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解放前夕在博中的見聞(1)

第五章解放前夕在博中的見聞(1)

第五章解放前夕在博中的見聞(1)

過去所經歷過的一切,雖然都巳經成為了我們親切和美好的回憶……

但是,只要我們激情滿懷,且具有足夠的勇氣,必然能再次喚起我們對於那早已經消逝了的往事,還一樣會引起我們無限的眷戀與深情的懷念……

(19)博白最高靚學府

有詩讚曰:

南流江畔興文明,登高嶺下育能人;

博白最高靚學府,遠近湧來求知真。

博中校園真美麗

解放前夕,我在博中和父親這個博中老校友生活的一年多的時間裏,所遇到過的一些人和事,至今我還記憶猶新,永遠難以忘卻……

那是1947年的秋天,我剛剛才從鄉下老家——東平良村石湖坡來到這座陌生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博白縣城時,這間全縣僅有的最高學府博中,對於剛懂事還不大多的我來說,便全都是覺得是那麼新鮮、好奇且又有很強的引力……

在我的印象中,當年的博中的校園既清潔、寬闊又美麗。尤其是在那美麗的校園內外,到處都是寬闊平直的林蔭大道。

特別是,校園內那幾張大池塘,清澈見底,碧波蕩漾,魚蝦滿塘;房前屋后,全都是一排排修剪得整齊筆直劃一的山指甲;在一些罕見的小花園內,還有一些人造假山和小小的金魚池加以點綴;在道路兩旁,全都種上了高大且畢直的桉樹和低矮婆娑的相思樹。

要是每逢到了烈日當空的中午時分,人們漫步在這些林蔭大道上,總是周身全都會感到有一種異常的涼快,舒適。

座落在初中部西面衛生室附近的校園,是一大片像叢林般的花果園林。

花果園林中的沙梨樹、桃樹、李果、菠蘿樹、龍眼樹、芭蕉等亞熱帶特有的果樹則比比皆是。果園樹枝,掛滿果實,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真算得上是一年四季,鳥語花香了。

有時候,正當中午時分或清晨日出,樹上小蟬兒那「吱吱喳喳」的撕叫聲,簡直就像一支大型的樂隊,正在舉行空前大演奏一般。

這裏一切美麗的景觀,拿與家鄉上高屋『城肚』志佳他們的果園相比的話,真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為了防止壞人和小偷混進學校幹壞事,校門還設有個持槍的校警作門衛,日夜看守,且細心地在進行盤查所有出入學校的人員。

初中部大禮堂前面的大門右邊,在一間屋頂上空懸掛着一座用鐵鏈弔掛的銅鐘。全靠在旁邊用一根長繩子在將它拉打。

你可要知道,這個銅鐘便是當年全校師生員工進行一天作息的唯一信號。當年,人們從老遠老遠的地方,便都能聽到它那清脆、悅耳的鐘聲。

在學校大禮堂左邊,有幾間磚瓦平房,像一間古老式書院一樣。

但是,當時我還年幼,從來也沒有進去看過一回。只是常常看見有些女生在出出進進,大概是女生宿舍吧。

直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我調上博中教書時才從別人的口中知道,這個地方便是清朝乾隆十年(1475年),博白知縣南宮秀捐俸創建的一間書院。後來,到清末廢科舉后,才改建為縣立高等小學堂,就是人們常稱做「環玉書院」的地方。

學校的房屋,差不多全都是兩層的木質兼磚瓦結構的樓房。其中,初中左側有部分教室,還是仿法國式的兩層樓房的建築。這些建築對於當時在博白縣城來說,可就是獨一無二的漂亮,且又是最為現代化的「洋房」了……

正是:

博中校園真美麗,果樹池塘花草地;

清脆鐘聲傳十里,悠久歷史人皆知。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四處教室去逛盪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候,我還是一未滿七周歲且又未曾到上學的小孩童。因此,對博中的一切,我總是都很感興趣和新鮮,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很想知道。

有時候,常常便會獨自走到初中部的樓上、樓下的所有教室前去逛逛,看看;有時候,還會悠然地在教室的走廊和過道處,隨意地走走,看看……

記得有一天的上午,我在樓下的教室旁邊經過時,便看見教室內正端莊地坐着一些幾乎像大人一樣的中學生。他們個個都正在正襟安坐、聚精會神端莊地在課桌上,一邊在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一邊又忙着用筆在部子上寫寫記記地忙個不停。

在有些教室內的學生,正在「依依呀呀」地大聲地朗讀那些我一點也聽不懂的外國的語言。直到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叫「英語」。

可是,他們對於我這個不速之客到來觀看,個個都像視而不見一般。甚至連正在上課的老師,也只是往外隨便地朝我看了一眼后,便又繼續進行對學生講授他的課程。

他們全然沒有對我這個還未懂事的小孩童當回事。畢竟,當時我還算得上很是安分守己的一個小孩童嘛。

曾聽父親和我說過說,其貞大姐就是在高中部的高十班就讀的。但是,我卻並不知道她究竟是在哪一個教室里上課。

有時候,我也常會看見她肯到父親房間里來坐坐,總是喜歡和我一塊進行聊聊,並問這問那。她往往到來時,還總會和一兩個女同學一塊到來。

要是偶然看見小伊妹正在房間高興地玩起自已喜愛的小玩具時,便會馬上用雙手抱抱小伊妹,用嘴巴親吻她一下,又與她一塊玩玩,或給她一兩塊糖果、餅乾之類的小食品。於是,往往總是會逗得小伊妹異常地開心和高興起來。

有時候,那些女同學還當場教小伊妹學唱唱歌,甚至還帶着她一塊兒去跟女同學學跳舞哩。我記得,小伊妹每次從女同學她們那裏回來后,『撿口黃』也能學到一些簡單好記的歌曲。

因此,在她高興的時候,總會在我面前露上一手,哼上幾句那些剛剛才撿學來,但還不太入格的一些歌曲。

我往往總是會聽到在她嘴中,總老是喜愛哼上那幾句:

「……也沙上,也沙上,青草地上也沙上……」

有時候,她還會興高采烈地在房間里,獨自跳起那些女同學教會給她的一些舞蹈。要是當大家看了以後,能高興地給她一片熱烈的掌聲的時候,她更是得意忘形地一直忙個不停地繼續跳下去……

正是:

四處教室去逛盪,全神貫注坐端莊;

伊妹愛跳又愛唱,學會多是撿口黃。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字祖廟宇世人嘆

我記得,有一次我實在是閑得沒事幹了,便獨自一人往高中部那邊走走。目的就是一心想去那裏看看,和打聽一下,究竟其貞大姐她是在那一間教室里上課的。

可是,我前前後後地來回找了老半天時間,竟然就是找不見她的影子,真是使我有點大失所望。因此,我便只好再次往旁邊那座不僅在博中,甚至就是當年在博白城內,都算得上是較高的一個高層的建築物那個地方走去。

於是,我到了它的下面,便從樓下慢慢地沿着樓梯一步一個腳印地慢悠悠地往上走去,等待轉了幾個彎以後,接着便走上到了它的最高層了。此時,我再從頂層那個大圓窗往外進行眺看。

頓時,給我大開了眼界,從那個大圓窗往外一望,馬上就可以看清楚了整個博中和博白街上的全貌。

一直到了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當我調到博中當老師時才知道,這個高大雄偉的古代建築,正是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博白知縣顧思仁手中所建造而成的。到現在已經歷時一百多年了

這座雄偉的高層建築物,主要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文字創造者倉頡、沮涌而修建的,故又命名為「字祖廟」。

長期以來,它已經無形之中成為了博中的一座標誌性的建築物了。每逢校友回校參觀與聚會,必然要到此處進行合影留念,這已經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舉和習慣了。

當我從樓上走下來以後,便自然而然便走進字祖廟前面的科學館內去看一看。在科學館內的一間房子中的大櫃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標本,和一些生物實驗儀器。

其中,令我最為驚訝和新奇的,是室內有一個大玻璃瓶內,竟然還浸著一個已經死去了的小嬰孩的屍體。頓時之間,令我看見了后,便有一種自然而然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恐懼和害怕的心裏。

又在它的旁邊,正在擺放着幾副男、女的外部生殖器官的模型。當時,我對些這些生殖器官的模型也彼感新鮮且興趣。但心中不免有些不懷好意思地長久觀摩下去。突然有人進來時,我便假裝若無其事一般地馬上便離開了。

一直到了後來,我考上讀博白高中時才知道,原來這個小嬰孩屍體,是用「福爾馬林」藥水泡浸的一副人體標本,它只是專門供學生上《人體解剖學》課時使用的一副教具。

不用多久的時候,全校的每個角落我幾乎都走了一遍。這樣,我便對博中的一切,也才漸漸地熟悉起來了。

就這樣,一直到了後來,我還認識了博中教師中的好幾個小孩。從此以後,在我們這幫小孩童之間,自然而然也便成了一幫挺要好的小朋友了。但是,最為可惜的便是,在幾十年後我卻把他們的名字全都給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當年,我最有印象的,便算是學校的那幾張大魚塘。它比家鄉上高屋城肚那三張魚塘大多了。

同時,在學校內所有的池塘,雖然不算大深,卻是很清潔。人們往往能夠清澈看見到池底。每逢清晨或傍晚,總會有不少學生站立在池塘旁邊,去觀賞池塘中的各類魚兒在游來游去,不是又從塘中躍出水面。此時池中的場景,真是美極了……

正是:

校園美麗人稱讚,世間罕見像花園;

科學館內儀器齊,字祖廟宇世人嘆。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20)留下彈窩作罪證

在我的印象中,當年學校辦公廳前面約二十多米遠處,便有一張小小的魚塘。我常常聽到人們總愛叫它做「炸彈窩」。在平日裏,這個「炸彈窩」形成的小小魚塘內,並沒有貯藏有多少水,也沒放養魚蝦之類。

而實際上,這個「炸彈窩」形成的小小魚塘,它也就只是比家鄉里,在大山嶺頂上或村前屋后的那些「牛糞湖」稍為深些和大一些而已。

後來,我卻得實在有些奇怪起來,這張小小魚塘,人們怎麼會老是稱它為「炸彈窩」呢?

最後,我才聽人們傳說,原來是在1939年8月間,日本鬼子發動了舉世矚目的侵華戰爭,企圖想要一舉吞併我們廣西,儘快結束侵華戰爭,集中兵力,把戰火擴大到東南亞一帶。

於是,便出動了大批飛機,大肆轟炸廣西境內所有的大中縣城。其中,在瘋狂進行轟炸博白縣城時,就投下了十二顆炸彈。於是,便有一顆剛好掉落在這裏爆炸。從此以後,人們再也不用泥土把它填平,而是留出這個大坑來。

也許,人們再也不用泥土把它填平,大概是有意想把它作為日本侵略者轟炸博白縣城的一個歷史罪證。想留給後人並用它作為一件永久值得後人紀念的歷史見證,以此進教育子孫後代,永遠不要忘記國恥。並以此,也好讓後人永遠銘記這件刻骨銘心的沉痛的歷史事件吧……

由於年長月久之後,漸漸地,「炸彈窩」便流滿了一池水。隨後,便又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一張小小的池塘了。

我記得,當年我們這幫學校的教工小孩子,便常常聚集在一塊兒,在「炸彈窩」那裏捉魚、摸蝦,或當「炸彈窩」水滿時,還在池中進行垂釣呢。

可惜的是,如今在校園內老早就已經把這個「炸彈窩」給填平了,並在它的上面,建成了一座雄偉高大的學校圖書綜合大樓。

最近,當年曾在博中工作過的王祥勵副校長,曾經就「炸彈窩」有關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轟炸博中時的歷史真象,為我們寫下了下面的珍貴的史料:

「……1939年8月,有一次,日本侵略者曾出動了六架飛機,進行轟炸博白城時,光在博中就落了兩彈炸彈。其中,一顆落在初中校門前,那張魚塘的東北邊,並炸出了一個大坑,就是後來人們常常說的『炸彈窩』。起初,這個坑並不是很大的,到了後來才將逐漸將它挖大了一些,變成一口小魚塘,用它來養魚。並且,由於在教工的蕹萊地中間,可以洗菜。『炸彈窩』開始叫做『明恥湖』。到了『文革』時期,由於需要平整土地,於是,便被填平了。其後,它便作為博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其實,『炸彈窩』的原來地點,正好就在現在新綜合大樓後面的龍眼樹的旁邊。另一顆炸彈,正好是落在了中樓旁邊的第二宿舍樓角邊。但是,現在已經變得再也無痕迹可尋了……」

根據,《可愛的博白》一書中,日本飛機第一次轟炸博白縣城的史料,是這樣記載的: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二日上午九時多,一架日本飛機飛至博白縣城上空,盤旋幾圈后,便往西南方向飛去。十時多,又有六架飛機排成品字編隊飛越博白縣城上空,先向東北方向飛去。不久,又改變隊形飛回,排成『一』字隊形向縣城進行俯衝,投下炸彈十二枚。其中,南流江邊的碼頭二枚,汽車站旁二枚,縣城大街三枚,關帝廟二枚,同珍鋪一枚,漿料場一枚,博白中學二枚。於是,剎那之間,博白縣城便變成了一片火海。

「日本飛機的空襲,炸毀南流江邊的石橋一座,碼頭被夷為平地,無法修復。由於炸彈有毒,南流江水被嚴重污染,魚蝦全亡;汽車站被炸毀房子二間,交通秩序混亂,人心慌慌,心有餘悸;大街被炸,周邊的鋪面受到巨大的衝擊,窗戶的玻璃被震碎,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知所措。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次轟炸中,被炸毀民房十九間,炸死二人(陳廿三叔、廿三叔婆),炸死馬一匹,碼頭一座,車站一座,廟宇一座,傢具、用具、交通工具一批。

「日本飛機的轟炸,在博白這座古城留下了斑斑的血跡,以及無法抹去的歷史烙印……」

正是:

小小東洋欺世人,侵霸亞洲不寧靜;

窮凶極惡炸博城,留下彈窩作罪證!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人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風雨人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解放前夕在博中的見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