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彈劾張若麟

第九百零七章彈劾張若麟

昨日一早,在趙無忌的吩咐下,商敬石找了一些會書寫的軍中士卒,將趙無忌早已準備好的文稿抄錄了足足幾千份,隨即又製作了大量的孔明燈。

趙無忌手下的士卒都曾經受過教育和培訓,識文斷字對他們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趙無忌自己也經常擔任老師,為手下士卒講課。

相比大量文盲充斥其間的大明官軍,趙無忌手下士卒的個人素質非常高,抄錄這些傳單並未花費多少時間。

然後在昨日晚上,趙無忌派出手下士卒,偷偷靠近錦州,看準風向,在順風的時候,將這些傳單和孔明燈一一放飛空中,在風力的作用下,大量傳單和孔明燈向著錦州城和清兵陣營飛了過去。

這個計謀雖然簡單,但是卻非常有效。

這是一場在古代也很少出現的輿論戰,趙無忌的目的便是為了繼續離間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關係,動搖清兵的軍心。

傳單上的內容其實都一樣,只不過標題不同,所以也並未花費趙無忌太多時間。

趙無忌昨日先是分兵,隨後又在晚上搞了這麼一出,多爾袞今日若是不來攻城,那才是怪事。

望着遠處如潮水般湧來的敵方大軍,感受着腳下地面的不斷顫動,迎著城頭上撲面而來的狂風,趙無忌靜靜地站立在城頭上,臉色十分的平靜。

風沙吹動他的衣衫和頭髮,但他臉上的堅毅之色,卻是絲毫未改。

黑色軍旗下,青衫少年心中戰意飛揚。

你要戰,那便戰!

多爾袞,本官早已在此,靜候多時!

紫禁城內,乾清宮中,崇禎皇帝高坐龍椅寶座之上,面色威嚴,目光在下面群臣臉上一一掃過。

今日乃是大朝會,數百名官員齊齊來此上朝,人頭攢動。

然而崇禎總覺得今日有些地方不對勁,至於具體是哪裏不對,他一時半刻,又找不到原因。

雖然來了這麼多人,但偌大的乾清宮內,卻依舊沒有半點的熱鬧氛圍,仍是給崇禎一種陰冷寂靜的感覺。

殿下的群臣,大部分都是面無表情,站在哪裏,猶如泥塑木雕一般,看不到半分活氣。

面容憔悴的兵部尚書陳新甲,拖着沉重的步伐,上前一步說道:「皇上,臣有事上奏。」

松錦之戰明軍的慘敗,給了陳新甲以極大的壓力,讓他這些日子茶飯不思,才幾日功夫,整個人就瘦了一大圈,他頭髮斑白,顫巍巍地站在哪裏,不像是年富力強的中年人,倒像是花甲之年的老者。

「陳閣老請講。」

「皇上,兵部今早得到前方書信,三邊總督傅宗龍大人,已於四日前在項城,被李闖等人的賊軍圍攻,因敵眾我寡,被敵軍所擊敗,傅大人不幸以身殉國。」

傅宗龍是一個肯做事的臣子,被崇禎再次啟用后,他帶着賀人龍,李國奇等將領,與圍攻開封的李自成狠狠地戰了一場,但此刻的李自成早已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發展到今日,他已擁有七十萬兵馬,手下兵多將廣,雙方一場大戰,結果賀人龍,李國奇兩將雙雙敗北,官軍反被流賊打得抱頭鼠竄,潰不成軍。

傅宗龍兵敗后,並未氣餒,他原本打算召集眾將,收攏部隊,繼續與李自成作戰,然而當他給賀人龍,李國奇兩員大將發去調令時,兩人不但沒有回應,也沒有遵從他的調遣,前去項城與其匯合。

結果只有數千兵馬的傅宗龍,在項城迎面撞上了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一戰之下,兵敗被俘。

劉宗敏抓了傅宗龍,便將他押到項城城門之下,讓他勸降城中守軍,結果傅宗龍寧死不屈,被萬分氣惱的劉宗敏派人割下耳朵,鼻子,最終砍下頭顱,當場身亡。

崇禎皇帝聽了陳新甲的話,臉上也不禁露出了悲痛之色,「怎麼?傅卿家也被賊軍……」深深地長嘆了一口氣,崇禎皇帝默然不語,看上去心境十分低落。

陳新甲見狀,只得溫言勸道:「皇上,勝敗乃兵家常事,為今之計,儘快派遣賢臣,前往河南,接替傅大人方為上策,

這剿匪之事,總須有一名威望深重的大臣領銜統籌,方能集中各地力量,將流匪一一擊破。」

「這,」崇禎躊躇了一番,便望向殿下群臣,「那位卿家願前去項城,接替傅卿職務?」

傅宗龍是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少保,西北三邊總督,從官職上來說,乃是大明王朝的一品大臣,位高權重。

這職位放在以往,那可是炙手可熱,人人爭搶不休,但如今今非昔比,崇禎皇帝一番話說罷,卻是久久無人應聲。

這就有些尷尬了。

崇禎臉色微紅,情急之下匆忙想好一名人選,於是便開口點名:「張四知,張卿家何在?」

卻是無人應聲。

站在崇禎身後不遠處的大太監王承恩急忙上前一步,低聲提醒崇禎道:「皇上,張大人因患病在床,已有四五日沒有上朝了。」

崇禎哦了一聲,點了點頭。

隨即他突然心中一動,似有所悟!

崇禎終於想明白為什麼剛才他總覺得有哪裏不對了,這大殿中的臣子,雖然人數也是很多,但如今看上去,總人數相比以往,似是少了兩三成之多!

最近怎麼這麼多大臣患病請假?崇禎既覺得不解,又感覺到了一陣陣的寒心。

陳新甲急忙再度開口,幫崇禎皇帝解圍,「皇上,陝西巡撫汪喬年,為人忠義,耿直方正,皇上可使此人接替三邊總督一職。」

汪喬年作為陝西巡撫,是傅宗龍的得力助手,能力尚可。

崇禎聽了,急忙點了點頭,「善,朕這便傳下旨意,升汪喬年為三邊總督,負責剿匪事宜。」

一旁的陳洪範眼珠一轉,當即也出列上奏,「皇上,臣有事稟報。」

「陳卿請講。」

「李闖此人,其家族世代居於陝西榆林米脂縣,臣以為,汪大人赴任后,皇上可命汪大人率人前往米脂,掘了闖逆的祖墳,破壞其家中風水。」

禮部尚書蔣德景聽了,當即眉頭緊鎖,心想,給皇上出這種餿主意,陳洪範你損不損啊?

崇禎皇帝聽了,卻是面露喜色,當即含笑頷首答應了下來。

隨着洪承疇在遼東的兵敗,中原腹地的李自成,張獻忠兩大流賊的勢力也在如滾雪球般的不斷擴大,這其中尤其以李自成勢頭最猛,農民軍甚至放出了「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為李自成爭奪天下做準備。

古代人最迷信這些祖墳啊,龍氣啊這樣的東西,崇禎生怕李自成謀奪他的江山,挖掘李自成祖墳,斷了他的龍氣,陳洪範此番建議,可謂正中崇禎下懷。

一旁的戶部尚書李待問,聽了崇禎的話語,心中卻突然湧起了一陣悲涼。

堂堂的大明天子,富有四海,說一不二,如今竟然要淪落為靠着挖掘一個農民祖墳,才有信心取勝的地步了么?

不過這話他可不敢說。

這十餘年來,朝堂上的這些臣子,慢慢地也看清和了解了自己的這位皇帝。

君無能而恨臣庸碌誤國,臣無能而恨君擅殺無情,崇禎皇帝做過的令功臣寒心之事,實在是太多了。

前番滿清入侵山東之時,七十六歲的前閣老孫承宗死命報國,一家老小上下幾百口,皆是死於清兵之手,然而崇禎只是給他官復原職,並未給他謚號。

一代名將盧象升,戰死沙場后更是長達八十多天,屍體也沒有得到收斂,其妻子兄弟向朝廷請恤,卻被拒絕。

再有趙無忌,在山東戰場力挽狂瀾,殺得皇太極丟盔棄甲,大敗虧輸,結果事後只得了一個欽州伯,被崇禎一腳踢到了嶺南蠻荒之地。

如此等等,這些事情在崇禎執政十餘年中,可謂屢見不鮮,崇禎之刻薄寡恩可見一斑。

「諸位卿家,可還有其他事宜?」崇禎環顧眾人問道。

御史路振飛出列,稟道:「皇上,臣彈劾兵部尚書陳新甲,玩忽職守,橫加干涉前線兵事,另有監軍張若麟,臨陣脫逃,掣肘主帥,以至有松錦之敗,此二人乃國之蠹賊,請皇上殺之。」

陳新甲聽了,臉色霎時便是雪白一片,他身子微微晃了晃,卻是沒有出言反駁。

崇禎聽了,沉吟片刻后,卻說道:「此事非尚書一人之過,路卿家切勿再提。」

御史余應桂亦是一同出列,稟道:「皇上,監軍張若麟,原屬刑曹,本不知兵,賊臣若麟,挾兵曹之勢,收督臣之權,催戰必敗,三尺童子可知,若麒一味催戰,視國事如兒戲。……若麒坐陷封疆,得罪宗社,自當立斬,以謝天下」

余應桂的話語,頓時便引起了不少朝臣的贊同,眾人紛紛附議,向崇禎皇帝彈劾張若麟。

崇禎皇帝聽了群臣的話語,臉上微紅。

要是論起催戰,陳新甲是始作俑者,張若麟作為陳新甲的親信,不過是此事的具體實施者而已,而崇禎皇帝自己,也輕信了陳新甲的話,下旨催洪承疇速戰。

余應桂所言的『催戰必敗,三尺童子可知』,雖然說的是張若麟,但崇禎皇帝依舊覺得自己臉龐發燙,心虛不已。

畢竟催戰自己也有一份,余應桂這話,可是連崇禎皇帝一起給罵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百零七章彈劾張若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