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吳三桂來援

第五百八十六章吳三桂來援

崇禎皇帝猛然站起,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盯着跪在地上的駱養性,顫聲問道:「此事可是為真?趙卿家不是重傷昏迷,一直卧病在床嗎?他又如何還能率軍出征?」

駱養性低着頭,手裏舉著一份奏摺,「啟稟皇上,此事千真萬確,趙大人已於十餘日之前蘇醒,此後當趙大人得知濟南被圍,當即便在青州府誓師出征,欲要前往濟南與滿清一戰,臣這裏有趙大人的奏摺。」

崇禎聽了,頓時臉上皆是驚喜之色,馬上便有小太監匆匆上前,自駱養性手中將奏摺取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呈給了崇禎。

崇禎急不可待地接過奏摺,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他越看臉上神情就越是暢快,看到最後,他一把將奏摺抓在手裏,「哈哈哈哈,趙無忌真忠臣也,大病初癒便敢興師前去迎擊滿清,濟南有救矣!」

殿下的群臣聽了,頓時也都是喜上眉梢,趙無忌雖然在朝中一向低調行事,一直都在刻意隱藏自己的鋒芒,但他在神木縣擊敗多鐸,在西北擊敗羅汝才,孫可望的兵馬,以及在皮島大戰阿濟格,將滿清朝鮮聯軍擊敗,最終保住皮島的事迹,卻是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的。

以趙無忌曾經連敗多鐸,阿濟格的功績,稱他為大明對滿清戰績最好的名將,卻也是實至名歸,如此名將如今再度出征,眾人似乎都看到了濟南城解圍的曙光。

崇禎內心激動不已,如今大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終於有人肯站出來,欲要力挽狂瀾了,更何況此人曾經連續戰敗過多鐸和阿濟格兩人,堪稱是滿清剋星,若是趙無忌出手,似乎此番大明與后金之戰,尚有一線轉機。

「升趙無忌為……」崇禎興奮之下,便想給趙無忌陞官,沒想到這時殿下突然有一人出列,大聲道:「皇上不可!」眾人看去,此人正是少詹事黃道周。

黃道周此人,文學上的才華是有的,道德上也無可挑剔,雖然此人很有節操,在歷史上最終也是壯烈殉國,但可惜此人當真沒有從政的眼光和能力,堪稱明末空談誤國的典型。

就以幾個月之前的事來說,當時崇禎曾經有意與后金議和,暗中吩咐楊嗣昌執行此事,楊嗣昌於是便派遼東巡撫方一藻具體操作此事,方一藻的使者周元忠,在滿清受到了相當的禮遇,皇太極明確表示,『若有確議,則撤兵東歸』。

滿清當時確實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畢竟他們人數太少,若是明朝肯每年歲幣納款,皇太極倒也願意和大明議和,畢竟不用打打殺殺就能白拿錢,這倒也不錯。

而崇禎此舉也是有他的苦衷,議和是楊嗣昌的主意,其核心就是攮外必先安內,楊嗣昌這個大方嚮應該是正確的,首先,關寧軍每年都耗費國庫幾百萬兩白銀,起到的作用卻微乎其微,與其拿錢養着他們,還不如直接給滿清錢。

最重要一點則是大明自己內患重重,當前剿滅流賊已經刻不容緩,連鳳陽的祖陵都被流賊給刨了,流賊已經成為不次於滿清的心腹大患。

在這種情況下,同時和滿清與流賊兩個強大的敵人作戰,顯然並不現實,那麼拉一個打一個,先安撫住其中一方,全力對付另外一方,這也是一條可行之策。

兩者相比之下,顯然大明朝廷不可能對流賊做出任何的妥協,反賊和官府是天然的對頭,所以對滿清做出妥協便成勢在必行之事。

結果議和之事走漏了風聲,弄得滿朝大臣人人皆知,於是,少詹事黃道周帶頭,對楊嗣昌開展了猛烈的進攻,他表面反對楊嗣昌的奪情入閣,實際是反對議和之策。

從道德的角度來講,黃道周此舉無可厚非,堂堂天朝上國,跟野蠻的韃子稱兄道弟,還要納貢議和,這面子往哪放?更關鍵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初便有不議和不割地不賠款的祖訓,祖宗之法不可變。

黃道周和楊嗣昌的一番大戰後,崇禎就慫了,於是議和之事不了了之。

接着也就有了半年之後,滿清的再次入侵。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一味剛猛,不知變通是不行的,韓信尚能忍胯下之辱,國家之間,勢不如人之時,暫時退讓也未嘗不可。

再說黃道周此人,平時總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說別人不行,但他自己又拿不出解決方案,典型的眼高手低,這就是空談誤國,聽着挺好聽,全是正義凜然的辭彙,對於朝政時局,並沒有什麼用。

只見黃道周出列上前,道:「趙無忌資歷尚淺,年紀輕輕,無威信以服眾,臣以為,皇上暫時不宜升他的官。」他說的還是論資排輩的那一套。

崇禎嗯了一聲,覺得他說的也有些道理,於是便壓下了升趙無忌官的心思,正思量間,他猛然又想起一事,便急忙看向跪在地上的駱養性,「駱卿,趙無忌帶了多少兵去迎戰清軍?」

駱養性身子一顫,「回皇上,趙大人的文書中,說他帶了六千兵馬前去。」

此言一出,頓時便給大殿中正在歡欣的眾人迎頭澆了一盆冷水,據情報,清軍可是有十幾萬之多,趙無忌雖然是名將,但是拿六千兵馬,去迎戰十幾萬滿清的大軍,怎麼看,都像是去送死。

盧象升和高起潛軍隊將近十萬,尚且敗給了清軍,趙無忌雖然一直對滿清保持不敗,但打仗最終看得還是實力,他此番的兵力實在太少。

聽說趙無忌才帶了這麼一點兵,崇禎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就反應了過來,這時他才開始後悔,因為正是他自己擔心趙無忌謀反,所以給趙無忌下了家丁上限不得超過六千的命令,而今趙無忌便也只能拿着這六千兵,去濟南府給德王解圍了。

崇禎的臉上尷尬之色稍瞬即逝,「嗯,六千兵是少了點,不過朕聽聞,他還號召山東境內的其他兵馬,與他一起合力迎擊清軍嗎?倪寵,高起潛等人又是如何回復他的?」

「高公公和倪總兵那邊,臣暫時還未接到消息,臣所知道的是,目前駐守泰安的總兵吳襄,已經派遣他的愛子吳三桂率三千關寧鐵騎,前往青州府助戰去了。」駱養性答道。

「好!吳襄果然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朕聽聞吳三桂雖然歲數不大,卻已是我大明有數的勇將,聽說他作戰向來驍勇非常。」崇禎將目光投向了楊嗣昌。

「皇上所言極是,吳三桂雖然年輕,勇猛卻是更勝其父,號稱勇冠三軍,有他前去相助,趙大人此行的勝算定會再添三分。」楊嗣昌也是一臉的驚喜。

崇禎含笑頻頻點頭,「好,好,朕的大明,從來都不缺忠臣良將,趙無忌,吳三桂二人忠君之心,可鑒日月,此戰若勝,朕絕不會吝惜獎賞!」

趙無忌六千,吳三桂三千,加起來一共九千,九千對十幾萬,勝算有多少,在場的眾臣皆都是瞭然於心,不過,這對他們來說,這已經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總算有明軍敢前去與清軍一戰,朝廷的體面也終於保住了,至於勝負,他們並不放在心上,取勝希望渺茫,若是勝了那是最好,若是敗了,無非是丟了濟南,而在濟南打撈一筆,吃飽喝足的清軍,也該會滿意地返回遼東,此番劫難也就躲過去了。

至於以後,誰還管以後。

崇禎滿臉含笑,雖然他心中也感覺趙無忌,吳三桂兩人兵力太少,未必能取勝,但是,就算不能取勝,在洪承疇,孫傳庭的秦軍到來之前,牽制一下滿清也是好的,更何況趙無忌一直都是抗清名將,也許,這次他還會給朕一個驚喜?

而此時此刻,遠在淄川城的趙無忌剛剛睡醒,正睜著惺忪的眼睛看着商敬石,一臉的迷惑之色,「什麼,吳三桂來淄川了?還帶了三千騎兵?他來做什麼?」

商敬石臉上也有些迷惑,「吳將軍說他是前來助戰的。」

「助戰?」趙無忌終於想起了自己那封昭告天下的文書,揉了揉眼睛之後,一骨碌地下了地,開始手忙腳亂地穿起了衣衫,「本官前去會一會他。」

片刻之後,在淄川城外,趙無忌終於見到了這位歷史上『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名人。

只見此人身材高大,樣貌俊秀,眉宇之間英氣逼人,一身銀甲賣相頗為不俗,趙無忌看着他,含笑問道:「可是吳三桂吳將軍?吳將軍大明,本官一向也是久仰了。」

吳三桂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正是末將,末將見過趙大人!」

眼看他如此客氣,趙無忌急忙快步上前,伸出雙手,就打算扶他起來,誰知稍一用力,吳三桂竟然紋風不動,趙無忌臉上頓時出現尷尬之色。

就在這時,藉著趙無忌相扶的姿勢,吳三桂已自行站起,若無其事一般,看着趙無忌微微一笑。

對於這位連挫多鐸,阿濟格的名將,吳三桂心中好奇的緊,他原以為對方和自己,盧象升一樣,也是員勇冠三軍的大將,所以剛才他故意用力不起,想試探一下對方實力深淺。

一試之下,這才知道對方身手雖然也不錯,但相比自己,尚差了許多,當下吳三桂心中更是好奇,心想此人憑什麼能夠兩次擊敗清軍,莫非是此人是個計略過人的智將?

吳三桂此番前來淄川城,半是他自己的意思,半是他老爹吳襄的意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六章吳三桂來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