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思前程鄧宗諫周殷 謀攻城盧綰畫計策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思前程鄧宗諫周殷 謀攻城盧綰畫計策

小標題:侯公舌拒楚臣之思,霸王身言楚河漢界

和解之後,至少數十年會有一段的太平日子,或許在有生之年不會再開戰。

下一次慘烈的爭奪戰,極有可能是在後繼之君上展開,既然如此,那麼此刻為下一任君主留個好基礎就顯得很重要。

甚至會決定未來真正的霸主,如同當年的秦國一樣,如果沒有歷代先君留下的基礎,贏政也難以厚積薄發。

項羽不得不考慮三個方面,首要的自然是版圖,寫在史書里的版圖,是一國根本,其次是可以轄制的地方,這個是隱實力,

雖未在國書上留一筆,但卻是真正稱霸的條件,換句話說就是外交強不強的問題。

能夠讓自己信任的或者聯姻的人去控制那一片片區域,未來聯合攻漢(將漢當成第一對手)也更有把握;最後是人才問題,一個王國的強盛在於人才,

而出人才的地方多在中原大地,也就是曾經的齊、魏、韓、趙這些地方。

齊地有韓信在,項羽不會再涉足,故魏的地盤,一個是河東,這裏已經被漢化,想控制不可能,還有一個就是梁地,

目前只有彭越在折騰,如果按照鴻溝條約,這裏也將是楚的地方,也不必擔心。

那麼唯有趙地包括河內一帶,這個地方的確可以爭取一下。

當初讓陳平率魏王咎的門客去攻下司馬卬的殷國(地盤是河內),就是看中這塊區域的重要性,而且那裏也產不少人才。

一個國家有多少人才,短時間看不出什麼,可幾代過後,就越加明顯,故而項羽也在考慮不碰河東、河南的情況下,和漢分一下河內。

項羽沒有隱瞞所想,吐出心中所思,項冠響應最激烈,然後是季布、靈常,而作為項羽目前唯一的叔父項伯則是默默的傾聽。

項伯最後總結道,「可以嘗試,如未能如願,需爭取到賠償,也讓漢王少插足淮南事宜,如此有淮水以南的地帶,西楚就可以毫無顧慮向南發展。」

很快和侯公的第二記的談判開始,項羽作為霸王沒有開口要求什麼,一直維持着霸王的威嚴。

靈常作為令尹代表項羽發話,「項王分封諸候王,意,在諸王共治,百家爭鳴之盛世,無奈生戰火,河內之地如不能暫歸還司馬氏,願與漢共維其秩,待尋司馬卬之後立之。」

此言一出,鄭忠臉色一白,但隨即恢復如初,他畢竟一直跟着劉邦,知道隱藏自己情緒的重要性。

可楚趁機欲占河內,此地北可接趙地,西可入河東。

如果能分得河內一片區域,未來由此入河東將會事半功倍,這個意圖太明顯,鄭忠第一時間意會到楚之意,故而才臉色一白。

正欲開口說幾句,卻聽侯公氣定神閑道,「秦末天下雲集響應,諸侯紛紛自立,暴秦之下疆土無主,有能者得之,項王治下何嘗不是他國之土?漢損兵折將,勞民轉運,得尺寸之地,可曾聽聞不勞而獲之理?」

侯公的話毫不客氣,意思是現在漢彊,弱楚趁和解之際就想空手套白狼,門都沒有。

前面說項王所坐擁之地亦是他國之土,這讓靈常一愣,臉色一陣陣紅,不知道是被噎著,還是別的原因,不過靈常沒有讓氣氛尷尬至此,而是繼續下一條,「此乃其一,留待稍後商談。」

「不必商談,此事不在商榷範圍。」侯公直接回絕這條提議。

意思是鴻溝以東已經是漢做出的最大的讓步,最誠意的讓步,否則項羽只能另選都城,彭城別想回去。

即便項羽將兵能力出眾,一旦向回撤,漢從后夾擊,韓信再從北面進攻,那麼楚軍極有可能會被困死在彭城附近。

彭城將成為楚群臣諸將可望不可及的地方。

河水之北的區域別想,趁早收起幻想,侯公的這個意思讓項冠沉不住氣,幾次想開口說幾句,最後還是讓項伯搶先,「漢王誠意,吾王已知,今後數百年基業,天下走向,吾王原與漢王多加商榷,此事有待漢王與吾王當面商議,此間不再討論。」

還是項伯老道,將此事推給劉邦和項羽二人面對面商議,作為臣子的不再討論。

侯公是個聰明人,知道該轉彎就要轉彎,如果還剛硬,估計硬不過一把吳鈎砍過來!

侯公沒再持強硬的態度,示意繼續。

靈常這才繼續第二個重要的問題,「淮南乃楚之後庭,江東更為楚之源,原和解之後,毋侵壽春,九江郡已由楚大司馬周殷接轄;江東一帶,尤其會稽郡,願漢勿入。」

這一條也很犀利,不僅要正在圍攻壽春的盧綰、劉賈他們撤兵,而且也讓漢庭不要涉足會稽(浙江一帶)。

侯公眸光閃動,對於楚霸王項羽的心思,他深深琢磨一番。

鴻溝條約,楚雖然名義上損失原本的南陽郡和陳郡的一部分,可明眼人都知道,南陽郡本身是難以納入楚的版圖,故而只是損失陳郡的一部分。

然將黥布擊走,將九江郡納入楚的版圖,由周殷接轄,如此不僅沒有損失,版圖反而增加。

故而項羽的神色緩和不少,另外又提出不讓漢涉足會稽、章郡(現浙江、江蘇一帶),這個就有點得寸進尺。

侯公來之前也是做足功課,自然知道彭城投降之後,劉邦任命陳嬰為征南大將,協助灌嬰平定今浙江一帶,如能完成,許諾為萬戶侯,進而逼近百越地區。

漢欲得天下之心,已經再明了不過。

劉邦此時同意和解,不過是緩兵之計,是不會放棄南方彊域,不過侯公眼見天下大亂,百姓水深火熱,於是心中發願,

趁此機會促成楚漢停戰,划鴻溝為治,即便只是十年之約,能夠讓百姓安享十餘年的太平日子也好。

如果楚漢的開國之君去世,那麼後代之君沒有雄心壯志的話,百姓安享的時間就不只是十年,可能是數十年。

侯公是生在秦漢之際,眼見諸國滅亡,大秦一統,也眼見大秦在諸侯之後的怒火下煙消雲散。

紛爭不息,百姓太苦,侯公出山,不過化劉項兩家的不均。

侯公道,「淮南廣闊之地本為諸王之國,九江郡本為九江王黥布身存之地,楚侵其地,殺其妻子,漢王仁義出兵助九江王復故土耳,何談侵之言?」

一句話又是噎的楚群臣諸將無言,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項羽的臉色又開始陰沉下來,只是黑色的鬍鬚掩蓋着這種神情的變化。

靈常見侯公伶牙俐齒,一時間倒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聽侯公繼續反駁道,「陳嬰故楚臣,現從漢,本乃東陽人(東海郡),此次不過奉漢王令,南下過故鄉而南交東越,向西入廬江郡,協助九江王復故地。」

好嘛,不說是涉足會稽、章郡,而言過陳嬰故鄉,南下交涉東越,即便入廬江郡也是協助九江王英布(自名麻布)復故地。

揪住九江王這個事不放,竟能讓一向和事老的項伯感到不知道該怎麼說。

項羽心中升起一股怒意,這分明是如果漢不涉足淮南,那麼楚也不要踏足淮南之地,心裏暗道,「好個劉邦,好奸詐,一點不肯讓步,悔不當初殺之,也罷,暫且應允,待吾得到喘氣之際,復控彭城之後,尋機攻入關中,櫟陽問罪。」

侯公之言,令季布橫眉冷對,最後眼眶欲裂,眼珠子都快飛出來,項冠則忍不住,手不自覺的按住腰間寶劍,欲上前一步。

項伯急忙制止,用身體擋住,眼神中寫着,「不可亂來。」

項伯道,「除此之外,漢王可有言與項王。」

候公道,「鴻溝為界,乃唯一和解之約,項王放歸漢王之父,漢王還彭城予楚。」

此言中的彭城,侯公特地加重語氣,暗含的話意思是用彭城一帶乃至泗水郡來換人質。

侯公言畢,不再說話,氣氛一度沉寂,忽然如雷聲般的笑聲響起,項羽道,「漢使可帶條約而來?」

侯公示意漢郎中鄭忠將鴻溝之約交給項王。

鄭忠恭敬上前,一直靜靜站着的季布邁步迎上,將合約轉交項羽。

項羽接過鴻溝條約,這是用帛書書寫的條約,最右邊寫着「鴻溝之約」。

大帳內瞬間變得很安靜,只剩下呼吸聲。

侯公、鄭忠和另一位勇士很期待,他們期待此次能夠將劉太公接回去。

靈常、季布也很忐忑,此刻項羽的念頭可能會決定着他們未來的養老日子,甚至是他們子孫後代的事情。

項冠和項伯也很緊張,項冠希望項羽不要太優柔寡斷,千萬不要被漢使的伶牙俐齒給蒙蔽,要堅持原則。

商談后的結果可能會影響數代西楚之君,甚至是數百年的走向。

項伯則是希望項羽能儘快結束這場持久戰,好過個安穩日子。

項伯曾經一念之差,幫劉邦說話,也曾狠辣過,直接將黥布的妻子全部斬殺。

項伯不是一個懦弱之人,他是一位敢殺人的狠角色,為此曾躲在下邳,受到張良的庇護,才有受張良之恩之說。

這麼一個敢殺人的人所認定的不過是心中的大義。

只是項伯不知道這個大義會給西楚帶來什麼。

因為認定心中大義,故發過善心,阻止項羽烹殺劉邦之父,為項氏子弟留條後路。

這種心緒的不斷轉變,讓項伯的情緒很複雜。

後悔、惱怒、心軟、無奈、憐憫、不解等一些列的情緒煎熬讓項伯不想再繼續下去,他渴望和平。

楚臣戰將的心中都知道,這次合約不過是西楚爭取時間喘息的幌子,是通過暗戰,暗示劉邦要割肉迎回家人。

在眾人等待的目光中,項羽終於放下帛書,聲如鐘鼓的說出八個字,「鴻溝之約,楚河漢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室風雲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室風雲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思前程鄧宗諫周殷 謀攻城盧綰畫計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