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

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

蕭扈回去了,得意洋洋而回,不過他這次還沒有得意夠,還只是收一點小利息,真正等到甘奇帶着大宋皇帝的命令來求的時候,那才是他真正得意的時候,必然要盡侮辱之能事,在所有大遼官員以及皇帝面前,把甘奇與大宋的臉面徹底踩在腳底下。

燕雲十六州,是一條東西向狹長的地區,也就是說從雄州邊境到燕京,其實並沒有多遠,不過二百來里,也就是一百公里的距離。

大宋朝也就偏偏缺了這個寬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區域,沒有了燕山山脈,沒有了真正的關隘天塹作為防線。

蕭扈在第二天下午就回到了燕京城,朝堂之上,許多人都等着他的消息。

皇帝耶律洪基早已等候多時,一人能當百萬軍的蕭扈帶着勝利的姿態回來了,滿臉笑容見過朝堂眾人。

耶律洪基開口問道:「宋人如何反應啊?」

「回稟陛下,那河北兩路經略制置使甘奇,見得我大遼七十萬勇士摩拳擦掌,早已嚇得兩股戰戰,惶恐不安。臣略微恐嚇幾番,他便諂媚無比,想來是真嚇壞了!」蕭扈如此說道,倒也是實情。

耶律洪基聞言哈哈大笑,沒有什麼事情能比這種事情更讓一個皇帝開心的了。

「宋人,依舊還是那些宋人吶,朕還以為這些宋人長進了,要與大遼扳一下手腕,看來不過如此!」

「陛下聖明,宋人也就是一些嘴上功夫,真要來點真格的,立馬嚇得屁滾尿流。」蕭扈奉承著。

不過說的也是事實,大宋這點底氣,早已被遼人看透了。遼人佔大宋便宜的手段多了去了,但凡宋夏開戰的時候,遼人就會出現,有時候做調停的中間人,有時候恐嚇大宋,有時候也恐嚇西夏,長袖善舞之間,不知在宋夏兩國中間得了多少好處。

一言蔽之,遼興宗幾乎就把遼國的威勢提升到了頂峰,宋也怕,西夏也怕。如今剛換了耶律洪基不久,耶律洪基興許還擔心自己威勢不如先皇,如今一試,心情大好,威勢依舊。

這回該他耶律洪基上台發威了,所以耶律洪基開口說道:「先皇仁慈,耳根子軟,總是在關鍵時刻放那宋人一馬。今日卻不必昨日,此番管他宋人跪地求饒說破了天,也勢必要把瓦橋關南方十縣拿到手。」

耶律乙辛立馬上前說道:「陛下聖明,只要得此十縣,宋人防線既破,來日若是再有爭端,大遼鐵騎南下,十日之內便要兵圍他汴梁城,便教他南朝再也不敢違背我大遼之命。」

耶律洪基越聽越是高興,若是得了這麼大的好處,史書之上少不得有那濃墨重彩的一筆,又問:「可知宋人會派誰來出使啊?莫不又是富弼那個老匹夫?」

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答道:「富弼已然年邁,更是朝中宰相,南朝必然不會派其出使了。」

蕭扈也答:「陛下,臣倒是知曉一些,十有八九就是那河北兩路經略制置使甘奇甘道堅。」

「此人如何?」

「聽聞是包拯弟子,年不過二十二三,乳臭未乾之輩,侃侃而談之徒,前倨後恭,像極了那南朝文人的做派。」

「這般之人,為何南朝偏偏要派他出使?」耶律洪基倒是要問個所以然。

「只因此人是趙曙之妹夫,隨趙曙起於卑,所以備受重用,內外寵信之臣。」

耶律洪基聞此更是大喜:「看來這南朝的新皇也不過如此啊,唯親是舉,這般豈能治國?」

耶律乙辛豈能不懂耶律洪基說這話的意思?連忙答道:「南朝新皇比之陛下,那當真差得十萬八千里,南朝可還有不少堪用之臣,卻獨獨寵信一個乳臭未乾的妹夫,其氣量之小,不足道哉。」

這就是耶律洪基等著的話語,當皇帝的人,自然得與同是皇帝的人做比較,耶律洪基又道:「南朝皇帝如此用人之道,着實不足道哉,西夏自從元昊被其子刺殺之後,這西夏的皇帝也不足道了……」

「天佑我契丹大遼!聖明天子代代出,不需多久,國運昌隆,問鼎天下指日可待。」耶律乙辛立馬接道。

耶律洪基擺擺手:「問鼎天下之事,倒也沒有想得那麼久遠,朕如今只想勵精圖治,富國強兵,此消彼長之間,總要見分曉。」

「陛下定可奠定萬世不朽之基業!臣等也願為陛下鞠躬盡瘁,青史留名。」耶律乙辛順着耶律洪基的話語往下接,倒也不是耶律乙辛如何擅長拍馬屁,而是耶律乙辛此時如履薄冰,總覺得有人在背後害自己,此時不賣力把皇帝哄高興,那就真的沒有辦法解除危機了。

君臣二人,聊得很是開心。

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趁著間隙開口:「陛下,臣有一些小事要奏。」

「說來!」

「黃龍府北,寧江州西北之地,近來崛起了一個女真部落,稱之為完顏,橫掃了四百多里地,統一了大小二十幾個部落,也與寧江州的駐軍多有摩擦,殺了不少我大遼子民。臣想發兵去剿,還請陛下示下。」耶律仁先如此稟報著,不過也真是一些小事。

「他們有多少人馬啊?」耶律洪基問道。

「當有兩三千號,卻也聽人來報,不知他們從哪裏弄到了大量的鐵器,甚至還有幾十斤的重甲裝備,又在叢林之中來去,倒也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著黃龍府派兵,讓附近女真部落也出人,儘快剿滅。」兩三千號人,不值一提,大遼在黃龍府不僅有幾千駐軍,附近許多女真部落也受遼國管制,輕輕鬆鬆聚集萬餘人馬,滅一個野人部落,不在話下。

「遵旨!」耶律仁先也不那麼在意,遼國這麼多年來,打服的、覆滅的女真野人不知多少,這回也不那麼特殊。唯一麻煩的就是得多給點錢糧。

……

雄州那邊,打馬飛奔的甘奇越發急切起來,因為兩萬五千人的軍械裝備還沒有到位,滄州碼頭那邊每天傳來消息,船隊依舊沒到。冬天的季風,對往北航行的帆船並不友好,船隊在海上走走停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從河北各地運來的軍械裝備又太少,甘奇只有黃龍府與真定府而去,親自去打開各地禁軍府庫,淘一些存貨,特別是制式的弓弩,手弩,長弓,神臂弓,蹶張弩,絞盤弩炮。

卻也把甘奇氣個半死,每天晚上都寫彈劾奏章入京,彈劾各地大小官員。若是甘奇真的能一言而決,說不定就殺個血流成河了。

禁軍府庫也能大規模虧空,甲仗庫的賬目與實際存貨,差距大到令人髮指,賬目上記得滿滿當當,東西卻幾乎沒有。

甘奇再一次領教了這個國家的糜爛程度,再一次明白了為什麼金人南下的時候,說把汴梁圍了就把汴梁圍了。

氣得甘奇到處大發雷霆,也是無奈,來去的路上,連各地的縣衙也去翻了個遍,翻到一張堪用的床弩,甘奇都能喜出望外。

如此幾番,倒也把許多官員給嚇到了,到處想辦法,弄軍械充到甲仗庫里去,生怕甘奇這個河北兩路制置使上門來檢查軍備,又是幾番彈劾,影響他們的前程。

這倒是意外之喜,哪怕是表面工作,也是能見一點效果的,總能多幾副鐵甲與兵刃,再來點好弩弓,那就是意外之喜。

如此,甘奇更是派出許多心腹往更遠的州縣去巡查,收穫雖小,但也能聚少成多。這大宋,好就好在足夠大,州府足夠多。就河北兩路,一個縣翻出十副鐵甲來,加在一起也能湊個兩三千副出來。一個州府能有幾張床弩,那也能湊個百十具來用一用。

北宋的河北兩路,地盤倒是足夠大的,並非就是後世的河北省,而是後世河北大部分,加上河南一部分,再加山東一部分,還有山西一部分,很大,足夠甘奇盡情搜刮。

河北兩路,其實也有些人心惶惶,因為都知道遼人在邊境屯兵了,可能要打仗,否則甘經略也不可能這麼到處搜刮軍備。

這回,甘奇倒是把國書送到了汴梁城。遼人陳兵的消息,也是瞞不住的。

汴梁城裏,自然又是一片嘩然,民間喊打喊殺的人不少,更知道甘相公就在河北,有許多文人士子也熱血非常,四處奔走相告,不能卑躬屈膝,不能教人欺辱……

當然……在汴梁城裏喊打喊殺的人不少,只是這汴梁人真願意上戰場去打去殺的人,可能就找不出幾個人來了。

不過,年輕的讀書人,總有一些是真的滿懷一腔熱血的,竟然還真有一些士子到處拉人結伴,要到河北去支持甘先生,就如昔日隨着甘先生出征邕州一樣。

要說這大宋朝的儒家,其實還真有許多教育得極好,就如南宋滅亡之時,崖山殉國跳海的文人成千上萬,軍民一起,跳海殉國之人十萬之多,那場面,當真感天動地。

也如文天祥,終究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PS:所以後來的日本人,為了打擊國人抗日之心,還特意編出來一系列的理論,最著名的莫過於:崖山之後無中國。說中國的歷史傳承,在崖山之後就斷絕了,中國有脊樑的人,都在南宋崖山十萬軍民跳海殉國之後死絕了。

在日本崛起開始對中國起野心的那一段時間裏,日本人寫了大量關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文章以及書籍,特別是關於華夏的傳承以及華夏被外族統治的歷史,日本人最喜歡研究,出的論述也是最多的,比如還有五胡亂華,那段時期的日本人比中國人更喜歡研究這幾段歷史。

其中原因,就是為了打擊國人的抗日之心,加強華人對日本人統治的認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需要加強自己在崛起之後的文化自信,觀點集合在一起,就是在說中國人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國人了,早已成了劣等人,需要得到中華文化正統傳承的日本人來拯救。

在那段時期許多研究中國歷史的日本人中,以所謂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最為有代表性,終其一生兢兢業業,關於中國歷史的研究可謂是「著作」等身。這些理論在清末民國時期在中國流傳甚廣,特別是敵占區的一些漢奸文人特別喜歡這種論調,也忽悠了一大幫中國的文人,比如著名的漢奸汪精衛的曲線救國,汪精衛身邊還有一大批親日文人,他們是真的相信這些論調的。只是沒有想到百十年後的現代社會,這種論調依舊還能甚囂塵上,擁躉無數,着實有些可悲。)

言歸正傳。

東京汴梁的朝堂之上,皇帝趙曙還是有點嚇到了,看着國書,問著滿朝文武:「遼軍當真有七十萬?」

一人當過百萬兵的富弼,此時老神在在,倒是顯出了老臣的沉穩,慢慢答道:「陛下,遼人不過只是虛張聲勢而已,最多不過十幾萬人。」

趙曙聞言大氣一松,說道:「那就好,河北兩路,有近三十萬禁廂軍,倒也不怕他。」

富弼又道:「此事既然因甘道堅而起,這出使斡旋之事,當也由甘道堅去,想來也是不在話下的。」

富弼自然是沒安好心。這種求和的事情之難,富弼是有親身體會的。甘奇惹事,甘奇賠上身家去解決,回來還得讓甘奇落一個惹是生非陷國家於危難的罪名。誰叫甘奇當初在朝堂上大包大攬,該他吃些苦頭。

皇帝趙曙倒是對甘奇信心非常,答道:「此事甘卿去河北之前,朕就有安排,使節本就是他,他自會解決此事。」

富弼微笑着點點頭,表示同意。

曾公亮卻總覺得哪裏不對勁,腦中不斷亂想,甚至都猜過甘奇是不是想與遼國開戰,但是這個念頭轉瞬即逝,沒有理由,站不住腳。

曾公亮出言說道:「陛下,當派個人再到雄州去傳達陛下聖諭,讓甘經略心中有個底氣。」

「對,派人去告訴甘卿,割地不行,再加歲幣也不行,定然不可辱了大宋臉面。」趙曙倒是有些骨氣,反正國格不能丟。

富弼卻聽出了一些言外之意,這命令,豈不就是讓甘奇自己私下裏花錢解決?富弼臉上笑意更甚。

不過,其實趙曙並沒有這個意思,他就是想強硬一把,因為他知道遼國要生內亂,甘奇是有談判籌碼的。這內亂本就是甘奇製造出來的,所以趙曙對甘奇真的有信心。

心中一直有疑惑未解的曾公亮,此時說道:「陛下,那就派臣之犬子孝寬去傳旨意吧?」

「允了。」這事趙曙倒是無所謂。

曾公亮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兒子去傳這道旨意?因為他知道事情一定有問題,一定會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他真的想弄清楚甘奇到底要幹什麼,回家他還得好好囑咐曾孝寬一番。

曾孝寬得了曾公亮的一番囑咐,拿着聖旨坐車上了官道,往雄州急趕。

只是見到甘奇的曾孝寬,也沒有想到,甘奇拿着聖旨,卻閉口不談出使之事,依舊到處忙碌不止。

對於此時的甘奇而言,出使?那是不可能出使的!

雖然如今遼宋這種格局,出使一定不會有危險,但是甘奇依舊不會出使。與其費那時間去出使,甘奇還不如多做幾番開戰的準備。

遼人還幾番派人來催促,甘奇都是百般驚恐的推脫著,甚至當着遼人的面,表現得惶惶不可終日。

春節都到了,遼人又派人來催,蕭扈親自而來,恐嚇著甘奇:「怎麼?不敢到我北朝去嗎?還是你家皇帝嚇得六神無主了,不知如何是好?」

甘奇一臉驚恐模樣,無言作答。

「若是開春再無使節到我燕京,我陛下有言,立馬發兵開戰,先打雄州!」蕭扈一臉厲色。

甘奇點點頭:「還請遼使息怒,過兩日就是除夕,除夕一過,半月之內必然有大規模的使團抵達燕京!」

「為何除夕過了,還要半個月啊?」蕭扈厲聲問道。

甘奇抬頭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答道:「因為那個時候,雪就要停了。」

「雪停了?下雪還趕不了路了?」蕭扈又問。

「財物頗多,車隊數百,下雪趕路,怕是難以成行。」

蕭扈聞言大喜:「車隊數百?哈哈……你們宋人倒是……」

笑出聲的蕭扈,陡然覺得自己不該這麼笑,又把笑容止住了,換了一臉厲色,說道:「不跟你家皇帝說,不必送什麼財物,吾皇有言,只要土地,否則就開大戰!」

「遼使息怒息怒,我這便再奏報陛下,把蕭使之言送達。」甘奇臉上的為難,演得極好。

「哼,識時務者,俊傑也。不識時務,教你南朝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家國淪喪。」蕭扈大袖再拂,對一個國家說出這種赤裸裸的威脅之語,實在爽快。

「遼使放心,以和為貴,遼宋乃是兄弟之國,當以和為貴。」

蕭扈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不要再等本使來催,若是還讓本使下次再來,那就不是本使帶着一隊護衛來了,便是百萬大軍兵臨城下!」

「祝蕭使除夕安康!」遼人早已開始過除夕這個節日了,該祝福一下。

「哼!」蕭扈已然出了廳堂,水都沒喝甘奇一杯的,飯就更不吃了。

這次甘奇一直把蕭扈送到了城門口,方才停住腳步。

轉頭的那一刻,甘奇眉宇之間,殺氣外露!

還有話語:「演了這麼多戲,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終於算是演完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北宋當大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北宋當大佬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