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千方百計約回來的…含着淚也要打完

第739章 千方百計約回來的…含着淚也要打完

當然藩王們在海外的一切發展要向朝廷報備,要按照朝廷的規劃來,在發展的力度上,自然是受朝廷直接掌控的府縣優先,藩王們永遠是在政策上搭搭順風車。會搭車的日子好過,日後必然富得流油;不會搭車的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羨慕了,等多年以後周邊的府縣繁華起來,順帶着也拉他們一把。

這種對待藩王們的政策算是比朱允炆柔和多了,已有封地的都不動,待遇依舊。那些失去封地的、還未就藩的親王就按照新政策執行起來,這便出現不了什麼動亂。

朱久炎自信在海洋貿易的帶動之下,這些海外藩王只要不傻,必然各個富得流油。這是後世已經得到驗證的必然規律。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是大陸藩王羨慕海外藩王們了,到時候想換封地可不是如今這麼簡單的事了,不多求求朝廷,不多拿出點誠意,想換封地?門都沒有!

岷王這裏搞定了,接下來便是猶豫不決地谷王,朱久炎給出了最後通牒,「谷王叔,寶島上的寶島族人在三國時期就跟內陸有極深的淵源。在小侄的帶領下,他們已經開始大面積的說漢語用漢字,習俗建築也是漢家風格,華夏海軍中的山神部隊也都是寶島族人,他們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很好相處的。

而且靖難功臣里的金日拜與孫溫也是寶島上的兩大頭人,他們的族人甚至已經學會了耕作、開採與紡織,王叔去了只要好生引導,事事以百姓為先,善待百姓,便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人口。畢竟東海與南洋的大部分國家也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

小侄相信,以王叔的能力,不出半年,必將收到遠超宣府的賦稅,為谷王一脈打下夯實而穩固的百年之基。」

「那微臣也便麻煩殿下了,勞煩殿下轉告陛下,微臣願改換封地。」谷王眼見岷王都答應了,自然明白這是不可更改的國策,而且岷王的失態不似作假,岷王描敘的前景也十分好。看地圖寶島離京城確實不遠,地理位置着實方便,加上荊州憑着港口發展成功的經驗在前,谷王覺得倒也可以,尤其是朱久炎那句谷王一脈的百年之基實在吸引人。

「既然如此,那兩位王叔就回去偏殿等消息吧。小侄這就去回稟父皇。」

「臣等告退!」谷、岷二王躬身領命,退出大殿。

谷、岷二王來到偏殿居然碰到了徐增壽,互相探問之後,才知曉派往澎湖巡檢司的長官便是徐增壽,下轄三個衛所。

這個情況也讓谷、岷二王徹底安心了,現在誰不知道太子妃是徐增壽之女,太子的岳父、未來的國長都要去往海外,海外的環境能糟嗎?

心思安定的谷、岷二王拉着一頭霧水的徐增壽便在偏殿一邊討論起出海的事情,一邊等待正式的聖旨。

……

一個時辰后,朱柏在奉天殿召開午朝,當殿宣佈了太子朱久炎將出征北方,當殿選定了同朱久炎北上的將領與部隊。

這個決定沒有出乎百官的意料,梅殷歸降,兩淮軍團的接受必須要個重量級人物去,而且後續的安皖穩定,以及北方的平定也肯定要接着進行,人選必然是能征善戰的太子,不做他想。

新朝的第一場軍國大事在百官的商討、補充下順利敲定,接下來的事情,倒是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谷、岷兩位親王居然走到了殿中跪下,請求朱柏改封海外寶島。

改封海外這個事情,眾人都沒有想到過,在大部分朝臣們的印象中海外都是不毛之地有什麼好去的?而且有太祖的禁海令在,這兩個王爺是要開海嗎?

關於群臣的疑惑,朱久炎自然早有準備,曾言、徐輝祖、郁新、茹瑺、楊士奇、楊靖等人早就得到了他的授意,一齊附和,為群臣解釋了大明在海外早有多塊飛地、以及廣闊領海的事實,並且這都是太子朱久炎帶領華夏海軍歷經生死才得到的開疆拓土之功。

群臣這才明白,為什麼江浙突然會遭受到來自海上的襲擊,為什麼那時的湘王府突然多了一支海上的龐大艦隊,原來早就在海外經營了多年!

不過現在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大明的疆土憑白擴大了數省之地,自然要大力讚揚朱柏與朱久炎的武功。

朝臣們此刻也明白了谷、岷二王突然請換封地的意義所在。他們對於虛弱藩王實力,減少朝廷的負擔,削除大明的潛在隱患自然都是支持的,何況這些新得之地的建設、發展與教化也都需要派遣官員前去,這些新納之地的建設與教化也是官員們升遷的政績之一,年輕官員得了這麼多的機會,自然也都歡欣鼓舞。

周、齊二王以在跟隨朱久炎北上的名單之中,這自然是為他們拿回封地的意思;谷、岷二王本就失了封地,自願當殿請換封地,也沒什麼不妥的,有封地總比沒有好,何況朝廷又沒有削弱周、齊二藩。

而韓、沈、安、唐、郢、伊六王也沒什麼反對的,他們本就從來沒有過封地,瞧朝廷現在這意思,只要同意去海外,說不定能馬上得封,能有塊封地,能有點兵馬總比呆在京城整日無所事事的好。

朱柏見藩王們如此態度,隨即微笑敲定:「既然兩位皇弟願意改換封地,有為大明鎮守新得土地的好想法,咱自當同意。太祖皇帝櫛風沐雨,驅逐元兵,咱們這些後輩子孫也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啃老本,應該盡我們所能去開拓進取。希望兩位皇弟,去往新藩之後,能為大明子民創造更多的容身之所,創造出更好的生活條件。」

「臣弟定當謹遵皇上教訓,時刻不忘朝廷,不忘百姓!」谷、岷二王施禮謝恩。

「兩位皇弟免禮。」朱柏轉頭朝着韓、沈、安、唐、郢、伊六王的位置說道:「六位皇弟也已成年,按照祖訓也到了就藩的年紀,這次正好可以跟隨谷、岷兩位皇弟一同前往海外就藩,如此也可以在路上互相有個照應。六位皇弟以為如何?」

「全憑陛下做主!」韓、沈、安、唐、郢、伊終於得到了封地,自然沒有什麼好挑挑揀揀的,全憑朱柏決定。

「那好,把堪輿圖拿上來,六位皇弟可在寶島與三山海島上隨意選擇封地。」

「謝陛下!」

……

散朝後,朱柏下旨,將谷、岷、韓、沈、安、唐六王封分寶島西、南、東不同的城市,郢、伊二王封在山南國;八位親王與澎湖巡檢司的徐增壽一同組建寶島都司,共同組建前往寶島都司的十八衛兵馬。都督徐增壽任首任都司,同時令華夏海軍派偏師運送自願的青年官員前往寶島,組建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等三司組建完成之後,便按照內陸三司分立的規矩來運行,藩王不得再插手三司的運轉,各行其是。

聖旨一下,朝野震驚,不知寶島與三山海島在哪的官員連忙拿過海圖,去看看這些地方在哪裏,待明白后,大多倒吸一口涼氣,不過也有少部分人,所有所思。

這道聖旨清楚明白地表達了朝廷開海的決心,藩王分封海島,則等同開了海令,不會再回頭……

跟隨谷、岷、韓、沈、安、唐六王一齊前往海外的,還有齊泰、黃觀二人以及他們的家眷,他們雖然仍舊反對建業新朝,但朱久炎不打算殺他們,讓他們倆去海外教化一下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

說實在的沒有比齊泰與黃觀更好的人選的,海外都是新納之地,教化一方費時費力,而他們兩個即便不奉新朝,但心中是有國家與民族的務實官員,若是遇到叛亂,依照這兩人的性子必然是第一個站出來的。

等他們感受到了海貿的好處,體會到了國家在新朝的治理下,越發強盛,還不出現歸屬感?

在江北整頓好兵馬的梅殷接到朝廷的邸報,和一封寧國公主送回來的信,看完之後,梅殷將信件燒掉,不由地鬆了一口氣。朱柏父子連齊泰與黃觀都沒殺,他對自己以後的安全,也就徹底放心了。

……

第二天一早朱允炆起床之後,憐星親自為朱久炎穿衣。憐星給別人穿衣服並不熟練,讓朱久炎多花了一些時間,不過他可是樂得其中。

自己的辦法真不錯,不僅順利地解決了憐星的身份問題,還光明正大的藉助登基大典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盛大婚禮,沒有比這段時間更順心的事了。

憐星好不容易把朱久炎的盔甲穿戴完畢后,看着一身戎裝的朱久炎,認真地說道:「久炎,我會在東宮準備好你成功平叛歸來的凱旋之酒,等着你平安回來!」

朱久炎笑着說道:「夫君哪次讓你失望過?」

之後朱久炎又通過了一系列的流程,按照老朱在世時定下的規矩,朱久炎帶着將領去奉天殿稟奏完朱柏之後,再去往奉先殿祭拜過宗廟,便正式誓師出發。

在朱久炎出發之前,雖然已經跟朱久炎告過別了,但是憐星還是帶着剛入皇城的何秋娘母女登上了皇宮的塔樓之上,看着朱久炎出發的方向心中默默地說道:「夫君,可一定要平安的回來!」

「姐姐謝謝你。」何秋娘的身上滿是風塵,很是疲憊,不過能夠在最後關頭趕到,抱着女兒目送朱久炎出征,還是讓她感到很高興。

「你是我選的,又喊我一聲姐姐,自然要好好待你。」憐星望着消失在視野之內的大軍徹底消失在視野之內后,才帶着滿臉感激的何秋娘下了宮城。

……

世子和太子的身份是有很大不同的,有好處也有壞處,起碼朱久炎不能再向以前一樣帶着將士們說走就走。

國家的儲君出征可不是個小事,除了親軍的沿途安保護衛任務之外,禮部有一套複雜異常的禮樂制度,祭天拜祖之外,還要行人迴避、黃土鋪道什麼的,總之牽扯很廣,費時費力,非常擾民。

當然要是真正完全按照太子出征的老規矩來辦,別說現在出征了,就是提前個把月佈置下去,出征的準備工作,也根本來不及完成。這也是各部衙門的妥協,現在是個什麼局勢,朱久炎是個什麼態度,他們也是很清楚的。

這也是同心協力的另一種體現吧。

寅時正,朱久炎誓師完畢,在親軍的層層護衛下,正式出征,前往兩淮。禮部的官員當然沒有再搞什麼黃土鋪道,清水壓塵,官員送行可以搞一搞,金鼓禮樂等儀仗也可以弄一弄,其他的能省就省,儘可能地輕車簡從,減少靡費、減少擾民。

就這樣,也是在經過了一個多時辰的跋涉之後,朱久炎乘坐的太子車攆,才算是到達了長江邊。

這一路上的顛簸辛苦,朱久炎只能是甘苦自知,忍受着各種腰酸腿疼,臉上還要始終保持着一種輕鬆自信的面孔,完全沒有以前當親王世子時候的輕鬆與自在。朱久炎認為後世有句話能夠非常準確的形容他此時的狀況——那就是自己千方百計約來的炮,含着淚也要打完。

遠遠看到朱久炎所乘的船隊駛向對岸,送行的各部官員自然是呼呼啦啦全都跪在了地上,眾口齊頌:「臣等祝太子殿下早日凱旋而歸!臣等祝太子殿下早日凱旋而歸……」

……

梅殷帶領諸將先過長江表示出了最大限度的誠意,受降的儀式朱久炎弄得很隆重,受降的過程自然也很順利,十萬兩淮兵馬選拔出一萬精兵之後,余者不是被打散遣回原籍,便是送回京畿重新整編。

朱久炎當眾宣讀了朱柏封賞一眾將校的聖旨,並封官,賜下金銀、宅院。

所有的兩淮低級軍官也都各有安置,作為酬功,梅殷也再度被恢復了榮國公的爵位,受俘和安置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之後,就該是北上的事情排上議事日程了,正好時間也開始走向初春,天氣越發溫暖起來,比較適合出兵,梅殷與多年在兩淮有威望的將官,被朱久炎一同帶往安皖,以做穩定安皖之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子很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世子很皮
上一章下一章

第739章 千方百計約回來的…含着淚也要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