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內在因素

第916章 內在因素

第916章內在因素

「如果把戰後的世界格局也考慮進去,至少還要打三年。」

此話一出,別說李天凌,連白華偉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至少還要打三年?」白華偉明顯覺得丁鎮南誇大其詞,或者說沒想明白,丁鎮南為什麼敢於做出這樣的論斷。

李天凌也微微點了點頭,還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你們顯然忽略了一個問題。」丁鎮南稍微停頓了一下,沒有等兩人開口,又說道:「不管是通過談判,還是其他的辦法,這場大戰絕對不可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結束,或者說不會有一個真正的結果。那麼不管是我們,還是紐蘭共和國,都得考慮戰後的國際秩序,也就需要在大戰結束之前完成部署。哪怕沒辦法完成,也必須提前部署,確保戰後的世界格局對自己更有利。」

「你是說……」

「兩強爭霸的時代。」李天凌替丁鎮南說了出來。

丁鎮南點點頭,說道:「這個世界太小了,沒辦法容納三個超級霸權,因此戰後只會有兩個超級霸權。事實上,迢曼帝國的那點國力根本撐不起超級霸權的架子,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由此也不難想到,原本的三足鼎立,將在大戰結束后變成兩強相爭,世界格局必然會重新洗牌。」

「紐蘭共和國比我們差遠了。」李天凌又說了一句。

「這就是關鍵所在。」

聽丁鎮南這麼一說,李天凌立即鎖緊眉頭。

他開始一直在順着丁鎮南的話說,卻沒有說到關鍵點上。

「問題是,就算大戰再延續三年,紐蘭共和國的國力也無法追上我們,仍然處於絕對的劣勢。」

「為什麼要追上我們呢?」白華偉提出這樣的問題,表明還沒有反應過來,或者說沒搞明白丁鎮南的意思。

「就算沒有第三次全球大戰,我們的綜合國力也遠在紐蘭共和國之上。如果以集團為準的話,西陸集團與北孤集團加起來都不如東方集團。事實上,對紐蘭共和國這種遊離於世界島之外的國家來說,未必需要在綜合實力上跟我們持平。道理很簡單,紐蘭共和國在世界島上並沒有核心利益,也就不需要耗費資源維持在世界島上的存在。相反的,為了維護世界島上的核心利益,我們必然要投入大量資源。再說了,由兩大洋提供的地緣優勢,足夠抵消在綜合實力上存在的差距。」

這次,白華偉與李天凌都保持了沉默。

顯然,關鍵也就是地緣。

早在幾十年前,帝國當局與軍方就有論斷,就算在如日中天的狀態下,比如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之後的那幾年,帝國都沒法有效的控制整個世界島,更別說把整個世界島納入治理範圍。

要說的話,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后的那幾年,帝國當局確實做過類似的研究。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建立世界聯合體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也只是理論層面上的研究,或者說在完成了理論研究之後,就因為不具備可行性而被束之高閣。

別說當時,哪怕過了幾十年,也沒人相信能夠把整個世界島置於一個政府之下。

關鍵就是客觀存在,沒法在短期內解決的發展差異。

不說極其落後的玄大陸,只是在巨大陸上,各個地區與各個國家就存在巨大的,形同雲泥的發展差異。比如同樣是10億級人口規模,梁夏帝國已經實現工業化,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梵羅國卻是典型的農業國,社會形態甚至停留在農奴時代。如此巨大的差異,以什麼辦法把這2個國家的20多億人置於一個政府之下?就算是強行所為,結局也肯定不會好到哪去。

其實,帝國民眾對組建東方集團,特別是讓大量欠發達國家入盟,早已經心存不滿。

顯然,這種地區發展不平衡,即便是有心解決,也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能解決,而且很有可能根本就無藥可救。不是說哪些國家註定就該強大發達,其他的國家註定就該貧窮落後,而是要想在國家與地區之間搞平均,準確說是搞平均主義,本身就很理想化,根本沒辦法實施。不止是發達國家不幹,即便是貧窮國家,也未必會敞開胸懷接受發達國家提供的無償援助。

如此一來,要想實現全球大聯合,無疑是痴人說夢。

地緣不可避免的成為影響戰後國際秩序的主要因素。

相對而言,地緣一直是梁夏帝國這類大陸型國家最大的短板,或者說是沒辦法避開,必須得面對的大難題。

說得直接一點,在沒辦法統治整個世界島的情況下,就必然會遭遇來自地面的挑戰。

顯然,以迢曼帝國為首的西陸集團就是典型的代表。

此外,在波伊戰爭當中遭受慘敗,也與此有關。

看得再遠一些,帝國在戰後,一直沒有進軍玄大陸,即便在利益有關地區,也主要通過扶持代言人來維護自身利益,在根本上也是地緣的問題,比如不願意在這塊遠離本土的大陸上樹立更多的敵人。

這些地緣上的缺陷一直束縛著帝國的手腳。

與之相比,像紐蘭共和國這樣的離岸國家,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對紐蘭共和國來說,需要掌控的,也就是以南北孤大陸為核心的離岸地區,最多在世界島上獲得幾處立足之地。

顯然,跟世界島比,離岸地區小得多,也更加容易控制。

關鍵還有,紐蘭共和國跟離岸地區的國家,哪怕語言不一樣,在文化傳統,尤其是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強的共通性。

這些共同特點,讓紐蘭共和國能夠用最小的代價完成對離岸地區的統治與管理。

要說的話,在第一次全球大戰前,紐蘭就已經是離岸地區的霸主,而且霸權地位一直維持到現在。

毫無疑問,在離岸地區長達上百年的苦心經營,以此建立起來的牢固統治地位,以及深入各個方面的利益關係,本身就是紐蘭共和國在戰敗之後仍然敢於跟梁夏帝國抗衡,保持獨立地位的底氣所在。

可見,真要比地緣,優勢全在紐蘭共和國手裏。

「只不過,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

「換到那個角度呢?」

丁鎮南笑了笑,說道:「我們看到的劣勢,其實都是基於傳統的戰略觀點,即不管我們付出多少,都必須面對來自陸地上的挑戰。受文化、傳統與思想等方面的影響,我們無論如何都沒法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隨勢力範圍擴大,我們的擴張步伐必然放緩,在某個時候達到平衡狀態。也正是如此,紐蘭共和國這類離岸國家,才能夠利用地緣優勢抵消實力上的差距,並且通過持續的對抗,讓我們在日益嚴重的內部矛盾當中轟然倒塌。」

「照你的意思,還會有別的觀點?」李天凌直接就問了出來。

「我們真的不能消除地區發展差異嗎?」

被丁鎮南反問一句,李天凌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就算能,也需要足夠多的時間,至少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這次,反到是白華偉首先搞明白丁鎮南的意思。「不說別的,只是文化認同就需要好幾代人,絕對不是在我們能夠預見到未來能夠實現的。」

「確實需要很多的時間,不過只要走對了方向,那麼遲早有一天能夠將世界島,甚至全世界統一起來。」

「說這些太過遙遠,」李天凌把話題拉了回來,「就目前來看,既然擁有如此明顯的地緣優勢,紐蘭當局有什麼理由再跟我們耗上幾年?先不說別的,只是三年的戰爭開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紐蘭共和國要想保持地緣優勢,必須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至少能夠阻止我們橫渡兩大洋。」白華偉癟了癟嘴,轉而說道:「就算以戰時速度,要想打造一支能跟我們抗衡的海軍,至少都需要三年時間。考慮到我們也會加大投入,也許三年都不夠,最多也只是勉強夠用而已。」

「這還是次要問題。」丁鎮南接過了話題。

白華偉愣了下,不過沒接話。

「打了幾場大規模海戰,起決定性作用的其實是岸基航空兵,至少發揮了關鍵作用。很明顯,在掌握絕對兵力優勢之前,我們肯定不會進軍孤大陸,更別說直接攻打紐蘭本土。以發展的眼光看,別說是三年,哪怕再多出三年,我們也未必能獲得足以進軍孤大陸與攻打紐蘭本土的絕對兵力優勢。」

白華偉癟了癟嘴巴,沒反駁丁鎮南的觀點。

丁鎮南這番話,等於駁倒了他開始的論點,即紐蘭海軍需要花3年時間才能打造一支足夠保護本土的海軍。

就海軍的標準,所謂的「絕對兵力優勢」不止要碾壓敵人的艦隊,還必須達到碾壓敵方岸基航空兵的程度。

顯然,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後期,帝國在掌握了絕對制海權的情況下,仍然沒有發起攻打紐蘭本土的作戰行動,最為關鍵的就是,哪怕依託部署到前沿基地的岸基航空兵,帝國海軍都沒有絕對優勢可言。

「真正的關鍵,其實是內部問題。」

「紐蘭共和國?」李天凌追問了一句。

丁鎮南點點頭,說道:「就你開始提到的,三年的戰爭開支,肯定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能承受,也必然會對紐蘭的經濟結構產生巨大的衝擊。關鍵是,除了利用戰時狀態來推行一些在平時沒辦法實施的法案與政策之外,紐蘭當局必然會藉此機會,對把控著國家命脈的利益集團下手。也就是我開始提到的,紐蘭當局必須在大戰結束之前,做好在戰後跟我們長期對抗的準備。」

「這……」

「最為重要的,其實就是收回鑄幣權。」

白華偉的眉頭迅速抽動幾下,李天凌也顯得非常的震驚。

「真要說,戰爭開支是小頭。今後長達數十年,甚至持續更久的全面對抗,以及在對抗期間不可避免的代言人戰爭,哪怕只是打造現代化軍隊,發展先進的武器裝備,所需的資金都會超過戰爭開支。更何況,這是在和平時期,沒有戰時的便利條件。如果紐蘭當局沒有辦法趕在大戰結束前收回至關重要的鑄幣權,那麼在戰後,最多只能堅持五十年,或許二十年之後就會完蛋。」

「真要是如此,恐怕三年都不夠。」說出這句話后,李天凌嘆了口氣。

白華偉沒接話,只是苦笑着搖了搖頭。

對於紐蘭共和國的這個問題,三個軍人其實都沒多少發言權,畢竟這需要足夠豐富與精深的專業知識。

當然,關鍵就一點。

紐蘭當局對國家的控制力度,根本沒法跟帝國當局相提並論。

說得簡單一點,紐蘭的華城政府更像是一家集團公司的總部,各個州,以及具有強大實力的企業,尤其是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業,就是集團下的子公司與分公司,集團總部與各個子公司與分公司並不是隸屬關係,更像是合作關係。出於維護成員的共同利益,需要一個總部性質的管理機構。

可見,紐蘭共和國更像是一個聯合體。

雖然紐蘭共和國也是中央集權的政體,但是跟梁夏帝國的中央集權比,差距很明顯,控制力度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鑄幣權。

紐蘭共和國的鑄幣權掌握在民間金融機構手上,由幾十家銀行聯合成立的機構掌控,華城當局沒有髮型貨幣的權利,只能夠髮型政府債券,或者說是讓掌握鑄幣權的銀行購買政府債券。

關鍵就是,債券肯定要償還,而且不是說華城當局想要髮型債券,銀行就願意購買。

相比之下,梁夏帝國的鑄幣權一直掌握在帝國當局手裏,因此帝國當局能夠通過控制髮型的貨幣,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最為關鍵的是,通過該方式把金融資本關進了牢籠。

從這個角度看,在完成對本國金融體系的整頓,至少是在奪得鑄幣權之前,紐蘭當局絕不會結束這場大戰。關鍵是,紐蘭的金融資本家也不會坐以待斃,更不會心甘情願的交出鑄幣權。

不要忘了,掌握鑄幣權的那些金融資本家,已經存在上百年,早已經掌握紐蘭共和國的經濟命脈。

可見,三年時間還未必夠用!

當然,討論到這裏,也就沒必要繼續說下去了。

大戰還會持續,至少在3年之內不會結束!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爭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爭霸
上一章下一章

第916章 內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