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在初解放的那些日子裏(1)

第七章在初解放的那些日子裏(1)

第七章在初解放的那些日子裏(1)

當然,對於當今的青少年這一代來說,他們再也永遠無法品嘗到了,當年父輩們從腥風血雨中過來時,所飽嘗過的那種艱辛與無奈。

但是,我們這代人,卻仍然在這過程中,也曾享受過這其中的一些歡樂。因而,總是為此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33)額頭一塊小傷疤

有詩嘆曰:

額頭一塊小傷疤,只因調皮互追打;

外婆見了心疼痛,一生紀念難忘它。

其東改為王飛名

自從1949年10月的某一天,在離開博白縣城回到家鄉以後,我便再到離家三里路遠的良村小學,繼續插入一年級去讀第二冊……

我記得,在我入學報名時,媽也把我的名字,由『王其東』改稱為『王飛』。於是,便在以後的幾十年的歲月里,都是採用這個名字了。

要知道,當時母親給我所安的這個名字的真正含義,是否包含有今後長大后要遠走高飛,或騰達輝煌之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我們的良村小學校,並不算很大,只不過才有三個教室,其餘的全都是一些小房間。同時,在進入學校大門后,在左邊的樓上的那間教室,由於已經快將要崩塌,為了安全起見,就沒有再繼續使用它了。

在我的印象中,當時的一、二年級,都是實行複式班教學的。它正好是安排在從學校大門進去那個當頭看見的教室。而三年級教室,就是在校大門進去在右邊的樓上。四年級教室便是在進入大門后,再往右邊進去的另一個樓上。

當年,在全校的學生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良村肚內,方圓四周那十多二十個大小自然村上的小孩子到來就讀。

當然,也有極少數是與良村交界的富山的魯機山、黃竹坑兩個村子上,那些林姓的小孩到來讀的。其餘,絕大多數都是良村肚內的王氏宗族人。而在這其中,當然也還夾有坡嘴葉姓,和蝦西塘及老屋場賴姓他們的子女。

那時候,全校的小學生的總人數,充其量最多也超不過一百。並且,大多數都是些男孩子。

當然,也還有為數不少的,是一些已經是十六、七歲的大姑娘了,她們竟然也和我們這些才七、八歲的小孩童一起,坐在一年級的教室里一塊上課哩。

我記得,當時學校的老師,似乎只有新村的王大彬,早禾坪村的王其佳,秧地垌村的王大信和黃樹垠村的王大棋四個……

正是:

其東改叫王飛名,含義深遠意義明;

生不過百師四位,來回六趟真要命。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人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風雨人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在初解放的那些日子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