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君臣生隙

第六百四十一章君臣生隙

如今趙無忌總督山東兵馬,吳三桂所部正在山東境內,歸屬趙無忌指揮乃是再正常不過之事,所以高起潛便主動把對吳三桂所部兵馬的指揮權讓了出去,讓吳三桂依舊去尋趙無忌。

大感驚訝的吳三桂失望之餘,只得怏怏不樂地再度前去投靠趙無忌,不過很快他便聽說了趙無忌一直在率軍緊追皇太極的主力部隊,得知消息的吳三桂被嚇得魂飛魄散,於是便故意在路上反覆拖延耽擱,幾天的路程硬是走了十多天還沒到。

直到今日聽聞趙無忌在德州擊敗清軍,皇太極敗走,吳三桂這才加快速度,率領手下騎兵趕到了德州。

看着面前一臉誠懇之色的吳三桂,趙無忌心中也犯了難,對方畢竟是主動前來投效自己,雖然也可以趕走他,但消息傳播出去,難免會被人誤會自己沒有容人之量。

考慮到吳三桂手下的三千鐵騎戰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實力比徐彪手下的三千騎兵還要強上幾分,便是不直接上陣,拿來以壯聲色也是好的。

於是趙無忌便勉為其難地收下了吳三桂,雙方心照不宣地一番哈哈哈哈之後,吳三桂便告辭離開,去附近找結寨的地方去了。

吳三桂走後,明軍營寨內又迎來了兩位來自京城的欽差,兩人出發時間本是有先有后,但因一路上的戰亂兵火,耽擱之下,最終兩位欽差竟然陰差陽錯地同時到達此地。

於是趙無忌便擺下香案,準備迎接崇禎皇帝的旨意。

崇禎皇帝在第一份旨意中,宣佈了對擊敗岳托,斬首九千清兵這一役的獎賞,陳國寶,李定國均因功被升為參將,劉芳亮,劉文秀則被升為游擊將軍,其他將士也皆有封賞,唯有身為主帥的趙無忌兩手空空。

除此之外,在肯定了明軍擊敗岳托的功績后,崇禎皇帝語氣嚴厲地繼續催促趙無忌儘快與清兵決戰,救出德王朱由樞。

內心一片惶恐不安的趙無忌接下了第一份旨意,緊接着便開始迎接崇禎派來的第二個欽差。

第二份旨意是在第一份旨意的三日之後發出,核心內容依舊只有一個,便是催促趙無忌儘快進兵,前去拯救德王,崇禎更是在旨意中言明,五十萬百姓他自會派遣洪承疇和孫傳庭前去救援,並以趙無忌兵力較少,不是皇太極對手為由,命趙無忌放棄皇太極,只需去迎戰多爾袞,救出德王。

兩位欽差離去后,趙無忌的臉色有點難看,大帳中,剛才一起陪同趙無忌接旨的諸將則各有心思。

吳三桂心中有些幸災樂禍,不知道為什麼,看到趙無忌吃癟,他就覺得特別開心,他早年曾因長相俊美,勇猛善戰而得了一個遼東趙子龍的美譽,然而在處處壓他一頭的趙無忌面前,他頗有些自慚形穢。

自己引以為傲的勇猛善戰,在趙無忌面前也是不堪一提,起碼吳襄吳三桂父子這些年殺掉的韃子數目也才不過幾百人,跟趙無忌的戰績比起來相差太多,再論文采,趙無忌也能甩他十條街。

幸災樂禍之餘,吳三桂也有些羨慕趙無忌手下的這些將領,幾年前,陳國寶,李定國,劉芳亮等人皆都是籍籍無名之輩,自從跟了趙無忌之後,短短數年時間,人人都是名動天下,宇內聞名,更是接連不斷地加官進爵。

李定國千里奔襲遼東,攻破滿清前都城,以及劉芳亮率領五百騎兵,全殲瑚什三千清兵的事迹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

尤其是李定國,率一偏師浮海而去,在滿清腹地到處突襲,攻破東京城,拯救數萬大明和朝鮮百姓,又攻取旅順口,將這座堅城和良港再度收歸大明麾下。

李定國因其輝煌戰績,已有人拿他與當初的大明第一良將曹文詔相比,將他視為新一代的大明第一猛將。

這個時候,在清軍入侵時半點戰績也無的關寧鐵騎儼然已經成了百姓心中的飯桶和笑話,至於那個什麼遼東趙子龍,更是被人嗤之以鼻,認為吳三桂太過名不副實。

所以吳三桂對於趙無忌以及他手下的諸將,心中是又嫉又恨。

至於一旁的虎大威和猛如虎二人,心中則充滿了羨慕,欣慰和惋惜等情感。

羨慕的是陳國寶,李定國等人的升遷,欣慰的是,跟隨着趙大人,自己等人也終於立下戰功,擊敗皇太極率領的清軍主力,不但洗刷了巨鹿一役失敗的恥辱,也算是替曾經的大帥盧象升報了一箭之仇,此戰斬殺清兵四千餘人,想來亦足以告慰盧督師的在天之靈。

高興之餘,他們又為兩手空空的趙無忌感到惋惜,虎大威兩人都是純粹的武人,朝堂上的政治鬥爭兩人既不擅長,也不想參與,為了避免趙無忌尷尬,虎大威兩人便跟着面色如常,心內暗爽的吳三桂一起,匆匆向趙無忌告辭而走。

三人走後,徐怡也從屏風後面踱了出來,她深深地看了趙無忌一眼,卻沒有說什麼,只是招呼上徐彪,低着頭匆匆而去,說是要去看望在此戰中的明軍傷兵。

此時的營帳之中,便只有夏允彝,唐維,韓勇,以及為了接旨而趕回來的劉芳亮和始終侍立在趙無忌身後的商敬石。

除了心思單純的韓勇,其他的人都從崇禎的旨意中嗅出了一絲陰謀的味道,眾人各懷心思,一時無言,趙無忌則皺着眉頭,凝神思索著如今應對之策。

嗯,他目前的敵人,除了滿清之外,大概率還要加上一位崇禎皇帝了。

想到這裏,趙無忌的心中覺得有些悲涼。

在座眾人中,以劉芳亮加入趙無忌麾下團體的時間最短,他為人機警,江湖經驗也是豐富,從皇帝的旨意中,他已經看出來了一些東西。

崇禎旨意中的拉攏分化之意,劉芳亮心中雪亮,此時此刻,他曉得自己必須要表明立場,是站皇帝這邊,還是站大人這邊。

答案簡而易見,劉芳亮很快便做出了選擇。

輕咳一聲后,劉芳亮徐徐站起,面向趙無忌雙手抱拳,「末將乃反賊出身,幸得大人不棄,簡拔於微末之間,立下些許功勞,不足掛齒,末將此生惟願跟隨大人鞍前馬後,唯大人馬首是瞻,請大人放心。」

正在冥思苦想的趙無忌這才把注意力落回了營帳內,聽完劉芳亮一席話,他臉上露出了極為複雜的神色,讓人琢磨不透,略一沉吟后,他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劉芳亮暫且坐下。

眼看營帳中的諸將都是趙無忌的心腹,並無外人,夏允彝斟酌良久,終於也緩緩站起,臉色肅然地看向趙無忌,「大人,皇上此舉大有深意,諸將皆有封賞,卻獨獨漏了大人一人,此中深意,請大人三思。」

「夏先生的意思是?」趙無忌望着夏允彝,幽幽問道。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而今清兵尚在我大明境內,皇上便對大人起了猜忌之心,如此刻薄寡恩,居心叵測,大人不可不防。」夏允彝一字一頓地說道。

趙無忌迅速地瞥了夏允彝一眼,目光閃爍,卻沒有說話,夏允彝的這番話,若是落入旁人耳中,已頗有些大逆不道,帳中諸將卻皆是臉色不變,人人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態。

眼看趙無忌沒有表態,夏允彝頓時便是心中一急,他望着趙無忌,再度開口道:「當斷不斷,反受其害,皇上先是提拔諸將以分大人之權,下一步便會尋找把柄,削去大人官職,如此一環套著一環,步步緊逼,大人切不可坐以待斃啊。」

趙無忌依舊是一陣的沉默。

半晌之後,趙無忌終於開口,「我輩行事,當以忠孝為先,皇上可以對本官不仁,本官卻不能對皇上不義,此事暫且擱置,且先休提,當前我軍頭號之任務仍是追擊皇太極所部清軍,救回無辜百姓,在此之前,其他的事情,本官不會考慮。」

趙無忌的目光在夏允彝,唐維等人的臉上一一掃過,最終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劉芳亮身上,「劉將軍,皇太極所部動向如何,可有消息傳來?」

劉芳亮恭謹答道:「清軍敗給我軍后,狼狽逃竄,毫不停留地一路向北,而今已過德州五十里地之外,按此進度,預計明日上午,皇太極的大軍便會和豪格的兵馬匯合,五十萬百姓也都在那裏。」

趙無忌點了點頭,「好,勞煩劉將軍繼續緊盯清軍動向,若有異動便急報本官,我軍在此修整一日,養精蓄銳,明日便拔寨起行,前去追趕敵軍。」

趙無忌又看向唐維,皺眉說道:「今日一戰,戰果雖然不小,但我軍彈藥損耗也是甚巨,軍中彈藥已有所不足,煩請唐先生儘快通知淄川工坊,速速運送火器彈藥過來此地,目前來看,火器依舊是我軍最大之依仗。」

唐維當即應聲允諾。

環視身邊的諸將,趙無忌溫聲說道:「今日激戰一場,將士們頗為疲累,諸君想必也乏了,便回去好好休息一番,待到明日,再跟隨本官,前去追趕皇太極。」

眾人得了命令,於是便紛紛散去,夏允彝瞥了趙無忌一眼,搖了搖頭,長嘆一聲,也跟着眾人離開了營帳。

同一時刻,在距離德州五十里地之外,驚魂未定的清軍眼看身後已無明軍追擊,也終於停下了腳步,開始埋鍋造飯,安營結寨,並開始收攏潰兵。

皇太極坐在自己的金帳里,一臉的愁容,趙無忌的火器厲害,他早有所聞,然而今日一戰,皇太極才發現明軍的火器竟然犀利如此!

馬福塔,阿山的兩路騎兵一共一萬六千人,被明軍的炮火猛轟之下,死傷慘重,此戰有五千餘人戰死或是失蹤,另有四千多人身上帶傷,已無法再戰。

若不是自己見機得快,及時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恐怕今日的損失還會更大。

皇太極可以想像,就趙無忌這種一邊放槍放炮,一邊前進的方式,自己是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對方,一旦被趙無忌逼至近身,自己便也只能不得不放棄這些劫掠來的百姓,利用速度優勢甩掉明軍,遠遁遼東。

皇太極滿心的不甘,卻又無可奈何,力不如人,這也沒什麼辦法。

在他的兩側,馬福塔和阿山兩人滿臉都是黑乎乎的硝煙,垂頭喪氣,阿山的臉上更是有一道又長又深的傷痕出現,傷口綻裂。

皇太極正在帳中發愁,突然聽得牛皮門簾響動,隨後他便看到范文程手搖羽毛扇,一臉興奮之色,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一章君臣生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