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1988(上架首日10更)

第1章 重回1988(上架首日10更)

楊可拿着小剪子,坐在案板前發獃。

整整一上午,他一直迷迷糊糊,搞不懂是怎麼回事,用剪子扎了幾次手指,疼痛告訴他:不是夢。

再看着左右身穿白大褂的大姨、大姐,感覺非常熟悉,又有些模糊,總算弄明白:

自己重生了!

這是襄平市服裝二廠的整理車間,通長的大案子上堆滿了剛剛縫製好的衣服,案子兩邊坐着身穿白色大褂的女工,各個低着頭剪線頭。

一名面容姣好的中年女子從一側走來,是車間主任王霞,聲音粗獷:「楊可,你發什麼愣,完不成任務晚上加班。」

這應該是1988年夏天,自己22歲。

楊可做出準確判斷。

因為在楊可的記憶中,王霞八月份就調到縫製一車間當主任了。

服裝二廠最早是被服廠,據老人講是抗美援朝時期為支援志願軍而建設的。

隸屬襄平市經編總廠。

襄平市是東北的一個四線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古城。

經編總廠職工兩千餘人,是大集體企業。

服裝分廠有四百多人。

楊可是招工進來的,回過頭來看,這是一個最糟糕的選擇。

因為當時他還有很多就業機會。

以前的高中是兩年制,但他趕上首屆試點高中改制,結果讀了三年,所以基礎知識還是比較紮實。

雖然因為貪玩沒有考上大學,但應付招工考試綽綽有餘。

八十年代的企業經常在社會招工,還有更好的地方,比如交通局、公安局、銀行、法院,都對社會公開招工。

這些地方他可以輕而易舉地考上,但他都錯過了。

倒不是心高氣傲,而是他感情受挫,受到一次沉重打擊后,對生活、對愛情沒有信心,進而自暴自棄。

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等他明白這個道理已經晚了。

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年代,是保守思想與新朝思想大碰撞的重要時期。

人們迷茫、激動、亢奮……

彷彿是春天裏覺醒的各種小植物、小動物,他們渴望春風,渴望陽光,但有擔驚受怕剛剛過去的冬天再回來。

所以很多人懷着複雜的心態前行。

當時,市裏的年輕人,如果沒有鐵飯碗的工作,找對象都很難。

而那些個體戶也被擁有鐵飯碗的人瞧不起,雖然不再說他們是投機倒把,但總感覺不是什麼正道。

所以人們戰戰兢兢地「摸著石頭過河」。

而一些膽大的人,沒有瞻前顧後,勇往直前。所以,他們成了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

也正因為如此,八十年代是一個狂野的年代!

各種思想萌芽突破禁錮,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來,層出不窮。

只要你敢奔跑,就能跑出一條光明大道。就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否則,永遠是面對着一個小小的池塘,計算著心知肚明的那點可憐的工資,該怎麼花。

現在,楊可回來了,將怎樣面對生活?

毋庸置疑,再不能渾渾噩噩,唯唯諾諾,按部就班地混日子了。

既然重生,那就要對得起這個狂野的時代!

……

中午下班,廠內廣播開始了,美妙的歌聲令楊可為之一振。

你就象那冬天裏的一把火,

熊熊火焰溫暖了我的心窩;

每次當你悄悄走進我身邊,

火光照亮了我……

這是台灣歌手費翔在87年春節晚會上唱的《冬天裏的一把火》,風靡祖國大地,費翔憑藉他英俊瀟灑的外表,一時間成了全中國青年人的偶像。

雖然是一首愛情歌曲,但此刻的楊可卻更感覺這首歌是時代的召喚。

改革開放的思想就是這燃燒的一把火,溫暖著所有的人。

總廠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廣播,一直到8點上班;中午廣播一個小時,晚上下班廣播半個小時。

畢竟是大企業,所以宣傳工作搞的有聲有色。

三次廣播除了播送主要新聞,還有歌曲、相聲等曲藝節目,再就是報道各個車間送來的稿件,大多是好人好事,文明生產,加班大幹等內容。

一首歌曲結束后,傳來播音員甜美的聲音。

播音員名叫李夢潔,她父親是總廠副廠長李剛。所以她大學畢業上班后,直接調到宣傳科。

在當時,那可是了不起的工作,所以廠領導子弟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勢,就像現在的所謂「官二代」。

人家走路抬頭看天,像楊可這些一線工人則是低頭看地了。

不過重生后的楊可不再這麼認為,這不是井底之蛙嗎,出了經編總廠,外面的世界寬廣無垠,什麼樣的高官沒有。

楊可拿着筷子,哼著小曲,向食堂走去。

車間的牆上寫着紅色大字: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鬥!

食堂門口有兩個大蒸箱,供工人蒸飯菜用。

有的是早上淘好米蒸新鮮米飯,有的則是帶現成的飯菜放裏面。

還有一些家屬,為了節省家裏用電和液化氣,把飯菜都送這裏蒸,中午拿回去,晚上熱一下也可以吃了。

所以門口很擁擠。

楊可今天剛剛重生,不知道媽媽早上給他裝的什麼飯菜,於是排隊等候。

一名女孩帶着手套雙手端著一個小方飯盒,上面是一個圓飯盒,回身向外走,正好路過楊可。

女孩面目清秀,大約1米62左右,笑道:「楊可,一會兒去你們休息室一起吃啊。」

「好的。」

當時服裝二廠招80名女工,12名男工。

女孩名字叫:趙紅,是與楊可一起考進來的。

92名年輕人在一起經過一個月培訓,混的都很熟。

一個月後,各自被分配到工作崗位,女孩大多認師傅,上機台成了縫紉工。

他們12名男工則被分配到整理車間。

但平時還是經常聯繫的,尤其是中午,家近的回家吃飯,離家遠的只能帶飯了。

整理車間主任王霞也知道大小夥子都是好動的,平時沒活怎麼辦,總不能在車間里亂轉悠吧。

於是在車間的尾部騰出一間屋子,做為楊可等人的休息地方。

這間休息室就成了年輕人的天下,每天中午,都有很多女孩子拿着飯盒來這裏和男孩子一起共進午餐。

有時候休息的時候,女孩子也會跑過來做一小會兒,年輕人嘛,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

有人提出一間屋子太小了,雖然能裝下12人,但要是抽煙的話,那誰也待不住。

王霞笑道:「等你們試用期結束,就都飛了。」

當時楊可還不明白為什麼,後來事實給了他答案,原來這些人都有門路,陸續被調走了。

最後只有楊可在車間和大姨、大姐們剪線頭。

從此楊可有了一個稱號:「婦女代表」!

楊可話音剛落,一名男職工從趙紅身邊走過,把趙紅撞的一個趔趄。

「啪!」

圓飯盒掉到地上。

楊可扶了一下趙紅,彎腰撿起飯盒、飯盒蓋,站起來道:「不能吃了,不過沒關係,一會兒吃我的。」

與此同時,背後傳來罵聲:「卡逼,吃你個頭!」

卡逼(後來成為網絡用語):東北方言,意為「傻子」,也可以說成「卡愣子」,是罵人的話。

楊可遭到偷襲,後腦勺着實挨了一拳,腦袋嗡的一聲,身子也跟着向前衝去,正撞到趙紅的身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回狂野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回狂野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重回1988(上架首日10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