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在鳳中食堂那些歲月里(一)(7)

第六十七章在鳳中食堂那些歲月里(一)(7)

第六十七章在鳳中食堂那些歲月里(一)(7)

(258)初交知心好朋友

有詩嘆曰:

數月天天出滿勤,校內情況全弄明;

初交知心好朋友,賽場神投確驚人。

中廳過道小喇叭

我自從下到學校食堂工作,已經將近半月有餘。因此,對於學校食堂日常中晚兩餐的工作,也漸漸地有所熟悉起來了。雖然,還遠遠地說不上是能夠進行獨擋一面。但一般地來說,都能夠跟着其他同志一起,做一些普通一點工作了。

所以說,這也就可以算得上是基本上過了關了。當然,要是跟像雷行電、謝華琨他們這些熟練的食堂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話,也還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的,還得要在今後不斷學習才行。

你可要知道,每天的早上,我常常都是一大早便起了床。但是,往往卻還未該到上班時間。於是,我便只好靜靜地在聆聽大門過路中廳牆壁上,所懸掛的那個廣播小喇叭正在播音。

首先,讓我聽到的,便是那首十分熟悉的《東方紅》樂曲。當每次此樂曲剛播放完了之後,接着下來所聽到的,就是當年鳳山公社廣播站那個女播音員秦××,她正用那甜蜜且又親切的鳳山地的新民話在進行播音。

我還清楚地記得,在有的時候,她是在播送近期以來,國內外所發生的重大新聞;在有的時候,她又廣播一些鳳山公社的新聞和各個生產大隊上報來的生產進度;在有的時候,還廣播鳳山公社黨委,關於對農村工作的指示,以及一些好人好事……

隨後,就是轉播博白縣廣播站的節目。

到了六點半鐘以後,就是到鐵定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所廣播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的聯播節目了。

於是,當每天清晨從五點半開始以後,這個廣播小喇叭那清脆且悅耳的廣播聲,便會很準時地將我從夢中弄醒。此時,我往往都是靜靜地躺在床上,專心致志聽起來總覺得十分開心和愉快。

從而,也可以使我從廣播當中,知道了許多當年國內外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當地的一些新聞。也可以養成了讓我關心世界和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

可以這樣地說,當年這個廣播小喇叭,也算是我在鳳山初中學校當工友的時候,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和唯一的一種很好的精神寄託。

但是,我過去在家鄉的時候,當時生產隊里還沒有安裝有這種宣傳的廣播小喇叭,那能像現在近在床前這麼方便和按時得到進行收聽。

其實,並非如此。在1968年回鄉務農的時候,就聽社員告訴我之後才知道,當年只是安在生產隊的評工記分室內,但在晚上我都很少去評分。因此,未知有廣播小喇叭那就不足為怪了。

1962年元旦過後不久,我從廣播小喇叭中聽到了中共中央正在北京召開一個重要會議,縣以上單位的第一把手都要參加。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所召開的這個重要會議,正是黨史上所說的「七千人大會」。從此以後,國家的形勢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便漸漸地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正是:

中廳過道小喇叭,新聞廣播傳千家;

宣傳當前黨政策,好人好事揚天下。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食堂工作三月余

經常就這樣的,就是每天到了早上七點鐘的時候,正好是到我們該去上班的時間了,這可是不能隨便地無故缺值的。於是,新的一天緊張又忙碌的學校食堂的工作,又將要開始了。

我們每天所乾的工作,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吊水、挑水、洗米、放米、飯盅落放飯甑蒸、燒火、蒸飯、洗菜、切菜、炒菜、燒開水、挑開水到飯廳甚至到教室去。

在那個時候,我們天天都是一樣,在單調重複地做這些學生食堂的炊事工作。就這樣,便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幹了將近三個多月的時間之久了……

可是,我卻從來也沒有時間進行休息過一天。就是到了星期天、節假日也還得要照常上班。你可要知道,因為老師和學生他們大多都是照樣地留在學校里,他們就總得要吃飯呀。後來,我漸漸地倒覺得習慣了,倒也沒有什麼……

當時,我心中總是這樣在進行安慰自己:反正過去在農村勞動的時候,不也一樣沒有休息的時間嗎?雖然,雨天隊里是不再喊出工了。可是,在家裏還不是照樣得忙個不停嗎!

我還清楚地記得,在那個時候,除非是到了東平或沙河墟日,隊里需要到墟上買肥料,或有其它一些自己家中的小買賣之類,這便算是給放假了的話。但是,這又大多都是少數男人們的事情……

而那些留在隊上的人們,隊長還不是一樣得安排他們照常去出工?因此,在那個年代中,人們常常在口裏所說的一句話便是:

「隊里的工分是爭不完的,你想玩就要玩玩,『工分長過命。』」

此時,當我在學校食堂已經做了三個多月的炊事工作以後,不但本職的工作已經算是比較熟練了。而更為重要的便是,還熟悉了鳳山初中學校里的許多情況……

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鳳山初中只有九個班,每個年級都是三個班,全校學生人數大約是450人左右。它們分別是:初三年級是27班、28班、29班;初二年級是30班、31班、32班;初一年級是33班、34班、35班;而全校的外膳學生,也只有不到一百人。

在那個時候,國家正面臨三年困難時期,一切物資供應都顯得十分緊張與奇缺。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國家每月定量供應每個學生的大米,仍然有27斤,食油3兩。可見,國家對於青少年學生正在發育長身體階段,還是關懷備至的。

「再窮,也不要窮孩子。」,這也就是國家一貫以來的正確理念。因為,青少年學生他們就是國家的未來嘛!

那個時候,我常常喜歡看看張貼在老師食堂公佈處,那些學校的教職員工名單,從而知道全校在編的教職員工共有三十多人。

還從名單上具體知道,我過去在這裏讀書的時候早認識的老師幹事,他們是梁健英、陳洲、李登瑚、劉名鎮、王志昉、程騰彰、陳明廉、黃梓倫、傅汝鑫、陳宗實、盧俊萍、黃衍蘭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新調進鳳山初中的老師。如:陳國海、陸明中、張家林、莫振奇、宋永晶,陳林、譚謨欽、劉

恆、陳人鵑、梁光能、一個歸僑姓劉的老師劉有琨等。

像我們這些學校工友,除了有幾個以外,大多數都是屬於學校自請的,沒有編製。也就是說,國家每月定量供應糧油,財政不發工資,由學校進行自籌解決。

就是在這三個多月以來,除了原來已經認識的老師之外,我還新熟識了不少的新老師。因為,這主要都是靠每天在食堂里出出進進,相互見面的時候,常常都要進行打打招呼的緣故。

另外,還在吃完了晚飯以後的工余時間裏,有時候我還主動地到他們的住房中去聊聊天。於是,便就更加容易互相熟悉起來了。

後來,他們個個都喜歡稱呼叫我為「亞飛」,讓人聽起來怪親熱的。

其中,給我的印象最深刻的,便就算是那位從印度尼西亞回來,全家都在文地茂青農場工作,且又是教英語的劉有琨老師了。

他每天早上,到老師食堂進行打開水的時候,就總會看見他正在吃十八哥為他準備的早餐。而這早餐是昨天在晚飯的時候就蒸好了的,只是留到今天早上炒熱以後吃的。

也許,是因為當年學校師生每天都只是吃兩餐,可能是跟劉有琨老師有吃慣早餐的緣故有關吧!

由於當年中蘇兩黨在關於斯大林問題、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等意識形態方面,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於是,由開始在兩黨關係上的爭論,進一步擴展到國家之間關係,從而在國與國之間也產生了嚴重分岐。

另外,蘇聯還單方面撕毀合同,停止供給援華各種物資,並撤走全部蘇聯專家,迫歸還全部債務。加上我國遭受三年嚴重自然災害,以及自1958年以後在經濟建設上產生的嚴重失誤,使到國民經濟基本上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上去。

由於形勢的急劇變化,原來計劃在初中開設俄語課程便從此停開了,而改學英語。劉有琨老師就是在這時候調進鳳山初中教英語課的。因此,在開始來的時候,朱光富支書對我所說的,要我上俄語課的設想便就全部落空了。

於是,從此以後,我一直就在食堂里繼續這樣地幹下去了……

正是:

食堂工作三月余,師生情況漸熟知;

中蘇關係有突變,上面指示停俄語。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人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風雨人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在鳳中食堂那些歲月里(一)(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