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面聖

第九十二章面聖

趙無忌卻不知道這京師如此兇險,自己還尚未進城,便已有人在打自己的主意,他初次來到這大明的核心之地,只見城牆高厚,巍峨聳然,城門之處,來來往往之人絡繹不絕,竟是比南京還要熱鬧幾分。

這大明的都城,處處莊嚴厚重,自有一番沉穩氣象,深門大宅數不勝數,顯然主人非富即貴,此情此景讓趙無忌想起了後世的一句話,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看來這一世的京城內,也是如此。

趙無忌尋了一家客棧住下,此時天色已近傍晚,眾人一起吃過晚飯後,便來了一位宮中的太監,原來崇禎得知趙無忌已經到了京城,便讓太監來召他進宮,趙無忌簡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裝,便隨這小太監去了。

小太監領着趙無忌,在宮中七拐八拐,最終來到了崇禎皇帝的御書房,小太監進去稟報之後,便讓趙無忌自己進去了。

趙無忌進了御書房,只見正中間站着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一身龍袍,含笑看着他,旁邊還有幾名緋袍官員侍立兩旁,趙無忌料想這邊是崇禎了,於是走上前去,雙膝跪倒,說道:「草民趙無忌,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話音未落,崇禎早已上前將他扶起,說道:「趙秀才,朕等了你很久了。」趙無忌這才站了起來,偷摸端詳了崇禎一眼,只見這當今天子歲數和他差不多,只是身材消瘦,眉宇之間隱隱有些苦惱之色,看來近年來他這個皇帝做得並不舒心。

崇禎見他一表人才,舉止溫文爾雅,暗暗點頭,說道:「趙秀才,這土豆和紅薯,就是你種植出來的?」

趙無忌說道:「草民偶然得到這兩種作物,發現其產量甚高,便想獻於皇上,希望有朝一日在我大明推廣開來,造福這天下的黎民百姓。」

崇禎笑着說道:「你倒是個有心人,不知這兩種作物,你是從何處得來?」

趙無忌於是按照事先想好的說辭說道:「這兩種作物,是草民僥倖從一位佛郎機商人處所得,據他所言,似乎來自於一個叫美洲的大陸。」心想,歷史上紅薯和土豆本來也確實是從美洲傳來的。

崇禎說道:「這土豆和紅薯,朕已經看到了,果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若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世間居然還有畝產兩千斤的糧食呢。」

崇禎又說道:「聽說慶記商行也是你創建的?眼鏡和放大鏡都是你發明的嗎?」

趙無忌回答說道:「啟稟皇上,這些確實是草民做的,草民當初創建慶記商行,也是為了給南京城外的難民尋個出路而已,眼鏡與放大鏡是草民發明的。」

崇禎問道:「你剛才說到難民,你是如何給他們尋出路的?」

趙無忌答道:「草民本身沒有多少田地可以安置他們,但是草民發明了肥皂和玻璃、香水,招募了這些難民,使他們青壯者可以來我工坊做工,或看家護院,保衛家園,以此賺取工錢,年老者和孩童免費提供飲食和住所,但他們也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打掃街道,放養雞鴨,清洗衣物等等。」

「因為草民的工坊生產的商品銷售很好,所以草民才能繼續招募難民,安置他們,如今趙家莊已經安置難民七百多人,其中有四百多人為老人和婦孺。」

「好!」崇禎興奮地說道:「想不到你雖然沒有功名在身,卻能做出官府都做不到的事情,不錯,朕很歡喜。」

想起西北連年的旱災,崇禎皇帝又問道:「你這土豆和紅薯,雖然高產,然而是在江南種植,若是換個地方,會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降低產量?」

趙無忌說道:「好叫皇上得知,這兩種作物,於我大明各地都可種植,雖然草民不敢保證處處都能高產,但是產量必然會超過當地原有種植的糧食,並且這紅薯和土豆,即使氣候稍微乾旱,也不會太影響他們的生長。」

崇禎問道:「那若是在西北等地呢?那邊氣候乾旱,缺水少雨。」趙無忌回答道:「若是在西北,天旱的情況下,只需要在生長期內定期用井水澆灌,產量也不會太差。」

「哦。」崇禎聽的頻頻點頭,這時旁邊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大臣,開口說道:「皇上,臣有個問題想問趙秀才。」

崇禎一看,原來是溫體仁,於是便說道:「溫首輔盡可詢問便是,不必問朕。」

溫體仁輕咳了一聲,說道:「趙秀才,這土豆和紅薯果然是難得的高產,土豆兩畝,產量都在一千六七百斤,紅薯兩畝,產量都在兩千一百多斤?」

趙無忌不認識溫體仁,但是能在御書房和崇禎在一起的,想必都是大明居於大明頂點的官員了,於是他便恭恭敬敬地說道:「老大人所言不錯,確實如此。」

溫體仁又問道:「不知這兩種作物,趙秀才一共栽種了多少畝?」

趙無忌說道:「因為種子有限,所以直到如今,一共種了四畝。」

溫體仁點點頭,沒有說話,崇禎看着趙無忌,說道:「如果朕使你主政一方,你將如何施政?」

趙無忌暗想這是考較我來了,他想了想,回答說道:「啟稟皇上,若是趙無忌能主政一方,我會帶領百姓,發展農事,同時再興建工坊,吸納難民,苦練精兵,保境安民。」

崇禎聽了,雖然覺得他說得有些過於籠統了,但是又感覺他關鍵的地方都說到了,看來不是那種只知道之乎者也,具體事務一竅不通的人,這種人崇禎在朝堂上見得多了,說起來修身養性,道德文章,都是頭頭是道,口若懸河,若是讓他做一些具體事務,他就抓瞎了。

崇禎思忖良久,對趙無忌說道:「你且先退下吧。」於是便有一名小太監,將趙無忌引了出去。

趙無忌走後,崇禎環顧御書房裏的眾人,說道:「眾位卿家,觀此人如何?」

溫體仁說道:「以區區二十歲的年齡,能有此等見識和才幹,算是非常不錯的了,假以時日,必成國之棟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面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