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財政窘境

第八百四十八章財政窘境

歷史總是帶有自己的慣性,該發生的,最後總會發生,歷經打擊,飽受摧殘的周鍾,最終還是如歷史上一樣,成為了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為明清時期的官職,庶吉士為皇帝近臣,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為皇上講解經籍,成為庶吉士,既可以接觸到朝廷中的大事,歷練本事,又能時常和皇上相處,加深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印象,為自己將來的仕途打下堅實的基礎。

朝廷中的內閣輔臣,也經常會從庶吉士中挑選,所以說,成為庶吉士,乃是一條能夠快速獲得升遷的終南捷徑。

拋開為人不提,單以學問而論,周鐘的學問還是非常不錯的,再加上崇禎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對這個長相不俗,文采不錯的年輕人印象很好,也有意磨鍊栽培他,是以最近一段時間,周鍾經常能參加到這種內閣輔臣級別的朝議之中。

歷史上的周鍾是通過科舉而獲得庶吉士一職,而在這個平行時空裏,周鍾卻是靠着國舅周奎的舉薦,而得以成為天子近臣。

周鍾雖然是靠着無節操地巴結逢迎周奎得以上位,但在崇禎面前,他則又是一番模樣。

崇禎平時就某事徵詢群臣意見時,與唯唯諾諾的眾人不同,周鍾很敢說話,經常做出一副耿直的樣子,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諱,旗幟鮮明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這讓崇禎對他很是欣賞。

雖然有時周鍾也會說錯話,但崇禎對此並不在意,年輕人犯點錯誤,不是很正常的么?他的『耿直』讓崇禎很欣賞,甚至拿他當做錚臣看待。

面對一旁德高望重的禮部尚書蔣德景,周鍾毫無懼色,對着崇禎侃侃而談。

「皇上,臣聽聞,士氣宜鼓而不宜泄,而今我朝十五萬大軍齊聚寧遠,九邊猛將雲集於此,將士士氣高漲,以此強軍擊敗滿清,並非難事,前日洪大人擊潰來犯的滿清英親王阿濟格便是明證;

而洪大人一味死守不出,徒然靡費我方士氣,於戰局並無半分裨益,臣附議陳閣老所言,此戰當速勝,不宜多拖,否則定然生變,對我大明不利。」周鍾慨然說道。

戶部尚書李待問皺着眉看着周鍾,周鐘的偽裝,瞞得過崇禎皇帝,卻瞞不過在宦海沉浮多年的李待問,李待問覺得面前的這個年輕人,愛說大話,表裏不一,表面裝出一副慷慨大義,鐵骨錚錚的樣子,其實他的一切言行,全都在揣摩聖意,迎合崇禎的想法。

他覺得周鍾剛才的一番話,看似蠻有道理,其實都不過是在紙上談兵,他覺得周鐘不但是個表裏不一的小人,還是一個繡花枕頭,外面看着不錯,其實裏面就是一包草。

李待問輕咳一聲,邁步出列,對崇禎稟道:「皇上,洪大人統率手下士卒,九年剿匪,輾轉於陝,甘,寧,豫等地,所過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謂軍功累累,戰績輝煌,皇上,臣以為用人當不疑,疑人則不用,既然皇上已拜洪大人為帥,此番征遼之事,便應由洪大人一力決之,切忌隨意干涉為好。」

李待問表明了支持蔣德景的態度。

崇禎看着這邊的蔣德景,李待問,又看看那邊的陳新甲和周鍾等人,他的心中宛若一團亂麻般,不知該如何決斷。

默然沉思半晌,崇禎在心中也慢慢地有了主意,他覺得李待問說的不錯,心中還是傾向於支持洪承疇,因為洪承疇已經用以往的戰績證明,目前他依舊是大明最優秀的軍事統帥,崇禎覺得自己最好還是選擇相信他。

崇禎輕咳一聲,目光在群臣的臉上一一掃過,看着眾人神色各異的臉色,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崇禎正待開口之際,兵部尚書陳新甲再度出列。

「皇上,非是臣不相信洪大人,實在是我軍此戰,除速勝一途,再無他路。」陳新甲開口便是驚人之語。

「皇上可知,如今我大明國庫早已空空如也,十五萬大軍遠在遼東,人吃馬嚼,每日靡費錢糧巨大,數目驚人;

皇上,臣如何不知滿清擅攻,我軍擅守?但若是任由洪大人慢慢守下去,只怕清軍未敗,我朝戶部財政便已率先崩潰。」

「是以,臣之所以主張速戰,實不得已耳。」陳新甲臉上的神色也很複雜,他潛意識深處,也明白洪承疇的戰略並無問題,但每日經由兵部之手,輸送往前線的大量糧草物資,早已讓他不堪重負,捉襟見肘。

更何況當初趙無忌率領一萬人馬,便如切瓜削菜一般,輕鬆砍翻了十萬滿清大軍,而今洪承疇坐擁強兵十五萬,而滿清則在山東一役中,被趙無忌迎頭痛擊,損失慘重,此消彼長之下,在陳新甲看來,如今明軍的實力遠超清兵,洪承疇用兵如此保守,實在是沒必要也太過於膽怯了。

我強敵弱,直接推過去掩殺就好,如此的磨磨唧唧,徒然耗費朝廷的糧秣,主帥畏敵,也會打擊到己方的士氣。

崇禎聽了陳新甲的話,頓時臉色就有點黑,陳新甲的話語,正擊中了他內心深處的軟肋,崇禎雖然是天子,富有整個大明,但他卻沒有錢。

「李閣老,前線的軍資供應情況如何?可還支持得住這十五萬大軍?」崇禎帶着一絲的僥倖希望,看向戶部尚書李待問。

剛才還在慷慨激昂地支持洪承疇的李待問,此刻臉色也突然變得很臭,他咬了咬牙,猶豫了一下,最終從牙縫裏擠出來幾個字:「老臣已經儘力,不瞞皇上,為此番征遼準備的物資糧食,月底即將耗盡。」

崇禎頓時就覺得腦袋一陣嗡嗡作響,他覺得自己頭上的白髮,好像突然又多了幾根。

定了定神后,崇禎強作鎮靜地問道:「朕不是命你按半年時間來準備此次大戰的糧秣么?如今不過剛剛一個半月,怎麼物資就要耗盡了呢?」

李待問也是無語,他原本按洪承疇的需求制定的計劃並無問題,糧秣物資絕對是夠用的。

誰知洪承疇出兵之後,前線的物資糧秣消耗大大超出預期,洪承疇本人還好,他手下的各路總兵,紛紛獅子大張口,以各種理由,向後方朝廷索要大量的物資糧秣,尤其是大同總兵王朴,山海關總兵馬科,寧遠總兵吳三桂等三人,胃口最大,要的也最多。

洪承疇名為此次出征的最高統帥,實則下面的這些驕兵悍將們,基本不怎麼買他的帳,也就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玉田總兵曹變蛟比較聽他的話,其餘各人,則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朝廷拖欠軍餉那麼多年,如今好容易有一個要錢的機會,當然要多要一些,屬下士卒高興,自己也能貪墨不少,為什麼不要?

那邊各路總兵獅子大張口,漫天要價,這邊戶部李閣老只得就地還錢,將前方的軍資要求一壓再壓,然而即便如此,這一個半月來的物資消耗依舊是遠超李待問想像,說能將糧秣供應保證到月底,已經是李閣老盡量往樂觀的方面說,生怕驚到了崇禎。

「半個月時間,肯定不夠,李閣老,這樣吧,朕這便頒下旨意,命各省總督巡撫,盡量協助你籌糧籌錢,一定要保證好前線的軍資供應,除此此外,」崇禎猶豫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又看了李待問一眼,「李閣老,你可還有其他方法解決錢糧問題?」

崇禎所言的其他方法,其實就是向老百姓加稅,不過他自持明君身份,加稅這種事,只能是臣子主動上奏請求,然後他還要拒絕幾次,直到最後,他才會裝作勉為其難地同意加稅,以保持自己的明君形象,想讓崇禎自己說出『加稅』兩個字,那是休想。

李待問跟了崇禎這麼久,如何不知崇禎的心意?不過加稅說着簡單,實施起來可就困難了,而因加稅會造成的種種深遠影響,則更是貽害無窮。

由於各地官吏的層層腐敗,雁過拔毛,朝廷徵收一百兩銀子,倒是有七八十兩進了各級官吏差人自己的腰包,如今李闖,張獻忠率領流賊正在河南,陝西一帶到處搶劫,如入無人之境,各地官府皆都頭疼不已。

明朝的每次加稅,那些地主豪紳們都能巧妙地將稅收轉嫁給最底層的百姓,選擇在這個時候加稅,勢必又要逼反一批交不起稅的窮人,這不等於變相地給那些流賊創造兵源么?

李待問可不傻,若是他提出加稅的主意,最後又被崇禎採納,將來若是因此事造成各地百姓紛紛民變,民眾揭竿起義,最終背鍋擔責的肯定就是他。

所以李待問這時就開始裝糊塗,他假做冥思苦想了半晌,方才遺憾地搖了搖頭,道:「老臣已經儘力了,實在再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法子。」

周鍾心想表現的機會來了,他眼珠一轉,當即出列,望着崇禎皇帝稟道:「皇上,臣有一法,或可得幾十萬兩銀子,以為軍資。」

眼見周鍾獻策,崇禎大喜過望,急忙道:「周卿家有何良策,快快請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八章財政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