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出手(一)

第一百二十七章出手(一)

葉記停業之後,城內糧價漲勢更猛,僅僅幾天,糧價已經接近三兩銀子一石糧的去年高位了,一時間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縱然糧價已高,每日一早仍然有大量百姓前往各大糧行門前排隊,期待能以高價買上一點糧食,而城中的糧行也一如既往地,每日不到午時,糧食便已售罄,不再出售。

然而在城中糧價的一片上漲聲中,官府售賣的平價糧食,卻猶自巍然不動,宛若狂風中的一點燭火,看似岌岌可危,卻令人詫異地一直沒有被狂風給吹滅,每日都有大量的神木百姓,拿着里正開出的證明,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上自家的兩斤半糧食的份額。

每日無論前來多少百姓,只要持有證明,都能買到兩斤半糧食,如此情景,讓錢定在等人惡意地猜測,莫非趙大人私自把官倉的糧食拿出來平抑市場,否則按常理計算,他募捐來的三千石糧食,應該已經賣完了。

對於神木縣城的普通百姓來講,雖然糧價漲到了三兩銀子的高位,但是他們並沒有感覺有多麼的切膚之痛,每日只要勤快點,前去官府排隊,總能買到兩斤半的口糧,雖然不多,但是總歸不能讓人餓死,只要能活着挺過這個冬天,明天開春,糧食就不是問題了。

去年糧價漲到二兩多銀子一石的時候,便已經有無數窮人買不起糧食,被迫將自家值錢的東西便宜賤賣了,只求能換取一點點果腹的口糧,更有甚者,家產變賣完了,只能被迫賣兒賣女,在痛哭流涕的依依不捨中,與親子分離,只盼能不至餓死。

而今年,知縣大人售賣的平價糧食雖然少,但是還可以讓一家人活下去,華夏的老百姓,是最能忍耐的一群人,每日這兩斤半糧食,就好像冬天的一點點篝火,溫暖著這些百姓,讓他們不至於在糧價高漲的寒冬中凍死。

是以如今雖然糧價已經漲到了三兩銀子一石,紅着眼睛,飢腸轆轆等待腐屍的禿鷲們,卻遲遲沒有等到他們料想中的美味,老百姓們但凡有一線生機,誰肯賤賣辛辛苦苦置辦下來的家業,出賣親生骨肉!

糧商們炒作糧價之所以順利,背後也有那些等待低價撿便宜的大戶們的默默推波助瀾,只是今年似乎有些出乎意料,眼看形勢不對,糧商們又碰頭了一次,這次他們決定一步到位先把糧價抄到三兩五錢銀子再說。

崇禎六年的十一月十七日,一個歷史上平平淡淡的日子,然而這一天,註定要被所有神木的糧商們牢牢記住,因為當天上午,神木縣的糧價正式突破了歷史上的最高點,達到了三兩六錢銀子一石糧,然而,令人記憶深刻的並非只有這個。

午時,神木縣城內的幾乎所有糧行再度如往日一般,開始歇業,夥計們忙着關閉門窗,在店外掛出售罄的字牌,糧行掌柜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店鋪,想着下午該去哪裏休閑戲耍,還是約上三五好友小酌一番,然而在這個看似平淡的日子裏,一隻默默潛伏,耐心等待機會的猛虎,悄悄地弓起了身子,利爪悄然探出,露出了長長的獠牙,銳利雪白。

午時三刻,歇業已久的葉記糧行突然再度開張,門外的黑板赫然寫着當日的糧價:「二兩五錢銀子一石」,整整比神木的市價要低出一兩銀子還多,不過這回附帶了條件,必須是神木縣的百姓,憑藉里正開出來的證明,按戶計算,每戶人家可以購買糧食七斤,若是三口之家,這些糧食是完全足夠一家人吃飽了。

開始只有葉記糧行附近的百姓注意到了這個消息,於是便有一些人陸陸續續地前來購買,隨後隨着消息的不斷傳播,購買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縣衙里也派來了差人,前來維持秩序,由於購買的人數眾多,葉記這次從午時開始營業,一直忙到酉時方才閉店。

糧商們在第一時間便得知了這個消息,於是他們又紛紛聚集在了錢定在家中,商議對策,泰豐糧行的周掌柜在葉記吃貨最多,他以二兩七錢左右的價格,通過親戚朋友陸陸續續從葉記買了七百多石糧食,如今葉記重新開張,是以他也最心急。

眾人坐定之後,周掌柜當即問道:「錢員外,葉記又開張了,這可如何是好?」

錢定在也是心急如焚,但他仍然強作鎮定地說道:「慌什麼?先讓他們賣罷,西北糧價都在漲,神木這麼多人等著吃飯,他葉記還能有源源不斷的糧食一直賣下去嗎?都不要慌,糧食都放好了,等漲價!」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糧商都吩咐自家的糧行,保持每石三兩六錢的價格,對外出售,絕不降價,午時準時閉店,而慶記如昨日一般,一大早便繼續以二兩五錢銀子的價格,大肆向百姓們拋售糧食,如此一連過了五天,據估計葉記這幾天起碼賣出了六七千石的糧食,然而仍然勢頭不減,每日繼續面向全縣百姓售糧。

這五天,也是其他糧商最為難熬的五天,整整五天,這些糧行沒有一個顧客上門,老百姓買糧食就是果腹的,既然有葉記出售價格便宜量又足的糧食,誰又肯花高價去其他糧商處買糧呢?於是這五天裏,葉記整整壟斷了全城的糧食供應。

第六天,一列長長的運糧車隊緩慢地駛入了神木縣城,車隊裝載的絕大多數都是糧食,車隊後面幾輛大車拉的全是一些看似沉重無比的箱子,搬運的時候,一個腳夫偶然不小心將一個箱子碰到了地上,箱子上蓋被撞了開來,裏面白花花的銀元寶頓時便灑了一地,這個愚笨的腳夫頓時就被守衛車隊的士卒們狠狠地呵斥了一頓,而他們也飛快地把銀子裝回箱子,蓋上了蓋子。

運糧車隊直接駛入了葉記糧行的大庫房,而那些沉重的箱子,則被送到了趙知縣縣衙的後院,由趙知縣親自看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出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