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禮制改革

第125章 禮制改革

南直隸的改革雖然觸及了大明最忌諱的禮制,但是青楓打點了內閣首輔溫體仁和皇帝的隨侍大太監王承恩后,還是艱難的徐徐推進。

二月的衣着改革由於沒有觸及他人利益,反對聲音還算是溫和,但到了四月五月兩次發佈的公告,徹底觸動了既得利益群體的集體反對。

彈劾的奏章如同雪片般的飛到了崇禎和朝堂之上,本來依仗溫體仁、王承恩二人還能強勢壓住,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

崇禎十年六月十一日,溫體仁佯裝生病,身體不適請求辭去內閣首輔職務,歸隱老家。其本意認為崇禎帝必然會出言挽留,沒想到皇帝竟然准了自己的辭職請求。

其事情起因:原禮部侍郎錢謙益被張漢儒狀告,說他在鄉里結交了一幫朋黨,整日散佈各種怪論、妄議君父、誹謗朝政。

溫體仁本就與錢謙益不和,為報複錢謙益,溫體仁藉機逮捕了錢謙益等人。錢謙益覺得冤枉,便通過向司禮太監曹化淳行賄求救。張漢儒知道后,將此事泄露給溫體仁。

溫體仁自恃有崇禎帝朱由檢的寵信,寫了一封密奏呈給崇禎,彈劾曹化淳納賄行行私,並要求處置曹化淳。這也是溫體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曹化淳乃是潛邸之時就陪伴在崇禎身邊,深的崇禎信任。

崇禎把溫體仁的密奏讓曹化淳看了,並嚴厲指責曹化淳不忠。曹化淳十分恐慌,坦言受到陷害,於是毛遂自薦,要求親自主持審理錢謙益一案。

本來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正常人身上都不會同意,可他是崇禎啊,竟然同意了這個嫌疑犯去審理自己的案子,其結果不言而喻。

曹化淳不久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和內幕,及時報告給崇禎帝,彈劾內閣首輔溫體仁把持朝政、專權誤國。

崇禎大為憤怒,他一直信任重用溫體仁,就是因為溫體仁不似東林閹黨之流結黨營私,可是現在在朝廷內已經形成了一個以溫體仁為首的「朋黨」。恰好又有數人彈劾溫體仁,崇禎一怒之下,就把張漢儒立即枷死。

溫體仁一看勢頭不對,就裝病在家請求辭職,他相信憑藉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崇禎帝肯定要安撫自己,挽留自己。不料,崇禎十年(1637年)六月的一天,溫體仁正在家中吃飯,崇禎帝朱由檢頒下聖旨,削去溫體仁官職,讓他回鄉養老。

橫波府內,青楓手中拿着京師送來的密信,兩眼發獃,不住的嘆氣。他不是嘆息自己可能會失去權勢,而是害怕剛剛進行的改革會半路夭折,崇禎他太了解了,優柔寡斷之人,只要彈劾自己的奏章到了一定的數量,便會眾口鑠金,這改革很快就會叫停。

「相公,你這是怎麼了?」顧媚發現青楓滿臉愁容,往他的茶中續了一杯。

「形勢不妙啊,溫閣老被罷官還鄉,咱們在朝廷的靠山沒了。」

「沒了溫閣老,公子不能再另尋出路?」顧媚站在青楓的身後,給他敲背解乏。

青楓搖了搖頭,「談何容易,我做的事情也只有溫閣老能鼎力相助。」

「那怎麼辦啊,你這改革,我的那些姐妹可都是叫好,即使南京城中的普通百姓也是拍手贊同。」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你和如是一定要保護好咱們的產業,照顧好麗雪與圓圓。若是朝廷下旨降罪,就讓我一人去擔當,切記。」

…………。

崇禎十年六月十二日,戶部尚書程國祥彈劾南京禮部尚書青楓為溫體仁一黨,且公開納妓、私吞禮部花銀,尤其是在金陵周報散佈歪理邪說,惡毒攻擊南宋大儒、理學大家朱熹。右僉都御史史可法上奏,南京禮部尚書青楓敗壞禮教世風,不宜再為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一時間建極殿眾臣紛紛附議。

隨即,崇禎帝下旨暫免去卓青楓東閣大學士、南京禮部尚書職務,待家聽勘。

七月初,南京鎮守太監張雲漢奏報前南京禮部尚書卓青楓母親去世,請求按照祖制可以命其回家丁憂,崇禎帝念其有功,本意是奪情改為一年,然而,北京眾臣紛紛反對,最後議處的結果還是丁憂三年。

帝下旨命青楓回鄉丁憂三年,即刻離開南京,同時著南京鎮守太監張雲漢監察督促。

七月中旬,南京禮部稅銀一百五十萬兩戶部收訖。收了青楓的銀子,崇禎突然有些自責,感到對於青楓是否處理過重,畢竟每年將近兩百萬銀子不是誰都能搞到,這是一件大功。南京改革之事也是自己同意的,青楓並沒有多大的過錯,就一下被免除了所有職務。

「王承恩啊,你說朕是不是太苛刻了,朝議時候,朕只要堅持一下,卓青楓也不會去職回家丁憂三年啊!朝廷中有沒有人說朕薄恩寡義?」崇禎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之上。

「老奴以為,陛下無錯,最近這卓尚書做的有些過了,適當的敲打壓制,他才能更忠心的服侍皇上,忠心大明。其實卓尚書也不是都免了,陛下授予的御賜金龍錦衣衛指揮使一職還在,所以說陛下永遠都是正確的,至於說陛下薄恩寡義,純屬無稽之談。」

「哦,這樣就好,等他丁憂結束,朕一定會好好的補償。」

南直隸橫波府內,青楓感覺到了形勢越來越差,能夠給自己撐腰的後台溫體仁一倒,自己也是跟着被撤職,現在又要求回家丁憂。這就是天命,盛極而衰。青楓由權傾南京的重臣一下變成了丁憂賦閑之人。

丁憂是必須的,可是為什麼母親會突然去世,他突然想到了司馬老師走之前囑咐的事情,「還有一事,務必記住,羅溪村不可久居,一旦這溪中出現死魚、死蝦,必須遠離此處,切記切記。」

自己也去信告訴父親遷往襄陽城中居住,難道父親他們沒有搬遷。突然他的腦海中想起了一件大事,峴山的龍魚必然出事了,而那禍事定是那具陰屍,屍中有毒,羅溪水中產生了屍毒,而羅溪百姓都是飲用這羅溪溪水,估計自己的母親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過世,看來要趕緊回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國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國榷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5章 禮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