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墨菲定律

第一百七十一章墨菲定律

蒙古大草原上,西拉木倫河岸,粼粼波光前面,皇太極騎在馬上,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等人在後面緊緊相隨,在皇太極面前的,則是各個被皇太極所收服的蒙古部落的首領。

土默特部,科爾沁部,扎魯特部、巴林部、奈曼部等各個蒙古部落的首領,每一個人在各自的部落都是說一不二,跺跺腳地面也要顫三顫的人物,如今面對皇太極,卻都是謙卑地低下了頭,眼睛看着地面,溫順的宛若剛出生的羔羊一般。

皇太極開口說道:「諸位台吉,林丹汗胡作非為,倒行逆施,本汗不得不親率精兵,討伐無道,你們帳下的健兒們,可曾都到齊了嗎?」

科爾沁部首領烏克善上前說道:「啟稟大汗,我等皆已召集本部精銳人馬來此,隨時聽候大汗吩咐!」

皇太極哈哈大笑:「好,好,本汗便來看看我帳下好兒郎罷。」說罷,催馬前行,一眾大臣及蒙古首領們皆緊隨其後。

皇太極走到前面,只見蒙古包密密麻麻,一望無際,蒙古包前,十萬馬上健兒靜靜而立,馬刀閃閃,沉默如山。

皇太極豪興大發,回首左右:「今次本汗定要畢其功於一役,征討察哈爾部,擊殺林丹汗此獠,諸位可願助我?」身後蒙古諸部首領異口同聲道:「謹遵大汗號令!」皇太極聞言哈哈大笑,笑聲在草原上傳送得很遠,很遠。

此刻在大明,五省總督陳奇瑜也是一樣的意氣風發,他與鄖陽巡撫盧象升商議后,兵合一處,聯合湖廣,河南巡撫一道,圍剿農民軍,高迎祥見敵軍來勢洶洶,慌亂之下,一時不察,誤入絕境,與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部,被官軍圍困於陝西安康附近的車廂峽。

車廂峽四面皆是懸崖峭壁,又細又長,只有兩側有出口,陳奇瑜派兵把守住峽谷兩端出口,頓時便把農民軍四萬餘人,死死困在此地。

高迎祥等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峽谷兩側出口十分狹窄,不利大軍戰鬥,官軍只需少量部隊,便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高迎祥的霉運還不止於此,屋漏偏逢連夜雨,峽谷內天天下雨,陰雨靡靡,連弓箭的弓弦都給泡爛了,峽谷內什麼糧食也沒有,官軍居高臨下,頻頻投石襲擊,連日下雨又導致山洪暴發,不少士卒死於洪水之中,農民軍一時陷入了絕境。

陳奇瑜眼看剿匪即將大功告成,心中得意,急忙書寫奏章,向崇禎皇帝報捷,西北匪患,似乎就此即可一舉而定。

趙無忌得知陳奇瑜將李自成等人圍困在車廂峽中時,已經是十天之後了,聽聞這個消息后,趙無忌並未像其他人一樣,喜形於色,因為他記得,歷史上,高迎祥等人最終還是脫逃了。

歷史上,高迎祥等人,以重金賄賂了陳奇瑜周圍的侍臣,不知他們是如何遊說的,總之最終成功說服陳奇瑜,接受了農民軍的投降。

而投降的農民軍,當他們走出車廂峽的時候,立刻便殺官造反,再度舉起叛旗,擊潰賀人龍所部,逃出生天。

趙無忌覺得大明歷史上這些官員和武將,有時極為精明,有時便會蠢笨如豬,據說張獻忠的一生中,假投降達到幾十次之多,有時第一天投降,第二天便會叛亂,按理說再笨的人,也不會總是踏入到同一個陷阱中,但是幾乎所有的大明官員,都會反覆接受農民軍的投降,不論對方想投降的心思,是真是假。

夏允彝見到趙無忌的神色,訝異地問道:「陳大人將流匪圍困在車廂峽,乃是難得的捷報,此番逆賊必然授首,我西北匪患終於平定,為何不見大人臉上有欣喜之色?」

趙無忌嘆了一口氣,說道:「世事難料,此事怕是沒那麼簡單。」

夏允彝聽得趙無忌話中有話,若有所思,卻也不便追問,就轉移話題說道:「有賴於大人興修水利,澆灌田地,今年想必我神木縣,定是個豐收之年。」

趙無忌點點頭,不知為何,心中卻總有一絲絲不安,他想了半響,說道:「歷年每到秋收之時,多有賊人窺探在旁,意圖劫掠百姓,為穩妥計,傳令下去,今年秋收,盡量提前收割,收穫之時,鄉勇停止訓練,全部去幫助百姓收穫莊稼。」

夏允彝說道:「大人可是擔心高迎祥等逆賊嗎?」

趙無忌搖了搖頭:「不光是流賊,林丹汗也不可不防,前年林丹汗不就是在秋收之時,侵襲我大明邊境的嗎?蒙古那邊天災也嚴重,林丹汗目前缺糧,不排除他狗急跳牆的可能,凡事還是小心為上。」夏允彝聽了,領命而去,前去安排諸項事宜。

在歐洲,有條俚語,叫做墨菲定律,大意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舉例來說,一面塗滿了果醬的麵包片,一旦從桌子上掉落,那它總是有果醬的那一面先着地。

第一個倒霉的是陳奇瑜,不知是農民軍的說客厲害,還是收了農民軍賄賂的陳奇瑜身邊侍臣厲害,又或是陳奇瑜當時吃了豬油蒙了心,總之,五省總督陳奇瑜在勝利在望的時候,接受了農民軍的投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農民軍離開絕境車廂峽后,立刻殺掉了陳奇瑜派去的安撫官,再度扯旗造反,擊潰賀人龍,張天禮所部,向寶雞方向殺去。

陳奇瑜捶胸頓足,可惜悔之晚矣,向崇禎報捷的奏章已在路上,料想中的大捷卻變成了放虎歸山,陳奇瑜慌亂之下,再出昏招,他把招撫失敗的原因推到了手下官員頭上,向崇禎上奏,彈劾手下官員沒有安撫好流賊,以至於流賊撫而復叛,致使他的招撫大計毀於一旦。

崇禎收到奏摺,頓時大怒,下令嚴懲陳奇瑜彈劾的那幾名下級官吏,同時又令陳奇瑜速速追擊流賊,務必要將這些反覆叛變的賊人們一網打盡。

陳奇瑜此舉雖然暫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卻使得手下眾人從此開始與他離心離德,人人自危,而被他彈劾的幾名官吏也紛紛上書喊冤,彈劾陳奇瑜收受賄賂,放跑流賊,而自絕境脫身後,農民軍也變得謹慎許多,一路上的城池,能打就打,不能打便繞路而行,朝廷的重兵只能在後面徒呼奈何,追趕不上,內憂外患,弄得陳奇瑜一時也是焦頭爛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墨菲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