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工廠(下)

第743章 工廠(下)

高俊從海南島和越南那裏搞來紡織機之後,根據地內迅速進行了仿製,目前根據地的部分官營工坊已經開始使用紡織機,並且先後培訓了300多名熟練的紡織機操作工,絕大部分是根據地內的女工。

紡織機技術進步之後,紡紗工作也開始出現快速發展,由於紡織效率提高,紗價騰貴,根據地的普通農戶家裏大多都開始用紡車紡紗來換錢,這已經成為了根據地農民的一項主要副業。

但是農民交上來的紡紗質量參差不齊,對於高俊來說,研發新式紡紗機,並且設立紡紗工廠也是這段時期要做的工作之一。

棉花的種植業也正在發展之中,在去年,整個山東境內共播種棉花1.4萬畝,產量略高於預期水準,今年的播種面積達到了4萬畝,根據高俊的規劃,明年將會達到15萬畝,之後應該穩定在200萬畝左右。

對於何志也來說,這項事業最主要的短板是人才:管理工廠的人才、進行買賣的人才、研發技術的人才、乃至於從農民手裏收棉花也需要經驗豐富的人才行,他去問過鄭迎,而後者也十分為難,由根據地直接掌握的工商業人才現在都集中在幾個軍需工廠裏面,剩下的人也都已經是人盡其職,抽不得身。反倒是目前在根據地里活躍的商人當中還有不少躍躍欲試的人,如果高俊和他們合作的話,應該能在短時間內把紡織廠開辦起來。

「紡織工作雖然重要,但紡織機畢竟也不是極度機密,和地方商人合作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我們不採用射買制,而是採取契約制。」這是何志也的決定,高俊對此表示贊同。

射買制度在唐朝時逐漸興盛,到宋朝時幾乎成為了官商合作的主要制度,而金朝也不能免俗。這項制度,說白了,就是實際意義的包稅制:大商人們出一筆錢,從國家那裏買到一部分壟斷權力和資源,然後自行招募人手進行經營,在此期間享有極大的政治便利,多餘的收益都歸自己。

在這種制度下,地方豪強用一筆相當實惠的價格就從國家那裏買來了無上的權力,然後就利用買來的權力進行瘋狂壓榨,國家沒有得到過多的實惠,而百姓們又飽受欺凌,只是富了這麼一幫中間人。

根據地商人對於何志也放出的口風非常敏感,也預想過根據地要進行射買制經營。

那樣的話,商人們花一筆錢,從何志也那裏買來數縣乃至數州地域內棉花的收購權,並且得到低價批給的土地,在那裏設立工廠。

這幫人本就是強買強賣、囤貨居奇、豢養打手、敲詐勒索的好手,而且過去一段時間和根據地的關係還算可以,在他們看來,只要射買成功,就說明他們和根據地的關係已經達到了一定份兒上,可以重新露出本來面目了。

所以,當何志也提出章程,要求紡織廠採取契約制,根據地機關和合作的大商人共同出資、共同管理、並設立分紅,一切按照根據地的規章法律辦事之後,大家極度不滿。

「這哪裏有一點點誠意嗎?我到蒙古人的控制區去做生意,地方閫帥都是強力挽留,一道命令下去,土地人手全部配備完畢,我只需購買原料生產,按時交錢就可以,到這裏開辦什麼紡織廠卻這麼多規矩,這樣下去,什麼商人能夠經營?」

「憑什麼不讓14歲以下的孩童進入工廠做工?這樣的話全都要破產了。」

「高郎君年初的時候在邸報上提過一個詞:招商引資,當時我非常激動,認為這是根據地逐漸開放的好消息,但是你們現在這麼搞,不是把我們拒之門外嗎?」

「高郎君當初提出私營商業是經濟的組成部分,對根據地影響重大,我們可是交口稱讚,感嘆我們商人的作用有被正視的這麼一天。可是現如今呢?居然要簽訂什麼契約,不讓我們搞射買,怎麼和外地廠商競爭呢?」

「你們害怕老百姓反對?如果老百姓一鬧,官府就無原則的退讓,那對於我們這些投資者的信心也是一種大的打擊呀。」

但是高俊絕不退讓,在此之前,何志也和流泉院的大小工作人員們就進行過計算,雖然實行契約之後,對工人和生產原料的農民有一定的經濟保障,造成了生產成本的小幅度提高。但是由於紡織機帶來的巨大技術進步,根據地的紡織廠效益依舊遠遠大於其他各地的錦綾院、作坊以及私人織戶。

所以根據機關的態度是無比強硬的,不但紡織廠不按照射買制進行,以後根據地的工廠礦山都不會進行射買,必須老老實實的簽訂契約,在根據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進行經營。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只要你簽訂契約,成為根據地投資商,我也會給予你更強大的力量。」在談判的最後,何志也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極為古怪的話。

很快,大家就知道了何志也的計劃,紡織廠選址在東平府,與此同時,會在這裏設置紡織專科學校。與此同時,紡織廠將會成立商社,採用新的制度,根據何志也所說,叫做有限責任制度。

商人們算了一筆賬,覺得這筆投資總算是不虧,眼下兵荒馬亂,在別的地方做生意實在太難,還是在根據地進行經營為好。

當然他們也不會這麼老實,他們有計劃在根據地內進行商業經營,然後用所得到的錢在外地低價購買土地——目前河北地區遭遇了幾次兵亂之後,可謂是千里無人煙,土地價格大跌,用在根據地賺到的錢在河北大肆購買土地,這樣無論如何,日後都可以過得很好。

「金寶廬舍,轉瞬灰燼,惟有田者,巋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這句話說的是明朝的情況,然而對於兩宋同樣適用,商人們雖然在各地投資手工業或者建立商鋪,但是賺到的錢還是希望能夠購置地產。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根據地司法院與流泉院已經設立了專門人員進行監控,對於他們轉移根據地資產的問題已經有所察覺,並且依據它們轉移的金額大小設立了黑名單和白名單。

「白名單的商人是日後的合作對象,至於黑名單的商人吧,也不用去動他們。」何志也看著名單,臉上露出微笑:「他們會後悔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顛覆晚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顛覆晚金
上一章下一章

第743章 工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