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遼東大計

第九百六十八章遼東大計

陳洪範的話語,崇禎初始聽時,還微微點頭,但越聽下去,崇禎便越覺得有些不是味。

大明和滿清原本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你趙無忌居然和對方的實權親王關係這麼好,這麼親厚,這可就讓崇禎有些不放心。

古代的帝王,都是非常忌諱手下大將暗中勾結敵國勢力,陳洪範把趙無忌和多爾袞之間的關係大加宣揚,添油加醋,無非就是想離間崇禎和趙無忌的關係。

崇禎皇帝這個人呢,還是十分精明的,就是閱歷有點淺,此外還多疑,他聽陳洪範這麼一說,頓時心中就有點打鼓,對於留趙無忌在遼東之事,他的心中也開始動搖了起來。

崇禎臉上的笑容慢慢逝去。

陳洪範不動聲色地偷偷瞥了一眼,將崇禎皇帝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心中頓時便是一喜,曉得自己剛才的話語已經奏效。

「更何況欽州伯乃是我朝第一戰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僅僅以八千兵馬,便能擊破韃酋十萬大軍,如此強軍,當世無人能敵,臣謹為陛下賀;

有欽州伯拱衛遼東,若是他再練出七八萬強兵,屆時一旦京師遇到賊人襲擊,欽州伯部下快馬強兵,只需三四日便可入關勤王,殺散流賊,豈不便利?」

崇禎聽了,心中頓時又是一沉。

嗯,趙無忌這麼厲害,遼東離京師又是這麼近,他勤王便利,一旦造反起來,殺到京師也很便利。

真要給趙無忌練出七八萬人馬,到時恐怕這當今世上,便再無人能製得住他,到時若他起了謀逆之心,又有滿韃睿親王相助,攻破山海關,進而攻破京師,那也只是十天半月,輕而易舉之事。

念及此處,崇禎立即就打消了將趙無忌留在遼東的心思。

不行,這個人太危險,不能讓他留在遼東!

崇禎如此在心中想道。

皇上都喜歡猛將,名將,但若是手下將領太過於優秀,則皇帝對其的喜愛,就會轉變成恐懼,擔心其能力太強,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這便是所謂的功高震主。

「此外,臣還聽聞……」說到此處,陳洪範臉上突然露出尷尬之色,急忙閉上了嘴,似是不小心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語。

崇禎皺眉望向陳洪範,語氣明顯有些不悅,「陳卿家,在朕面前,你大可暢所欲言,不必拘束。」

陳洪範躊躇了一下,這才有些猶猶豫豫地說道:「臣聽聞,滿清睿親王對欽州伯極為欣賞,曾當眾放出消息,若是欽州伯肯投靠滿清,便會封他一個一字並肩王,並會給他裂土分茅,世代罔替的待遇。」

崇禎聽了,眼中驚慌之色一閃即逝,他勉強擠出一抹笑容出來,道:「欽州伯乃是我朝忠臣,滿韃卻是好算盤,只可惜欽州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眼看陳洪範帶着『老實憨厚』的笑容退去,兵部尚書陳新甲即將出列發言之際,崇禎急忙對一旁的首輔陳演使了個眼色,搶先開口問道:「不知首輔對於此事,有何見解?」

有何見解?將趙無忌留在遼東坐鎮,節省下一年幾千萬兩的遼餉,你好我好大家好,這還用問么?陳演不由得當即便是一愣。

能做到首輔這個位置,不說陳演有何過人之處,只說揣摩帝王的心思,這便一定是他的強項。

看來皇上似是對此有些不以為然,剛才已經有三人附議趙無忌,既如此,某便反其道而行之,看看是否猜中皇上的心意。

想到這裏,陳演急忙出列,拱手施禮。

「皇上,臣以為,殺雞焉用牛刀,如今既然欽州伯已經重創滿清軍隊,且滿清又已經派遣使者,前來議和,而那睿親王多爾袞,聽聞也是個重情守諾的人物,是以臣以為,遼東之地將來幾十年間,將不會再有戰事。」

「將欽州伯這樣的一位忠臣強將放在遼東無所事事,實在是有些太過浪費了,是以臣以為,留祖大壽與吳三桂兩人駐紮於此,也就夠了。」

陳演話音剛落,便感覺有一道如釘子般的銳利目光,狠狠地在後面扎到了自己的身上。

不問可知,這一定是那被財政虧空弄得快要瘋掉的李待問李老頭乾的。

有些心虛的陳演急中生智,急忙繼續說道:「不過老臣以為,遼東苦寒之地,向來無甚產出,守住此地耗資甚巨,而所獲極小,欽州伯所言放棄錦州,寧遠等地,亦是也有可取之處。」

「臣以為,我朝既然已與滿清議和,此地便也無需部署太多兵馬,在關外保持三萬人的兵馬,已然足夠,而錦州等地卻也無需放棄,只需分兵駐守即可。」

兵部尚書陳新甲終於有些忍耐不住,急忙上前一步稟道:「皇上,滿清狼子野心,不可輕信,若是他們背信棄義撕毀盟約,三萬兵馬,可是抵敵不住那些如狼似虎的韃子。」

陳演回過頭來,望向陳新甲,微微一笑。

「陳閣老勿憂,我朝尚有勇冠三軍的猛將吳三桂,老夫以為,可命吳三桂率領重兵,鎮守山海關,而命祖大壽率領少量人馬,駐守關外寧遠,錦州等城。」

「以吳三桂之驍勇,山海關之險峻,韃子便是背信棄義,突襲我大明,想要攻破山海關,至少也需一年半載的時間,若是韃子撕毀盟約來犯,皇上正可急命欽州伯速速揮師勤王,到時欽州伯親率大軍前來,定可一戰而平遼東,攻破盛京,剷除掉我大明的這一心腹大患。」

「不知陳閣老以為如何?」陳演笑着問道。

陳新甲聽了,心中不由得也是一動,覺得陳演說的也有些道理。

清兵圍攻錦州,花了一年時間都沒能攻下,就算只在關外留兩三萬兵馬,守住城池,也已足夠。

到時就算趙無忌不在遼東,清兵想要盡破錦州寧遠塔山杏山等四城,殺到山海關下,至少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這段時間裏,朝廷完全可以調遣趙無忌率軍前來勤王,有黑旗軍出征,到時沒準還可以因禍得福,一舉統一遼東。

想到這裏,陳新甲於是便也不再多言,退了下去。

「皇上,如今流賊李自成,張獻忠十分猖獗,四處流竄劫掠,荼毒百姓,皇上何不命欽州伯率領得勝之師,返回討賊?以欽州伯麾下兵馬之戰力,剿滅流賊,應是輕而易舉之事。」禮部尚書蔣德景出列稟道。

讓趙無忌去剿匪?崇禎聽了,心中當即一動。

思忖片刻之後,崇禎搖了搖頭,「楊文岳主持剿匪,頗有成效,臨陣換帥,恐傷功臣之心,更何況趙無忌在遼東苦戰一場,力克強敵,此刻也是士卒疲敝,朕的意思,讓他暫且先休整幾日罷。」

蔣德景皺了皺眉,卻也只得躬身謝恩告退。

趙無忌此番立下大功,又有傳言多爾袞要以王位引誘趙無忌歸降,所以這番得勝后,論起封賞來,趙無忌最少也要從伯爵升一級,升到侯爵。

侯再往上升,那就是王了。

暫時崇禎還不想給趙無忌封王。

崇禎與眾臣又商議了一番之後,最終以陳演的意見為主,也採納了趙無忌的部分建議,那就是不在遼東留下如以往那樣大量的兵卒,而僅僅以目前祖大壽和吳三桂手中的三萬士卒為主,鎮守遼東。

原寧遠總兵吳三桂轉任山海關總兵,拱衛京師,而原山海關總兵馬科則被任命為寧遠總兵,祖大壽的錦州總兵一職不變。

同時崇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不再補充戰爭中損失的兵員,也算是另一種變相的精兵簡政,原本遼東兵馬號稱數十萬,如今驟然被縮減到三萬,從此以後,幾千萬兩的遼餉,至少可以縮減一半多。

朝廷財政的壓力,將會大大減輕。

至於趙無忌提及的啟用孫傳庭的建議,崇禎壓根就沒有考慮。

崇禎覺得大明這麼大的疆域,能人異士層出不窮,忠臣良將從來都不缺乏,像孫傳庭這樣雖然有能力,但不聽命令的臣子,多關押幾日,挫一挫他的稜角,也是好的。

孫傳庭這個人,崇禎打算等到磨平了他的稜角,自己的氣也消了之後,在啟用他。

商議好了帝國在遼東的佈局之後,眾人便進入了今日的第三個議題,如何封賞立下汗馬功勞的趙無忌。

崇禎深吸一口氣,望着殿下的群臣,心中再度陷入了一團亂麻般的狀態。

兩日之後,盛京。

此刻正是黃昏時分。

寬大華麗的睿親王府今日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守門的門子忙得腳不沾地,殷勤地招呼著前來府中的貴客,這才小半晌功夫,嗓子就有些嘶喊得啞了。

一輛輛華貴的馬車停在睿親王府門前,身份高貴的夫人和小姐們,在丫鬟侍女的攙扶下,彼此含笑打着招呼,隨後又成群結隊地走入王府。

一匹匹名貴的駿馬以及一架架的轎子亦是在王府門前往來不絕,若是有熟悉大清官場的人在此,一定會驚訝萬分,因為今日幾乎滿清朝廷上所有的重臣宿將,皆都陸陸續續地出現在了這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八章遼東大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