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接受勞改的日子

第三百零三章接受勞改的日子

金色的陽光傾灑下來,照在監獄大門上面的巨大黑色牌匾上,映得上面的一排金色大字閃閃發光,「神木縣第一男子監獄」,據說這是現任葭州知州,趙無忌趙大人親筆手書。

大明其實一直都有牢房,不過那都是關押一般犯人用的,關押那些強盜小偷謀殺犯強姦犯什麼的,趙無忌近來南征北戰,戰功累累,頗是俘虜了一些敵軍的士卒,數目驚人。

這些被俘的士卒是不可能關押在縣城之內的牢房內的,既不安全,也沒那麼大的空間去容納他們,於是趙無忌便在距離張堡十里的地方,選了一塊荒地,建了一座專門用於容納降兵和俘虜的所在,並將其命名為神木縣第一男子監獄。

據說進了這所監獄的人,只有兩種下場,第一種永遠無法離開,在這裏干苦力干到死;

第二種積極接受思想上的改造,表現良好后,出獄獲得新生。

此時這座監獄里,目前關押的大部分是闖軍和孫可望軍投降、俘虜的士卒,人數大約三千多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原本親密無間,稱兄道弟的袍澤,到這裏卻涇渭分明地分成了若干股勢力,其中有三大幫派。

實力最強的是闖軍俘虜,號稱闖幫,他們人數最多,聲勢最大;實力居次的是孫可望軍的俘虜,他們自成一派,桀驁不馴;第三個幫派是韃子幫,他們人數最少,只有三四百人,雖然兇悍,但是卻最被打壓,地位也最低。

后金韃子在這裏基本沒有什麼人權,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外,就是前去鐵礦和煤礦幹活,監獄里其餘的幫派都不待見他們,若是有后金韃子與他人起了爭執,往往會遭到其他幫派不約而同的群毆。

據說剛開始時,后金韃子的數量還是很多的,監獄里大約有一千多名韃子,不過給他們安排的工作,都是挖煤挖礦這種最累最苦的活,吃的伙食也很差,不到一年,韃子的數目就銳減到了如今的三四百人,按照這個衰減速度,估計再有兩年,這監獄里就沒幾個韃子存在了。

后金韃子落得如此下場也是他們咎由自取,他們在皇太極率領下,來到大明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而今有此遭遇,也算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至於闖軍和孫可望軍的俘虜們勢同水火,互相看不順眼,原因其實很簡單。

當日趙無忌率軍夜襲,一舉擊破了李過、孫可望聯軍,失敗之後,闖軍認為是孫可望軍的潰兵沖亂了自己的大營,是已方戰敗的罪魁禍首,是以對他們頗為不待見。

孫可望軍俘虜則認為對方這是在甩鍋,在推卸責任,在找替罪羊,兩派大小摩擦天天都在發生,時間長了,這仇怨漸漸日積月累起來,這梁子也是越結越深。

雙方都是年輕氣盛的熱血漢,之所以直到今日,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群毆,只是因為,在所有的囚犯之上,還有一派超然的存在——獄卒。

獄卒們每人身上都帶着令囚犯們望而生畏的皮鞭子,一旦發現有滋事的苗頭,便會立即上前分開對方,若是還有一方不依不饒打算打架的話,便會抽出皮鞭,劈頭蓋臉地一頓抽打,將主動滋事的一方打得抱頭鼠竄。

但是只要囚犯們不鬧事,獄卒便彷彿隱形人一般,並不干預這些俘虜囚犯的生活。

劉文秀一身布衣,混跡於一群普通士卒之中,他原來被單獨關押在一座小院子裏,吃用平時都有專人供應,不知怎地,昨天開始便被放了出來,跟普通俘虜吃住在一起。

今日中午,吃飯的時候,劉文秀看到了李過和劉芳亮,他們二人也和劉文秀一般打扮,規規矩矩地站在一群俘虜中間排隊等待打飯。

劉文秀驚喜地上前跟他們打了個招呼,李過勉強笑了笑,劉芳亮則面無表情,理都沒有理他,似乎根本沒有看見似的。

劉文秀身邊的士卒見狀,怒氣衝天,就想上前找劉芳亮理論,替長官找回場子,卻被劉文秀給攔住了,「大帥請他們來相助我等,結果反而是我軍的潰兵衝垮了他們營寨,導致他們兵敗被俘,被人怨恨,也怪不得他們。」

兩派俘虜的大佬們被放出來后,憑藉威望,各自約束住了手下士卒,一時間兩派俘虜慢慢也就相安無事。

監獄里的生活比較單調,每天定時起床,定時休息,白天是例行的勞動時間,所有的俘虜都要出去幹活,如今是農忙時節,他們的工作就是耕地。

俘虜們以二十人為一組,每人腰間都纏着一根粗大的麻繩,二十個人被繩子連在一起,不影響勞動,卻是無法逃跑,周圍更有手持火槍的士卒巡視在旁,看他們那股躍躍欲試的眼神,估計他們很期待能有幾個不長眼的俘虜逃跑,來讓他們練練槍法。

奈何這些俘虜們在神木城下早就領教了官軍火器的厲害,那鉛子打在身上,非死即殘,可不是好玩的,誰也不會主動給官軍提供開槍的借口,倒是讓這些新近募集的火槍手覺得一膀子力氣無處發泄。

每一組俘虜,還會有一個明軍士卒擔任他們的教導員,劉文秀這組的教導員是個剛剛二十的小夥子,年紀雖然不大,卻很喜歡裝老,他姓楊,俘虜們便都投其所好,叫他老楊。

教導員和這些俘虜們吃住在一起,並未有什麼特殊的待遇,這倒是讓劉文秀暗自稱奇。

上午和下午都是勞動時間,晚飯後的一個時辰內,則是各個組的小組討論,通常就是會有一個或幾個俘虜,出來說說自己以前的遭遇,以及懺悔自己犯下的罪行。

勞動中表現積極,懺悔真誠的俘虜,會被視為可以改造的對象,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后,便可以出獄了。

俘虜們都是窮人家吃不上飯的孩子,不想被活活餓死,無可奈何之下加入流賊謀生的,小組討論時,往往會發現大家的遭遇都大同小異,基本都是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又被官府、土豪、劣紳欺壓,活不下去不得不加入了謀反的隊伍。

說着說着,大家就會產生共鳴,說到動情處,一群人抱在一起痛哭的場景更是屢見不鮮,幾日後,待到所有的俘虜都說完了自己的經歷,指導員老楊,這才開口說道:「我知道你們很羨慕我,覺得我跟你們不一樣,實際上,一年前,我和你們一樣,也是張大帥麾下的士卒,其實我們原本是袍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接受勞改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