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戰爭的烙印

第1217章 戰爭的烙印

西寰最終還是心動了,待百里燕離去,西寰與二子將季錦昇、顧晨拉到院中仔細查看:

「拓兒,顧管事與季將軍可否年輕了。」

「回母后,確實年輕了許多,還有許多黑髮。」

姜拓說道,季錦昇有言:

「王後殿下,您當真同意百里燕的條件?」

西寰謹慎思考了片刻說:

「只要百里燕活着,便無我等出頭之日,如今他既然允哀家涉政,便是想用哀家反噬晉國。只要哀家永遠掌控著晉國,他百里燕便永遠敬哀家三分。同理,百里燕必以此法拉攏志國。今後內閣之中將是多分天下之局。

而且哀家還聽說,如今這世界,不過是星海中的一粒沙,日後還能離開眼下這片世界,去更遠的地方,到那時,指不定有更大的權利與地盤,哀家何樂不為。」

「可,可那是王位呀。」

季錦昇不免感到可惜,西寰亦有同感,但卻說:

「王位雖好,卻是孤家寡人,百里燕曾幾何時不也曾權勢滔天,他卻始終未去篡權,你可知為何?」

季錦昇難以理解,搖頭說:

「臣愚鈍,還請王后賜教。」

「因為最累者莫過於一國之君,而他百里燕為咸國操持數十年,心力枯竭,其知為君之難處,故而距離權利越近,他越是害怕。正所謂高處不甚寒,便是此理。」

百里燕一直有自己的原則,寧當老二不當老大,做三好學生,做年級的第一名,永遠是被別人追趕的目標,承受着無窮的壓力。

更何況君主王權是何等高風險的職業,做一個能臣,尚且讓他心力交瘁不堪重負,再要篡權奪位,只會更累。

如今的局勢雖然不是最好,但至少內部再無針對他的威脅。

談話結束的兩天後,百里燕令人前來抽取西寰等人血液樣本,以獲取生物遺傳數據用於匹配分析,確定有無排異與副作用。

儘管得益於狂瀾的資料庫與高效運算,芽細胞高度匹配人類生理與遺傳,但仍然存在極少的特殊人群具有排異、副作用,與遺傳影響概率。

這取決於個人的生物遺傳因子與種群來源,確切的說,中原人早期由不同的部落族群構成,通過幾百上千年的通婚,逐步血緣同化融合,但仍有極少一部分基因遺傳特殊的個人,對芽細胞具有排斥,甚至危害,故而無法使用,但多數人的遺傳因子都能適用芽細胞。

抽取西寰等人血液,便是為了進一步確定是否有不良影響。

待等數據確定,百里燕按約送來芽細胞,由百里嬌負責為西寰、季錦昇、顧晨分批註射劑量,姜拓、姜平、季寧還年輕,尚無需注射。

由於芽細胞作用緩慢,同時需要療養,西寰一時半刻並沒有答應百里燕提出條件,同時百里燕也預料到這一局面,國內依然在沒有君主的情況下由內閣接管,同時開始籌備咸王姜蟄的國喪。

而過去六月,百里燕不在位期間,內閣正式將陸軍參謀本部納入內閣,蔣傑出任總參謀長,躋身權利層,司農一職由薛博林暫為代理,把他忙的夠嗆,許多專業都不是他能理解和掌控,不免給他帶來巨大壓力。

此時前線戰事的越發不利,讓百里燕預感到獲勝無望,隨即開始調整戰略轉入積極防禦,並給東西兩線加派更多裝甲車輛、重炮甚至卡車炮,同時更多使用狙擊手打冷槍。

過去數年,狙擊手創造的戰績達到了一比十七,給敵造成巨大心理陰影和負擔。

十二月基本康復后,百里燕再次約談了克洛斯,並展示了過去兩年間北伐的成果,安排抓獲的高級將領與他見面,迫使他與人類合作,給接下來的談判工作奠定基礎。

姜蟄的國葬規格與姜亥等同,由於沒有挖掘陵寢,因此無地可葬,最後只能暫且葬入姜亥陵墓,與之同穴,留待日後重新取出,擇地安葬。

國葬持續至正月,為報復諸侯的干涉,百里燕中斷了一些緊俏物資的出口,召回軍事顧問團,同時給王礪打去電話,催促晉軍恢復狀態。

662年,戰事進入膠着,裝備的大量和配發,聯軍擁有更多的熱兵器,不斷向前線增兵,積極防禦作戰取得初步成效。

戰事拖入四月,腋目破天荒單方面提出停戰,百里燕借坡下驢,同意停戰。戰爭由此進入關鍵轉折,東西兩線經過一月談判,於六月中旬基本實現全面停火。

出於多種因素考慮,百里燕最終放棄東線談判主動權,讓給梁國,在西線代表中原與腋目談判,如此實質就放棄了最終停戰協定的首席談判權和簽字權。

咸國派出薛鍾、諾一言、薛博林、關龍翔、陳韻風、蔣傑在內的代表團前往西線談判,諸侯國派員參加。

談判之初,百里燕弄清了四月談判的關鍵原因,東線咸軍狙擊手在距離陣地兩里,外無意中擊斃了一個穿着中尉着裝的陸軍中將,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位是腋目邦國的王室成員,由此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迫使腋目開始尋求談判。

談判之初,如百里燕所料,進展的並不順利,腋目張口要求人類退回657末的戰線,返還全部被俘人員,並喪心病狂要求中原提供兩千萬人口作為戰爭賠償。

對此無理要求,聯軍自然不會同意,相應對等要求其退回652年勢力範圍,並要求遣返所有被虜中原人口,賠償652年入侵帶來的一切經濟損失。

第一次談判無果而終,七月繼續開打,這一次聯軍準備充分,首次集中投入三百餘輛裝甲輕坦,在東線實施集群突擊,效果雖然不佳,但依然撕開其防線。

在五百餘門榴炮,兩千餘門各型火炮掩護下,投入四十五萬兵力衝擊防線,一舉將其趕出肥元郡,腋目被迫重回談判桌繼續談判。

面對人類在陸地兵力火力優勢,腋目企圖在海上扳回敗局,然未能得逞。

咸軍早已遁入內河修生養息,並在近海出動魚雷快艇巡邏警戒,使用狼群戰術,對落單偵察船隻和小型分遣艦隊實施圍獵,海戰在零敲碎打中取得一些戰績。

時間轉眼已到盛元663年,永興城首架雙翼活塞螺旋槳飛機成功完成試飛,首飛取得理想效果,雖然來的有些晚,但從此開始,人類進入航空時代。

有鑒於戰爭即將收官,飛機將被作為秘密武器不再對外示人,同時開辦航空學校,對雙翼機定型,開始小規模生產用於培養飛行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17章 戰爭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