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三支弓箭

第六百九十九章三支弓箭

皇太極的皇宮,除了建造的時候採用大量漢人工匠之外,在樣式上也是盡量地模仿大明的紫禁城,此刻在雄偉的崇政殿內,大清國滿朝文武濟濟一堂,靜謐無聲。

皇太極坐在最高處的龍椅上,相比出征大明之前的躊躇滿志,此刻他的臉色有些蒼白,龍袍右邊的袖筒空蕩蕩的,這使得他的威嚴氣勢看上去削弱了幾分。

豪格站在皇太極的下首,卻在群臣的上首,位置十分的引人注目。

多鐸站在殿下群臣隊列的左側,他挨着多爾袞和阿濟格站着,果然如多爾袞所言,草原上各大部落的蒙古王公們如今也罕見的齊齊出現在了崇政殿內,此刻,他們正站在多爾袞等人的對面,一個個面露不善之色,望着對面的多爾袞三兄弟。

看到對面陰沉着臉的眾位蒙古王公,多鐸也禁不住在心中咯噔了一下。

這些蒙古王公,平時一般都在草原上待着,除非是有重大的節日或是行動,否則他們很少會來盛京,他們一般都是派遣各自的屬下留在盛京,作為自己的代理人,沒想到今日竟然都出現在了崇政殿內。

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蒙古諸部此次出征損失最多,卻沒得到多少繳獲,他們自然便會對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的多爾袞三兄弟生起不滿。

多爾袞面色鎮定如常,面上含笑地在對面的蒙古王公臉上一一掃過,碰上熟識的,還會微微頷首示意,他心中一片雪亮,知道這些蒙古王公,便是皇太極找來對付自己三兄弟的『外援』了,多爾袞一面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對面的蒙古王公們,一面在心中緊張地思考着對策。

而朝中的文武大臣們,此刻也都嗅出了空氣中的硝煙氣味,看來今日的朝會,註定不會是一片平靜,這些個文武大臣們,或各懷心思,或小心翼翼地等著皇太極發話。

在場的眾人中,頗是有些人已經被趙無忌的那封信給打動了,大家出來做官,無非是為了榮華富貴,既然在軍事上打不過趙無忌,連最能打的大汗都敗在趙無忌手裏,既然如此,那投降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滿清的前身建州女真,原本就是大明的屬下,如今再度回歸大明,也是情理之中,雖然有些丟面子。

但面子算什麼?面子能當飯吃么?更何況趙無忌此人商才了得,他每到一處,都會把屬下的州府經營的一片興旺發達,繁華富庶,通俗的話說就是跟着趙無忌走,有肉吃。

所以,除了那些鐵桿的滿清貴族,一些處於權力邊緣地帶的小貴族以及部分文武臣子還是挺希望投降的。

畢竟投降之後,他們也不過是換一個主子,依舊會繼續為官,所得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

他們頗有些幸災樂禍地看着范文程和孔有德等從大明叛變過來的漢人臣子,心想趙無忌應該會放過自己等人,但是恐怕不會放過這些人,聽說趙無忌此人,最恨漢奸,當初在歸化城,他就親自手刃了一位漢人官員鮑承先,全然不顧對方的使臣身份。

一旦大清回到大明懷抱,范文程和孔有德的下場必然會十分凄慘。

皇太極眯着眼,不動聲色地審視着殿下的眾位臣子,眼看時辰已到,他略一沉吟,便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兩步。

皇太極的威嚴目光在殿下眾人的臉上,一一掃過,凡是被他看到之人,無不為他的君威所攝,乖乖地低下了頭,就連滿清諸王中最為兇悍囂張的多鐸,也是如此。

皇太極冷淡的聲音在空闊陰暗的崇政殿內徐徐響起,「此次征伐大明,共得金銀合計五十餘萬兩,從明日開始,朕便會將這些銀子按照諸位的軍功,全部發放下去,大貝勒代善德高望重,便由大貝勒負責此事罷。」

聽聞皇太極要分發金銀,殿下的眾人頓時有些騷動,眾人皆都是一臉的興奮之色,皇太極微微笑着看向眾人,又說道:「朕的一份,便不要了,把朕的這一份,平均分給那些戰死的忠勇將士,以為撫恤。」

頓了一頓,皇太極又開口說道:「成親王岳托,忠心國事,卓有才幹,身先士卒上陣殺敵,可惜卻不幸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傳朕的旨意,詔封其為克勤郡王,賜駱駝五匹,馬二匹,白銀一萬兩。」說到這裏,想起忠心耿耿的岳托,皇太極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哽咽著再不能出聲。

眾人見了,臉上也都露出了沉痛的表情,站在一旁的岳托之父,大貝勒代善更是老淚縱橫,臉上也露出了悲戚之色。

所謂物傷其類,兔死狐悲,這些年來,死於趙無忌之手的清軍大將實在太多了,鰲拜,岳托,艾度利,碩托,瑚什等等,在這些清朝官員眼裏,趙無忌儼然已成雙手沾滿清軍忠勇將士鮮血的劊子手。

清軍陣亡的將領,倒是有一多半,都是折在了趙無忌的手裏。

半晌之後,皇太極擦乾臉上淚水,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朕每當想起成親王,便悲從中來,情不自已,不過,朕有個好消息要告訴諸位,在我大清勇士馬福塔的努力下,他成功帶人從歸化城救出了多羅郡王薩哈廉!」

此言一出,眾人皆都是吃了一驚。

眾所周知,當年歸化城下,多爾袞率滿蒙聯軍與趙無忌的黑旗軍惡戰一場,結果卻大敗而歸,當時的清軍副將薩哈廉也被明軍所俘虜,一直被關押在歸化城,沒想到卻被馬福塔給救回來了。

清兵損失慘重,敗走大明,一時之間,誰也沒想到清軍會殺一個回馬槍,歸化城的守軍稍有懈怠,便馬福塔率領清軍精銳敢死隊,化妝成平民百姓混入歸化城,在付出了一百多條人命之後,終於成功地把薩哈廉給營救了回來。

「宣薩哈廉,馬福塔二人進殿。」皇太極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多爾袞,心中有些得意。

薩哈廉是岳托的弟弟,代善的第三子,他既是沙場上的驍將,在滿清貴族之中的威望也是極高,有他回來坐鎮鑲紅旗,正好可以取代死去的岳托,壓制最近勢頭正旺的多爾袞三兄弟。

隨着皇太極的命令,很快,薩哈廉和馬福塔二人便進到了崇政殿,對皇太極施禮之後,兩人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了一旁。

眾人眼看數年不見之後,薩哈廉依舊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心中也都是十分欣慰,紛紛與薩哈廉點頭示意,打招呼,薩哈廉也是滿面堆笑地一一回應。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薩哈廉正好便站在了多鐸的對面,望着多鐸,薩哈廉的臉上突然便閃過了一絲陰鷙之色。

皇太極望着殿下眾人,突然間長嘆了一口氣,他緩緩開口,低沉的聲音中,帶着幾分疲倦和厭煩,「此次征討大明,我軍損失慘重,朕作為主帥,指揮失當,應負起主要的責任,所謂能者上,庸者下,這大汗的位置,朕也早就不想做了,還請諸位,重新推舉出一位賢君出來罷,朕,絕無二話。」

皇太極此言一出,頓時便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震驚之下,代善,阿巴泰,杜度,范文程,孔有德等人紛紛出列勸阻,眼看幾乎所有的臣子都是站在皇太極這一邊,多爾袞無奈之下,只得出列,也加入到了勸阻皇太極的行列。

皇太極見狀,於是便就勢推辭了兩下,方才說道:「既然如此諸位卿家如此堅持,朕便勉為其難的再做幾年大汗,不過,在此之前,朕卻是有一句話要說。」

皇太極伸手示意,當即就有小太監上前呈上三支弓箭,皇太極將三支弓箭牢牢地抓在自己的左手中,「明國古代有個故事,說的是一支弓箭,很容易便會被人折斷,但是一個人的力氣再大,也很難同時折斷三支放在一起的弓箭,朕想說的是,而今的局勢,我軍新敗不久,在兵事上相比大明,已然處於不利的地步;

而今正是我大清國最危險之時,只有諸位同心協力,如同這三支弓箭般團結起來,才能戰勝實力強大的對手,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大汗說的是。」

「大汗英明,我等此時正因團結一致,萬萬不可自亂陣腳。」

「大汗言之有理,我等切切不可中了明軍的奸計。」

皇太極手中緊握著三支弓箭,輕咳一聲吼,目光冷冷地望向殿下的多鐸,「多鐸!朕信任於你,才命你前去押送我軍此番征伐大明所得繳獲,但為何最終你交給朕的,只有五十萬兩金銀?索海跟朕說,他可是交了一百萬兩金銀給你!」

多鐸聞言,眼中凶光一閃即逝,他正欲出聲發作,卻看到站在他左側的多爾袞,對他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

以科爾沁部的貝勒布和為首的諸位蒙古王公,以及大貝勒代善,阿巴泰,豪格,杜度,薩哈廉等人齊齊怒視多鐸,這些日子以來,在大明損兵折將,結果卻沒撈到多少好處的這些人,看着多爾袞三兄弟吃香喝辣,心中的怒火早已猶如即將爆發的火山一般,難以抑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九章三支弓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