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曬鹽之法

第120章 曬鹽之法

「軍師,壽州急報,楊行愍全軍已經拿下壽州全境,王成帶着剩餘的壽州軍和家眷從壽州城往西撤退。」向傑差點將袁襲堵在了觀察使的門口,急的後者將他拉到一邊邊走邊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我還以為你們是有了畢師鐸的動靜了?楊行愍拿下壽州之後,手下兵馬還剩幾何?」

「損失過半,咦,軍師你這是要拉我去哪?這消息我還要送到主公那呢。」向傑見到袁襲直接拉着他就出了觀察使府的大門,而且喊來侍衛牽來戰馬,一副要出城的樣子,忍不住奇怪道。

「帶你去找主公啊,今天一大早主公就和陳家娘子他們離開府城了,聽說是準備去去鹽城,還有陳安和馬天明他們幾家家主都跟着去了,你沒發現今天這府中都沒什麼人嗎?民政部那邊幾乎都跟過去了。」袁襲直接和向傑上了戰馬之後帶着一隊親衛迅速出城,往北揚長而去。在路上他總算是弄清楚了,薛洋這麼大張旗鼓的去鹽城做什麼了,只是這一瞬間他的臉上充滿了差異,甚至是懷疑。

「你別看我,我也不信,不過你也知道馬天明他們家在南邊的海島上有自己的私鹽場,現在馬家歸順主公之後,已經和陳家合作準備在鹽城再建一個大鹽場,所以主公就想到了這個曬鹽之法,還言之鑿鑿的說以前在古書上見過。」

「軍師,你有想過如果這個辦法可行的話,對我淮南軍來說意味着什麼嗎?」向傑倒是沒有懷疑薛洋到底在哪見過這種奇奇怪怪的曬鹽之法,反而搓了搓手,不顧馬背上的顛簸,朝着袁襲問道。

「我如何不知?如果此法可行,那主公的宏圖大業至少可以提前十年達成。」袁襲一句話說完就不再多言了,他二人都明白這其中的原委,在如今朝廷甚至專門設置了鹽鐵轉運使這等高管要爵的情況之下,就可知道這鹽一項每年帶來的收益到底是多少了。就算如今揚州地域繁華,而且政治清平,但是斗鹽千錢依舊是需要刺史府下達鐵律進行調控才能保證供需平衡。這還是馬家這個沿海的大鹽商已經徹底倒向了薛洋,將自己家的私鹽源源不斷運過來供應市場的結果。可以說揚州刺史府在稅收改革之後,鹽稅雖然從之前的主要收入來源的地位下降了,但是已然是讓嚴明和尹世恆無法忽視的一塊巨額利潤。有了鹽稅,淮南軍才能依靠着揚州和舒州兩地在斷斷一年之內迅速橫掃了蘄黃和宣歙等州郡,拿下了淮南道的大半地盤,同時還直接手伸到了江南西道。

袁襲和向傑一路縱馬平治,等到他們到達鹽城海灘的時候,薛洋他們已經在實地考察這片鹽場了。鹽城之所以得名就是此地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鹽場,附近百姓幾乎都是鹽場的鹽工。在高濟拿下鹽城之後,這些原本官營的大鹽場迅速被軍隊接管,隨後移交給了後勤部處置。

「主公請看,沿着常豐堰這南北長越上百里的海灘其實都可以用來改造成主公所說的鹽場,到時候僅需要如今城東那個鹽場一成的人手即可操控這千餘畝的大鹽場了。」如果說所有人對於薛洋的想法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的話,或許馬天明,這位馬家當代最傑出的年輕人是唯一明白曬鹽之法的人了。此時他是一臉興奮,朝着薛洋猛然一拱手,毫不掩飾自己的雙眼之中的欽佩之情道:「主公給天明兩月時間,定然讓鹽城變成名副其實的鹽城。」

其實曬鹽之法在古代早已有之,只不過和之前薛洋指點過的耕牛的鼻環一樣,這種實用的辦法在古代很多時候都是一段時間忽然出現,然後一段時間又再次消失的,以至於到現在薛洋也根本就不管這曬鹽之法到底是何時失傳的。反正將自己記憶里的曬鹽之法和提純辦法寫了出來。他實在是忍受不了,在揚州這個如今算得上大唐最富庶的城市,靠近鹽城這個鹽場的地方,鹽價居然高到一般百姓根本就承受不了的現象發生。斗鹽一千五百錢,而且還是小斗。

薛洋也知道這個時代光是解縣鹽池一年的稅賦就足有六七百萬貫,幾乎是佔據了大唐整個鹽稅收入的一半左右。其他地方四川等地也有井鹽出產,但是在產量和運輸跟不上的時候,整個天下百姓幾乎都吃不上鹽。吃得上的也都比黃金還貴。

「鹽場由陳家和你們馬家合建,歸屬後勤部管轄,戶司監督,每年歲入除了鹽稅之外,其他所得由陳燁擬定一個你們認可的章程出來。」薛洋聽到馬天明的話之後點頭道:「民政部籌劃組建地礦司,管控審批我淮南軍麾下所有地域的礦物開採以及買賣,同時組織人手在各地進行勘探,製作一份大唐地礦分佈圖出來。」

嚴明尚在沉吟思索薛洋所說的這個地礦司的真實用意,旁邊剛剛抵達的袁襲則上前道:「主公,主公的意思是這個鹽場也屬於地礦司管控?」

「軍師來了?」薛洋微微一笑,帶着眾人邊走邊道:「今日既然你問到這件事,就順便告知大家一件事,以後各司衙門管控事務是根據自己的職責去行使自己的權力,而不是單一的劃分。就拿眼前鹽場來說,地礦司負責核准,但是鹽場的日常還是歸屬農商司管理,而戶司的職責則是負責稅收和財政收支。」薛洋在一點一點普及後世的職能部門的辦法,將那種權責分明各司其職的作風逐步深入到自己的這支隊伍之中。

這一點,在場的嚴明和陳燁是相互看了一眼,薛洋之所以在這裏說出這樣的話,原因還在於隨着地盤的變大,各種各樣的產業變多,他們正在面臨着不亞於軍方的壓力。如果還死抱着之前的舊觀念不鬆手的話,那麼這些源源不斷出現的新事務必然不斷考驗着他們的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

「等到這個鹽場建好投產,就將城東的那個煮鹽的鹽場給拆了。」薛洋見到眾人都在沉思自己說的話點了點頭,隨即換了個話題道:「南方多雨,說實話不太適合建立大鹽場,所以天明陳燁,你們可以嘗試去登州外海那一帶的海島上去建立鹽場。軍師可以讓水師組織一次出海航行,幫他們一把。總之原則只有一條,那就是諸位必須想辦法將大唐的鹽價給降下來。」

「主公,真要將城東的鹽場給拆了,只怕唐皇一定會找主公的麻煩的。就算是如今新建這個鹽場只怕也會引起某些人的眼紅,之前高相公身上的那個鹽鐵轉運使的頭銜已經被田令孜拿走了。」馬天明拉着陳燁等人就地開始籌措建立鹽場的事情,只有袁襲和嚴明等對視一眼來到薛洋身邊低聲道。

「壽州被楊行愍拿下了?」薛洋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倒是看着在一旁的向傑笑道:「能讓你大清早就拉着軍師跑過來的也就只有這件事了,畢師鐸那邊權義已經讓人彙報過了,他們退入泗州,準備伺機進入濠州。」

見到向傑點頭,薛洋停下腳步笑道:「既然如此,軍師還擔心什麼?那田令孜難不成還能跑到淮南來找我們的麻煩不成?楊行愍一旦佔領光州和壽州,就等於徹底失去攪亂我軍方略之餘力,而陸明的第四衛已經補齊了人手,我軍目前形勢一片大好,不需要懼怕任何人。更何況——」薛洋看了看眾人,之後聲音變得肅然起來:「諸位不覺得這鹽價如此之高已經畸形了嗎?鹽是百味之王,更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之物。長期淡食少鹽,必會導致身體浮腫,周身無力,使百姓失去勇武之體魄,看起來虛有其表。所以我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想辦法增加食鹽供應,至少在淮南道之內,將鹽價降低到斗鹽百錢左右。」

「斗鹽百錢?這怎麼可能?」陳瀟瀟原本和張沐雪在一旁只是靜靜的聽着他們交談,她們今日前來更多的還是想趁機去看海,兩人都是第一次來到大海邊,此時尚且沉浸在震撼之中,卻忽然聽到薛洋的這最後一句話,頓時插嘴道。

「為何不能?只要他們能夠生產出足夠的鹽就可以。」薛洋擺擺手之後道:「去那邊的涼亭吧,我們坐下來說,這件事也是事關天下百姓的大事,必須要跟你們提前說清楚,向傑你去把陳燁喊過來。」

他帶着眾人來到旁邊的一個海邊的小涼亭坐下之後道:「嚴先生和軍師想的應該是我軍如果以食鹽為武器,可以讓天下統一的時間縮短十年是嘛?」

「主公知道?看樣子是考慮過這個問題了?」袁襲點點頭道:「我淮南軍掌控東南最富庶的州郡,以此為根基,如果將鹽政掌控在手,那麼其他藩鎮諸侯根本就沒有錢糧和我軍拼消耗,再加上主公已經先他人一步,穩住了淮南道境內大半州郡,只需操控鹽價,即可覆滅周邊的大小勢力。」

「軍師所言確實如此,然則如此還不夠,對於天下百姓而言這還不夠。」薛洋搖搖頭道:「官鹽專營其實也是一條路,但是絕對不是將食鹽當做朝廷斂財的工具,而應該是藉助食鹽平抑物價,從而讓百姓收益的手段。這是嚴先生的民政部需要考慮的事情,雖然如今鹽場掛在後勤部名下,但是戶司掌控稅收,鹽場也在農商司的管控制下,所以你需要想辦法在馬天明和陳燁他們加大力度傾銷食鹽的時候,放開對食鹽流通的限制。現在淮南道境內以低鹽價迅速擊垮朝廷設置的官鹽鹽院,讓鹽價穩定在百錢左右,然後集中精力對外傾銷。這一點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十三司助你們一臂之力。」

薛洋的這些話根本就沒有將朝廷頒佈的官鹽專營專收的政策放在眼裏,幾乎等於另起爐灶,直接徹底在淮南道境內廢棄朝廷的官鹽。而且眾人都可以想像得到,如果鹽價一旦降低,那麼周邊的各路諸侯必然會聞風而動,拿着大量的錢財前來揚州收購這種低價鹽,如此一來整個大唐的鹽價也會隨着這種震蕩傳遞而迅速下降。

「至於朝廷可能出現的責問,大家就不要擔心了,一旦黃巢亂軍退出河中,進入中原,唐皇肯定會忙着返回長安的,到時候田令孜哪還有空去管淮南道?了不起我率軍北上去勤王就是。」

薛洋的這種一改之前對於唐皇和朝廷小心謹慎的做法也在於這個剛剛興起的曬鹽上面。一旦低價鹽成為市場上的共識,那麼賴以生存的大唐朝廷最後一根支柱鹽稅也會被自己徹底端掉。這一點甚至佔據着河中的王重榮,以及隨後的李克用甚至朱溫都會受到影響。

「陳燁,你和天明兩人急的要保密,十三司要派人暗中監控整個鹽場,至少在明年之前,不能泄露。地礦司和農商司也要制定嚴格的條文,對於私鹽買賣可以放過一碼,但是對於這私制食鹽的,要重拳出擊。這裏面一個搞不好就弄出毒鹽了。」

薛洋的這種把控源頭,但是放開流通的辦法眾人很快反應過來,紛紛點頭不已,在十三司派人進入鹽場之後,馬天明一驚,這常豐堰的海灘只怕以後都要被嚴密監控了。

「好了,天明,就給你兩個月,年底之前我要見到揚州坊市之上有大量的食鹽進入。」薛洋起身笑道:「軍師既然來了,就隨我在鹽城待一天吧,明日一早權義和賴同輝會從山陽趕過來。」

馬天明和陳燁帶人離開了此地,進行鹽場的籌備以及接管城東那個屬於朝廷的城東鹽場,在驅趕了朝廷鹽院的人手之後,開始按照後勤部的命令將生產出來的食鹽直接就近販運到揚州售賣。這煮鹽的辦法雖然產量較小,而且還費時費力,需要耗費大量的人手和木材,但是畢竟鹽城的這個鹽場規模很大,有了它在手中也就等於有了一個穩固的食鹽生產基地了。只不過此時陳燁和馬天明很明顯考慮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外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末戰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末戰圖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0章 曬鹽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