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章 根本

第1633章 根本

孫策安靜地聽着,很少發問。他早就從虞翻那裏了解到了這些數據,其實並不需要鮮於程解說。他來這裏看有兩個目的:一是看看情況是否屬實,防止有虛報成績放衛星的情況出現,二是在公眾面前露面,表示他的存在和對江東的所有權。

虞翻建議在陽羨立都的依據之一便是周邊有大量的土地潛力可挖,三五年後,都城的糧食供應基本可能在京畿內解決,丹陽的屯田成效便是其中之一。不管他最後是不是會在陽羨立都,丹陽是否會成為京畿所在,江東都是他根據地,是否有充足的糧食直接影響到他的政權穩定。有了糧食才能養兵,江東的生產力有了明顯的提升,江東人才會真正支持他繼續向前。如果屯田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好,裏面有水份,那就不好說了。而官員為了政績弄虛作假,這種事從古到今屢見不鮮,從來不是新聞。

他和楚雄聊天就有這個目的。這些退役的老兵就是他紮根基層的觸角,對他了解基層、控制基層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他們多加關照,就是夯實自己的根基,也是以民心為天命的具體表現。他自己清楚,他離不開世家豪強的支持,不可能將他們一網打盡,殺掉舊的,還會出現新的,這個階層是無法根除的,不過世家、豪強的人數畢竟是少數,九成以上的人口還是普通百姓,只要安撫住這些人,世家、豪強就算有野心也很難找到追隨者。大凡亂世,出現大規模的民變,通常都是經濟崩潰,民不聊生所致。有吃有穿,有幾個會幹這不要命的買賣。

等鮮於程說完,孫策問了一些問題,又查看了附近屯田民的住所。這些從江北逃難而來的百姓大多拖家帶口,除了壯勞力還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鮮於程安排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修理農具,有的編織草鞋,有的洗衣做飯,有的放牛放羊,各司其職,雖然大多消瘦,但精神狀況不錯,對生活還算滿意。

孫策看完后意猶未盡,叫上郭暾、祖郎、賀齊,讓他們各帶十餘騎,跟隨自己去遠一些的屯田點看看。鮮於程介紹情況的時候,他已經把幾個屯田點記在心裏,特地挑了一個比較遠的。他們乘馬而行,就算鮮於程或者誰想弄虛作假也來不及通風報信。

見孫策數百騎飛馳而去,鮮於程眼中露出異色。

離開了鮮於程等人的視線后,孫策放馬飛奔,郭暾、賀齊的騎術不錯,緊追不捨,祖郎就有些吃力了,開始還能勉強跟着,後來就慢慢落在後面。孫策放慢速度,等他追上來。

「是不是故意拖時間,為鮮於程打掩護啊?」

「我為什麼打什麼掩護?就他那臭脾氣,我急了都想抽他兩下。」祖郎咧著嘴,摸著大腿內側。「將軍啊,最近太閑了,我這大腿上都是肉啊。」

郭暾、賀齊不約而同的笑了。孫策看在眼裏,心知肚明,這是他們共同的心聲,只不過他們不像祖郎這麼無所畏懼,藏在心裏沒說。

「放心,你們閑不了多久了。」

「真的?」祖郎大喜過望,連忙說道:「將軍,平定丹陽南部是郭都尉的功勞,平定豫章是賀校尉的功,我都沒機會上陣。這次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讓我先上啊。」

郭暾撇了撇嘴,對祖郎的行為表示鄙視。賀齊笑着不說話,但神情間卻是一副捨我其誰的模樣。

孫策看在眼裏,暗自發笑。他把周瑜的益州攻略大致說了一遍。眼下是蓄勢,將來的主戰場是荊南,山地戰是主要戰鬥形式,他要徵調的自然也是擅長山地戰的將領,這三個人是他早就考慮好的人選。郭暾是他的舊部,忠誠可靠,祖郎、賀齊都是江東人,派他們增援周瑜,既有增加周瑜所部的戰鬥力,也不用擔心兵權旁落。

「不用急,你們三人都要去。不過有幾件事要關照你們們。」

「請將軍吩咐。」三人拱手,齊聲應諾,即使急促的馬蹄聲也掩蓋不住他們的興奮。

「第一,去之前,要安排好留守的人馬,江東不能亂。因為是增援,所以兵力不用太多,三分之一即可,剩下的三分之二留守,同時徵發一部分兵役,補齊缺額。」

三人齊聲答應。這等於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兵力,他們當然求之不得。

「第二,除了增援周瑜之外,此戰還是為取交州做準備,你們三人不僅是統兵將領,還要承擔起教習的作用,我希望你們每人能帶出至少十名精通山地戰,能獨當一面的校尉、都尉,將來有三到五萬精銳入交州,戰事會順利很多。」

「喏!」三人大聲應喏,就連賀齊都有些抵制不住心中的興奮。十名校尉也就意味着少則一萬,多則兩萬的兵力,萬人是方面之將的標準,目前周瑜、太史慈等人統率的兵力就是如此。孫策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經很清楚,他們之中至少要提拔一個做戰區督。一個是孫策舊部,一個是丹陽大帥,一個是會稽世家,各有優勢,最後誰能上位,就看在周瑜麾下作戰的戰績了。

「第三,作戰是燒錢,戰必有利,不能貪功冒進。若非得已,不打無利之戰。」孫策看看三將,語重心長的說道:「還有最後一件事,我們都還年輕,只要身體健康,至少還能打三十年,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不必急在一時。所以,安全第一。」

「喏!」三將再次躬身應喏。

——

孫策查看了一個屯田民的居住點。

這個居住點沒收到通知,對孫策一行的到來沒有準備。當孫策等人到達的時候,迎接他們是百餘名手持武器的壯丁,為首的是幾個老兵,幾匹馬衝出了居住點,向不同方向馳去,遠遠地觀望着。

陳到上前報上姓名。他曾經做過丹陽太守,丹陽籍的將士大多認識他,得知是孫策前來巡視,老兵們如釋重負,一面解除警報,一面趕到孫策面前拜見。看到孫策,他們都有些激動,連話都不會說了,傻呵呵的一直笑。等回到神來,連忙邀請孫策進去說話。

這個居民點的情況不如鮮於程領他看的居住點那麼好,但也不算差,基本可以排除故意作偽的可能。孫策很滿意,誇了鮮於程兩句,祖郎臉上有光,樂得合不攏嘴,對孫策說起這鮮於程的軼事,說到有趣處,孫策也不禁哈哈大笑。

在居住點吃了一頓便飯,孫策等人原路返回。與虞翻等人會合時天已經快黑了,鮮於程準備了晚餐。晚餐很簡單,鮮於程的臉上還是沒什麼笑容,但神色緩和了很多,說話也不那麼沖了。

就在席上,孫策與唐固商量,希望他能從郡學中抽調一些學業比較紮實的畢業生到各居住點任教,教適合年齡的孩子讀書。屯田區離縣城比較遠,條件也比較艱苦,到目前來止還沒有設立學校,有條件讀書的曲指可數。

唐固表示支持孫策的決定,但他也提出了一些難處,希望孫策能夠予以考慮。雖說如今讀書人不一定以入仕為目的,但他們學成之後也不愁出路,或者進木學堂學習技術,或者繼續攻讀經書,或者外出遊歷,即使是願意做先生,縣城周邊也有大量的機會,到屯田區既不方便又無利可圖,如果不能在政策上有所補償,僅靠個人道德,恐怕很難吸引足夠多的人才,就算來了,也未必能安心教書。

孫策覺得有理,要求虞翻從提升整個江東文化水平的高度來考慮這件事,做一個能夠持久可行的發展計劃。江東的潛力很大,可是要將這些潛力發揮出來,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現在屯田的地方還是平原,更多待開發的地方在山區,如果沒有一個整體方案,僅靠個人道德是支撐不了太久的。

虞翻趁勢提出將揚州治所遷至陽羨。他認為,揚州的轄區大多在江東,而歷陽在江西,揚州刺史無力顧及,每年的例行巡視都難以實現。因為制度原因,揚州刺史都不是本州人,而以中原人為主,在他們眼裏,揚州就是化外之地,從心裏上就有鄙視,這也是揚州一直以來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如今孫策崛起江東,應該將揚州刺史治所遷至陽羨,將重心由江西轉到江東。

虞翻的提議得到了甘琰等人的一致支持。孫策沒有輕率的答應唐固的要求,而是很慎重的要求虞翻予以通盤部署,這說明孫策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如果孫策真的用心經營江東,將有大量的資源進入江東,他們當然求之不得。虞翻的建議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揚州刺史的治所遷到江東,對江東諸郡來說是一個發展的最佳機會,尤其是將在陽羨設立治所,對丹陽的好處不言而喻,陽羨位於太湖以西,對吳郡來說是偏僻之地,在陽羨設立治所,自然是為了更方便關注丹陽。

孫策心知肚明,這是虞翻的一次試探——虞翻是知道他準備撤銷刺史治所這個決定的——要看江東人是否願意表態支持他,有沒有立國的基礎。他沒有立刻決定,宣稱要從長計議,讓虞翻廣泛徵集意見,不要急於求成。

虞翻心領神會,躬身領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策行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策行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33章 根本

%