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

第914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

誰能在綿延的太行山上如履平地,誰就控制了整個中原,畢竟,那可是能在中華之脊上來回行走的人。

太行山雄立於華北之中,東面的華北平原肥沃富饒,但無險可守,西面的河東地區金城千里,四面山河環繞,中間的平原卻體量偏小,與西面的關中平原幾乎連成一體。圍繞着大山的東西兩側,不知發生過幾多征戰。

人們也逐漸開發了太行山東西向的交通路線,並且在山脈兩側佈置了無數關口,這被稱之為太行八陘,也就是八條東西穿越太行山的道路。

但是,李銘現在要做的,並不是東西穿越太行山,而是在太行山東麓的山脈上,沿着山脊的走向前進,從南往北走山路,把全軍上萬人的兵力全都帶到真定府一帶。

讓上萬正規軍,尤其還有數千騎兵在這樣崎嶇的山路上行進300里路,不亞於讓一個壯漢赤着腳在滾燙的火焰上緩慢行走。一路之上的損耗一定是極為驚人的,全軍上下都必須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是幾年前,李銘一定早就開始罵娘了,然而此時他只是吩咐參軍們趕快擬出行軍意見而已。馬上就是決戰的日子了,一切困難都不可以是困難,軍令一下,將士冒死咽。

幸運的是,太平軍並非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參軍們卻有些意外的發現,有關山路行軍的各種底稿和預備計劃相當豐富,他們居然在短時間內就草擬出一個大致可行的山間行軍計劃。

「你們加入太平軍還是不夠久啊,最早的這些資料都是當初走野狐嶺、大青山、青白口時候留下來的,再就是這些年來在山東河北各地轉戰,一路與蒙古人戰鬥,還要護送百姓,可比咱們現在要走的路還要艱苦百倍!」李銘聽說這一消息之後,吩咐參軍們把這些資料送過來,有些紙張已經泛黃,但依舊可以看出當年何志也遒勁的筆鋒。

與此同時,馮達也正在率領軍隊向西進發,準備參與對真定府的戰鬥,相比於李銘,他們的路程更加艱險,李銘要面對的是崎嶇的地勢地貌,而馮達所要面對的是隨時可能出現的蒙古騎兵。

但是與之相類似,馮達等人也找到了相當數量的行軍資料,並且立刻安排行軍,這些資料都是當年運河轉戰千里時候的,同樣有着相當的指導意義。

在翻山越嶺的時候,李銘突然想起高俊當年的那句「底線」,太平軍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肩上的重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披風沐雨,奮戰不息,時至如今終於成為一支素質過硬的強兵勁旅。

李銘沒有讀過讀者意林什麼的,自然也沒聽說過那些什麼「當年打不垮你的終究會使你強大」這一類的心靈雞湯,但是,高俊這次熬的不是淡泊如水的雞湯,而是一鍋實實在在的肥雞。

雞雖然肥嫩可口,但畢竟還是有幾塊骨頭的,而李銘和馮達的目的就是預先拔出真定府這塊大骨頭,切斷敵軍的後退之路,徹底封閉河北南部的主戰場。然而,如果鹹得不把真定府的軍隊全部收攏在城內的話,李銘馮達就算磕崩了門牙也打不下,所以,必須削弱敵軍的防禦,而增強本方的實力。

後者相對好辦,忠義軍、史天寧等人或多或少都與太平軍有了共同的利益,只要曉以利害,不愁說服他們加入,而武仙現如今已經被授予了太平軍的高級軍職,同樣也會率軍協助。

真正困難的是前者,如何最大程度上的削弱真定府的守備,這直接關係到太平軍能否破城。

首先,蒙古人自己確實就已經削弱了真定府的部分守衛,大量抽調部隊去河北前線,參與對高俊的防禦,他們萬萬不會想到,傳統的戰場前後在高俊這裏慘遭顛覆,太平軍在河北反攻的序幕,居然是從身處於河北內部的真定府開始。

李銘再出一策,派一條誘餌去,誘使鹹得不出兵。

這個任務交給了榮耕哲,這位營統制現如今已經榮升為陣將軍,專管太行軍步兵,此人確實有些訓練士卒的本領,在懷孟潞一帶經營不到一年,就調教出了幾千能使硬弓的步兵。

另外,也是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老榮的分量也驚人的增長,他剛從河北逃到高俊這裏來的時候,瘦的麻桿兒也是。大概是這段經歷太難以忘懷,以至於後來他就對食物產生了某種特別偏愛,甚至於李銘考慮要不要專門為他把中軍營帳加寬兩尺。

將軍雖胖,但勇力不減,李銘命令榮耕哲帶領史天寧派出來的使者嚮導,打着兩軍共同的旗號,到河北中部去攪亂敵軍。

榮耕哲當即領命,帶領着兩個營的太平軍步兵就出發,一路上宣傳太平軍與史家已經開始合作,將會共同接管河北,將殘暴不仁的蒙古韃子趕回漠北去。河北百姓都聽說過太平軍的仁義為名,也都知道史天澤的善政,如今這兩家聯合,豈有不簞食壺漿,揭竿響應的道理?一時間,剛剛被撲滅的火焰就要有復燃之勢,這也引起了真定府方面的恐慌,鹹得不立刻派出大軍前往,準備鎮壓這一帶的變亂。

第一步計劃大成功,李銘僅僅動用了兩個步兵營的兵力,就挑動了上萬人的義軍,進而吸引了不下五六千的真定府軍馬前去鎮壓,這可是真定府內能夠出征作戰的精華部隊,李銘這一輪四兩撥千斤,使用得着實高明。

馮達事先並沒有與李銘溝通,但是他也清楚,最好是先誘使一部分真定府守軍離開真定府,將之困在外地,搶先攻佔真定,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戰役難度。所以,率軍西進至安州一帶后,馮達的兵馬突然大張旗鼓繼續西進,一下子引起了河北地區的廣泛緊張,真定府也立刻率軍前往肅州一帶抵擋,兩軍對峙,馮達迅速利用船隻度過北漳河,隨後焚毀橋樑,將敵軍甩在身後,水陸並進,只花了四天時間就趕赴真定府外圍,而敵軍從修復橋樑到驅散馮達部隊後方騷擾,再到回到真定府,少說也要八九天的時間。

一個聲東擊西,一個金蟬脫殼,李銘和馮達從真定府一下調出近萬部隊,現如今城內只有三五千強健兵馬,率領着上萬徵集的民夫,其實力已經極度弱化。

而二人也克服了地理地勢的重重阻礙,在十餘天的時間內,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渴飲刀頭雨,夜卧馬鞍頭,在無數的兵馬掉隊落後,甚至由於缺乏糧食而不得不原路返回的情況下,成功的將隊伍主力帶到了真定府一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顛覆晚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顛覆晚金
上一章下一章

第914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