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七)(1)

第七十三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七)(1)

第七十三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七)(1)

——平凡崗位大顯身手

下面的這篇日記,正是我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中,所寫下的許多日記中,一篇極其普普通通的日記。

可是,在這篇日記中,卻能夠真真實實地表露了我那時候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

1964年10月20日

在我們革命事業當中,平凡的工作和偉大的理想都應該是完全一致的,平凡決不是等於平庸;他們更不懂得,(這裏也包括我過去)越是有了偉大理想的人,才越能夠自覺地做好平凡的工作。

過去,我以為學了一點知識,就自命為是「棟樑之材」,尾巴翹得高高的,看不起工農群眾,看不起勞動人民。因此,怎麼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呀,這種想法如不及早地猛省,結果一定會背離革命化的道路便會越來越遠的。

當年,我之所以能夠在炊事工作的崗位上安心地工作,能夠踏踏實實地為學生服務,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儘管,沒有受到什麼嘉獎和表彰。但是,要是每當有人對我講了一句讚賞的話,我便會自然地感到心滿意足了。

這也許,就是當年的我……

(279)平凡工作在灶旁

有詩讚曰:

平凡崗位在灶旁,為了革命燒火忙;

煉紅思想作奉獻,勤懇工作不聲張。

勾起往事一樁樁

我每當回首往事的時候,尤其是當想到了在鳳山初中學校的學生食堂工作的那八個年頭,心中便常常總會產生出一種難以訴說,且又異常和特殊的一種感受……

下面,我要把當年所曾經干過的這段平凡的炊事工作當中,有幾件令我難忘的往事,按照它的歷史真像,再度將它如實地記錄下來……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已經是到了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此時,我也已經是博中數學科組裏的一名骨幹教師了。

一天上午,我剛剛下課回到科室進行短暫休息。正好,便碰上了進到學校聽課的縣教育局長陳人禎同志。

當他剛一看見到我的時候,頓時之間,臉上就笑嘻嘻地在半開玩笑似的對我說道:

「王飛老師,還記得在三十年前,你在鳳山初中的學生食堂工作的時候,在學生廚房的灶頭前面寫上的那幾個鮮紅有力的大紅字嗎……」

當時,經過陳人禎局長這麼一說之後,在場的幾個年輕老師,便帶着有些好奇和莫名其妙的眼光,問起陳局長說:

「陳局長,上面是寫上了什麼大字呀?」

於是,當時陳人禎局長便一五一十地,對這幫年輕老師進行解釋說:

「……那是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王飛老師曾經在鳳山初中學校的學生食堂當工友的時候,為了激勵自己干好炊事工作,曾經用學生食堂專寫飯盅用的紅油膝,在灶門上方工整地寫上『為革命燒火!』這幾個紅色的大字……」

當陳人禎局長剛一說完了后,頓時之間,就在我的腦海當中,便立即湧現出了當年我在鳳山初中學生食堂工作的時候,一些令人難忘的往事……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是1964年9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老師食堂的工友黃有信,即十八哥,便被縣公安局逮捕了。

聽人說,他是一個暗藏的五類分子。曾經因為解放前,在車田初中工作的時候,由於向國民黨當局進行告密,使我們犧牲了好幾個中共地下黨的同志。

在十八哥被逮捕以後,老師食堂臨時缺了工友。於是,學校領導便臨時決定從學生食堂當中,抽調走了在食堂工作多年又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工友小組長雷行電,暫時去進行頂替干黃有信在老師食堂的那份工作。

你可要知道,一貫都是亞雷蒸飯這位廚房燒火的角色的。現在他一調走的話,他燒火的這份工作,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的肩膀上了。

此時,學生食堂只剩下我、亞謝八、黃永珍三個人。這樣一來,要完成近四百多學生的膳食工作,一時之間便緊張得忙不過來了。後來,經過學校領導的同意,我便徵求剛從那卜農中畢業,且又在家裏閑暇的尹妹,臨時下到學生食堂進行幫忙。

就這樣,一直做到了新顧請的劉奇幹事的弟弟劉才到來以後,領導再次將尹妹重新安置到劉大傑所負責搞的學校的化工廠去工作。一直工作了好長一段時間。

此時,學校食堂這件燒火的工作,便自然而然最後便落在了我這個對這工作還很生疏的新手的肩膀上了。怎麼辦呢?你可要知道,當時正是停燒木柴改為燒穀殼。對於我來說,困難便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才能夠克服目前的這些困難,完成好利用放棄燒昂貴但卻輕鬆的木柴,而改燒便宜但十分辛苦又累的燃料穀殼這件事,就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關。

後來,我通過進行不斷地摸索、學習和反覆實踐。最終,不但將火燒得好,而且又能摸索到節約穀殼、燒好穀殼灶的一些寶貴的經驗……

此時,我們數學科這幾個年輕老師,聽了陳局長把這個故事的整個過程,有生有色地說給他們知道以後,他們幾乎個個立即目瞪口呆地還不敢相信:

「難道,王飛老師過去真的曾經是一個干食堂炊事工作出身的嗎?」

後來,我在這些年輕老師的再三懇求下,便把這個「為革命燒火!」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對他們說了一遍……於是,這些年輕老師聽了以後,無不感慨地說:

「王飛老師,你不論幹什麼工作,都是那麼認真和踏實,真不愧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好榜樣……」

親愛的讀者,你也可從下面這幾篇當年我所寫的日記當中便會知道,我對這些年輕老師所說的這個「為革命燒火!」的故事其中的整個細節了……

1965年4月1日

今天晚上,我們學習了主席的《愚公移山》一文,收穫很大。

凡事一定得要有愚公志,要相信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儘管山很高卻不會再增高了,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麼挖不平呢?主席的教導,使我想起了在工作中的一些問題。

像改燒穀殼以後,後來一個人得要燒三個灶,起初忙得簡直不可開交,差一點就被這些困難嚇倒了,開始認為不可能一個人進行燒三個灶的。

但我仔細地檢查起來,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自己害怕困難,向困難低頭。沒有那種「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愚公志。

我決心聽主席的話,今後凡是碰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1965年4月2日

要為革命燒好火,必須不斷地對各種新出現的私心雜念進行鬥爭。人的主觀因素徹底發揮了,才能更好地發揮技術,把火燒好。

剛做好的新灶開始燒時,又不通風,穀殼灰很多。雖然所燒的穀殼多,可是還有時候連飯也蒸不熟。

楊華雲老師和朱光富支書就親自下來,和我進行了詳細分析與研究。

他們指出,火燒不好,飯做不好不是灶的問題。主要是頭腦里因循守舊還大多,「革命」二字還太少。並告訴我要好好學主席著作,破除守舊思想,增強革命精神,去掌握新事物。

對,於是我就去進行學主席著作。主席說:「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我想,人和武器的關係是這樣,人和灶的關係不也是這樣嗎?這樣,我更有了勇氣和信心。

我經過自己摸索了好幾天後,反覆實踐,終於摸出了新灶的特點:穀殼不能下得大多。

於是,我便改小一些下穀殼的入口處。從這以後,煙囪就不再冒白煙了,灶火也很響很旺起來了。

因此,所燒的穀殼也跟着便由過去每餐需要16、17籮之多,下降到了只需要9籮左右了。

1965年4月13日

在放農忙假前,我一個人燒兩個穀殼灶已夠緊張的了,現在必須要一人燒三個穀殼灶,能行嗎?

我思想上武裝了不怕困難的思想。但又承認困難,分析困難,因為燒三個灶,要出灰,擔穀殼,每隔半分鐘就要捅一下。

但是,明確了一個人管了燒火,其餘的同志就可以有時間去干其他的事。所以,只要振奮革命精神,充分發揮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使程序化、習慣化,就可以搞好它。

我學習了主席語錄:「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我合理地安排了工序,使能把火燒旺。

首先,一來到我便弄凈灶里的灰,這需要十分鐘。然後,用五到八分鐘同時生三個灶的火。過了一會,便把三個谷斗放滿。這時,我便起灰到外面倒,在這過程注意捅穀殼灶。

由於基本功過硬,能打破過去有人認為,一個人干三個穀殼灶不行的思想。有時,我還能利用一些時間去掃掃地,抹一下其它地方。

1965年4月14日

我負責燒火,弄得周身黑黑的,像在灶肚裏爬出來,很不好看。一些人笑我是灶頭貓。

但是,我認識到,好看不好看,不在於一個人的職務和外表,而在於一個人的思想和行動。我燒火是為革命而燒火。

因此,我在幹革命工作,幹革命工作就是最好看的。

正是:

炊事工作本平常,局長當眾來讚揚;

重看當年舊日記,勾起往事一樁樁。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人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風雨人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