喜色,隨即站起高聲說道:「最後一件事情不用討論,是朕的罪己詔,以向上天,向天下的黎民百姓認罪,朕這個皇帝的失德、犯錯造成了上蒼的懲罰,祈求天下百姓諒解,朕自當反省,盡心盡責辦事。」

隨着罪己詔發佈的同時,還有內閣輔臣的極大變動,內閣次輔、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賀逢聖致仕,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張四知罷免,太子少傅,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魏照乘削籍,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謝升削籍,一下去了四名輔臣。

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陳演晉為武英殿大學士,蔣德璟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黃景昉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吳甡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加上原來內閣首輔、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周延儒一共是五位內閣輔臣,當然還有一位從不參政的內閣輔臣,那就是太師、右都御史、中極殿大學士卓青楓。(註:《國榷》中就是都封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應該都是加銜,並非真正的禮部尚書,就像是明朝的右都御史、僉事之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國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國榷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6章 崇禎廷議(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