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風起之前

第1285章 風起之前

第1285章風起之前

劉馨問道:「你有什麼判斷或者猜測嗎?」

「有是有一點,但目前並無太大的把握。」高務實微微搖頭:「沈龍江(沈鯉,號龍江)如今已是戶部尚書,在六部之中僅居吏部天官之後,即便皇上要將其調職,只要不是降職,就至少還需要保持在七卿之列,而如今七卿之中正好有工部尚書出缺——楊夢鏡(楊兆)在西北之亂前乞休致仕,如今工部尚書空着。」

七卿,就是六部尚書加上左都御史。

劉馨道:「那豈不是正巧?說不定皇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想着給沈鯉挪個位置呢。」

誰知道高務實卻搖了搖頭,道:「這卻不然。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工部尚書一職雖未定論,但據此前陳矩派人送給我的消息來說,皇上似乎更屬意石東泉(石星)。另外,我抵京的前一日,黑頂得到最新的消息,左都御史趙元朴(趙錦)的繼母去世,大概今明兩天之內,消息應該就會傳到京師。」

劉馨有些意外:「石星?他現在好像也是兵部左侍郎,是不是排名還在你前面?」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不錯,他這個左侍郎還在我之前,放在咱們那會兒,大概相當於常務副——我只管京營這一塊,他則是協助梁鳴泉公『抓全面』。」

「你這個解釋倒是通俗易懂。」劉馨笑着誇了一句,又道:「那趙錦死了繼母又是什麼情況?繼母去世也要丁憂嗎?」

高務實道:「只要是他爹的正妻,不管是不是『繼』,他都是可以丁憂的。」

「可以?」劉馨注意到高務實把這兩個字念得稍重,便問道:「也就是說,他其實也『可以』不丁憂?」

「原則上都應該丁憂,但繼母的話……他倘若很得聖眷,倒也可能被奪情。這個奪情和原歷史上張太岳那個奪情不同,這個一般不會被言官大肆抨擊——只要這位繼母於他並無多年的養育之恩就好。」

劉馨想了想:「那你既然提到這件事,想必是猜測皇上不會奪情嘍?」

「這就是關鍵了。」高務實肅然道:「如果是在尋常時候,皇上此時是應該會奪情的,然而眼下是蘿蔔太多而坑不夠用。倘若皇上還是希望將石星提拔為工部尚書,那麼沈鯉就沒地方安排,此時趙錦……我估計皇上大概率會讓他回家丁憂去。」

「那心學派這次吃大虧了啊!」劉馨驚訝道:「我聽說趙錦就是心學一脈的。」

「不錯,他是心學鐵桿,曾經師事王陽明。」

劉馨詫異道:「師事王陽明?那他年紀應該不小了吧?」

「相當不小,他是正德十一年生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只比我三伯遲一科,比張太岳還早一科金榜呢。」高務實說着,又補充道:「算起來,他今年七十有二(虛歲),早兩年就該致仕了,只不過心學派那邊手中無人看住這都察院的基本盤,只好讓趙錦將就干著。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皇上會讓他回鄉守制的原因之一。」

「就因為曾經師事王陽明,所以申時行寧可用這麼一員老將來守住都察院基本盤?」劉馨不禁有些意外,她覺得這個理由似乎並不充足。

高務實道:「那倒也不能這麼說,趙錦在士林、官場還是有些威望的,因為他曾經彈劾過嚴嵩。」

「是嗎?不是說嚴嵩倒台是徐階的功勞嗎?」

高務實愣了一愣,苦笑道:「你這個歷史課要補的地方看來還有點多,嚴嵩倒台的問題還挺複雜的,三言兩語說不明白,咱們還是下次再聊,先說趙錦吧。」

劉馨小臉一紅,她也知道自己的歷史水平不咋地,因此不敢辯白,只好無聲的表示同意。

高務實便道:「嚴嵩當權時,並非沒有人敢彈劾,趙錦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是嘉靖三十二年元旦,正巧發生了日食。你應該知道,日食在天人感應學說的加成下經常被利用,嗯,趙錦就利用了一次,以此彈劾嚴嵩……」

高務實便把他當初編纂會典時看過的資料說給劉馨知曉,那時候趙錦以日食出現為權奸亂政的應驗,即馳書上疏彈劾嚴嵩罪狀。那篇彈劾還挺有分量,大略是這麼說的:(鑒於此前有不少讀者朋友覺得古文難懂,以下簡單「翻譯」一下。)

「臣伏見元旦發生日食,變異非常。又加上山東、徐、淮等地仍然年年發大水,四方地震頻繁。災異不會無根據地發生,昔年太祖高皇帝罷丞相,將丞相的權力下放到諸司,為後世考慮得多麼深遠啊。現今的內閣,雖然無宰相的名義,但有宰相的實權,不是高皇帝的本意。

此前夏言以貪暴之性,恣睢其間。現在大學士嚴嵩又以奸佞之雄繼夏言后怙寵張威,竊權縱慾,事無巨細,無不自專。如果有人違忤他,必定得禍,百司望風恐懼嘆息。天下事在沒有報聞朝廷時,先報告給他知道。

給他彙報事情的人,排列等候在他的門前,請求並賄賂他的人,百川匯海般聚集到他的家裏。吏部考察升降官員,兵部人事調配,無不按他的意旨行事。

邊臣失事,一概削減軍資到嚴嵩處賄賂,這樣無功的可以受賞,有罪的可以逃避誅罰。以致宗藩勛戚的襲封,文武大臣的贈謚,這些的快或慢、是給予還是剝奪,一概要取決於他們賄賂的是多還是少。以致那些不擇手段向上爬的人,妄自貶低自己。稱號很不像話,廉恥掃地,此外還有臣不忍說的事情。

陛下是天縱聖神,乾綱獨掌。自是予奪由皇宮斷決,題覆在諸司,閣臣擬旨取裁罷了。諸司的奏稿,一併聽命於嚴嵩,陛下怎麼能夠知道這些呢?現在夏言被誅,而嚴嵩才得以作惡,夏言剛暴而疏淺,作惡容易被發現,而嚴嵩柔佞而機深,作惡難於被知曉。

嚴嵩窺伺逢迎的巧妙,好像是忠勤;他諂諛側媚的態勢,好像是恭順。他引薦培植私黨,布列在要地,伺探諸臣的動靜意向,無不先得知情況,所以多半能夠稱旨。

或者伺窺聖意留心之處,據此行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借某一事體的機會,從而鼓動以大放他的毒害意氣。

假如陛下思考這件事,就會發現是原本發源於朝廷;假如天下指這件事,則這件事並不是出於政府。幸而動察於聖心,則諸司代替嚴嵩受罰;不幸而被流傳到後世,則陛下就代嚴嵩受罪過。陛下怎能真以嚴嵩為賢呢?

自從嚴嵩輔佐朝政以來是惟恩怨是酬,只要是有人送貨行賄一概接收。群臣忌憚暗中得禍,因而忠言不敢直接陳述出來;四方流習貪墨之風,而閭閻一天天被憂愁所困。

自從庚戌之後不久,外寇猖獗。陛下曾經招募天下的武勇之人來充足軍隊,竭天下的財力來供給軍餉,搜集天下的遺逸賢才充任將領,施行超乎常等的賞賜,顯示高深的皇威,以曉示內外。

然而封疆重臣終未有為陛下寬免日夜之憂的人。因為當權大臣行私,將吏風靡,以剋扣為要務,以鑽營求進為能。致使在朝廷之上,被任用的不賢,是賢人的不被任用;獎賞不當其功,懲罰不當其罪。

陛下想達到太平,那麼群臣不足承德於左右;陛下想遏止戎寇,那麼將士不足禦侮於邊疆。財用已盡,而外患未見有平息停止;民困已極,而又憂慮內變將要發生。陛下躬秉至聖,憂勤萬幾,三十二年都是這樣,而天下大勢如此之危,不是嚴嵩的姦邪,怎麼會到達這種地步呢?

臣希望陛下觀看上天的垂象,察知祖宗立法之微,大權不可移之於人,紀綱不可使之壞亂,當即罷斥嚴嵩,以應天變,那麼朝廷清明,法紀振治。寇戎雖橫,臣知其不足平啊。」

這篇彈劾里有一點需要解釋:趙錦在彈劾中舉了夏言的「壞」例子來比照嚴嵩,並不代表他真的認為夏言是「壞」的。只不過當時夏言是嘉靖親自下令殺掉並棄市的,而且也沒有被平反,所以趙錦這裏無論他自己心裏怎麼看,彈劾里也只能先把夏言當做「壞人」來說。

劉馨聽罷,點頭道:「這麼看來,這個趙錦當時還是頗有膽色的,竟敢在嚴嵩最得志的時候彈劾他,我沒記錯的話,那時候嘉靖對嚴嵩可是信任有加。」

高務實笑了笑,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只聽到他又接着道:「膽子是不錯,但這件事可把他坑苦了。」

大概是因為趙錦乃是心學派的人,劉馨聽了也沒怎麼緊張,反而笑問道:「怎麼?他挨廷杖了?」

高務實道:「差不多,甚至比廷杖可能更慘一點——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有如今的聲望。」

原來當時趙錦的彈劾的確不是時候,因為就在那會兒,楊繼盛正好因彈劾嚴嵩被重譴,嘉靖帝正蓄怒以待其他說這件事的人。周冕爭辯冒功的事也被下獄,而趙錦的疏章正好到達。

嘉靖當然震怒,在他的疏章上親筆批閱,說趙錦欺天謗君,派遣專使逮捕趙錦治罪,又對嚴嵩慰諭備至。於是將趙錦從萬里之外押回,期間他還多次掉下檻車,差點一命嗚呼的情況都有好幾次。

等到達京城后,又被下詔獄拷打審訊,最終處理決定是棒打四十,貶斥為民。他的父親趙塤這時任廣西參議,也被彈劾罷去官職。

緊接着趙錦便家居十五年,一直到先帝穆宗即位后,因為各種為嘉靖時期的犯官平反,趙錦才被起用為故官,不久提升為太常少卿,還沒有上任,又晉官光祿卿,直到升為左都御史。

趙錦為官的過程中除了彈劾嚴嵩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閃亮的功勞,即隆慶元年時剛剛起故官時,他以右副都御史之銜為貴州巡撫,曾破擒叛苗龍得魚乍等人。當地大土司、宣慰使安氏向來桀驁,但畏懼趙錦彈劾嚴嵩的「正名」,因此為他效命。此事之後,趙錦就被調入朝廷任大理卿,歷工部左、右侍郎等。

劉馨聽罷,嘖嘖稱奇:「你對朝中這些大臣還真是了如指掌,平時是不是專門搜集過他們的資料?」

「黑頂就是干這些活的。」高務實淡淡地道:「所謂料事如神,其實不如說是料人如神,只有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才能猜到他會怎麼做。如果一個人平白冒出來,我對他一點了解都沒有,他出招也沒個章法,那我自然就不可能見招拆招,更遑論事先埋伏,如果還想贏的話……就只能和當初對付梁邦瑞一家一樣,強行以力破之。」

劉馨嘿嘿一笑:「我倒覺得那個破法更解氣一些——我就是要弄死你,而你只能眼睜睜等死,一點辦法也沒有。你看,多霸氣啊。」

「霸氣這種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自從那一次過後,京師左近的商場上再沒有人敢對京華陽奉陰違,更別說齜牙咧嘴了。

但是壞處也不少,江浙財團在看見京華這一手之後,也不知道是攝於威風,還是羨慕威風,竟然放棄了內部不少的勾心鬥角,開始抱起團來,合力對抗京華的『南侵』。甚至,劉守有當初的事以及潘晟那檔子事,算起來都跟我對付梁邦瑞一家有一點……波及性的關聯。」

劉馨皺了皺瑤鼻:「哦,那看來還是不太划算。」

高務實笑了笑:「這就是為什麼人家都說要和氣生財、低調為官。」

劉馨白了他一眼:「你的為官之道就不必再多給我灌輸了,左右我又不當官,我現在好奇的是,如果你頂上戶部,左都御史又真的給了沈鯉……那位申元輔能答應嗎?」

「倘若事情僅止於此,我想申元輔恐怕是不太樂意的。」高務實微微搖頭:「但是皇上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小太子了,我猜他一定還有安撫申元輔的手段。」

劉馨來了興趣:「是嗎?這可是丟了堂堂一個都察院,皇帝要拿什麼補償給他的申先生?」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bimin」、「小橙子愛粑粑」、「dj000214」、「雪碧無量」、「ASolaF」的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元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明元輔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85章 風起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